主题 | 作者 | 文献来源 | 年 | 期 | 页 |
为什么√5是无理数 | 戚双涣等 | 上海中学数学 | 2016 | 4 | 6 |
初中数学专题复习“问题集合”的策略例析 | 徐伟建 | 上海中学数学 | 2016 | 4 | 8 |
怀特海教育的三阶段理论在初中数学复习课中的应用 | 胡永强 | 上海中学数学 | 2016 | 4 | 13 |
运用“中巧说”解决初中几何图形运动问题 | 黄轶凤 | 上海中学数学 | 2016 | 4 | 20 |
对数学教学设计的人生及思考 | 齐欣 | 上海中学数学 | 2016 | 4 | 29 |
初中数学有效性预习方案色剂的实践研究 | 陆滟滟 | 上海中学数学 | 2016 | 4 | 32 |
研究现实世界的真问题 | 孙晓天 | 数学通报 | 2016 | 4 | 1 |
关于中学数学教育“微课题”的几点“冷思考” | 张磊 | 数学通报 | 2016 | 4 | 4 |
追求理性精神培养 回归数学教育本真、 | 徐德同 | 数学通报 | 2016 | 4 | 12 |
用几何画板探究 猜想与验证 | 陈咸存 | 数学通报 | 2016 | 4 | 26 |
从不同视角解析数学教科书中的习题 | 温建红,王列 | 数学通报 | 2016 | 4 | 33 |
“对话”逻辑趣题赏析 | 詹高娃,吴康 | 数学通报 | 2016 | 4 | 52 |
一道课本习题的再推广探究 | 郑观宝 | 数学教学 | 2016 | 4 | 15 |
添圆解题的五种策略 | 王云峰 | 数学教学 | 2016 | 4 | 33 |
蔡法金教授出任JRME主编后接受采访 | 张奠宙 | 数学教学 | 2016 | 4 | 封底 |
开展初中数学实验教学的价值和意义 | 霍锐泉 | 上海中学数学 | 2016 | 5 | 1 |
华丽“包装” 鲜活“生成” | 成宏乔,陈锋 | 上海中学数学 | 2016 | 5 | 6 |
说题:起点是教师提升 目标是学生发展 | 刘春江 | 上海中学数学 | 2016 | 5 | 19 |
让数学课堂评价彰显“思维张力” | 张宗山 | 上海中学数学 | 2016 | 5 | 22 |
三种类型的微课 让数学教学更有效 | 唐喜峰 | 上海中学数学 | 2016 | 5 | 30 |
试卷讲评课的“小题大做” | 胡素芬 | 上海中学数学 | 2016 | 5 | 34 |
“同课异构”下的数学学科育人价值研究 | 沈志雄 | 上海中学数学 | 2016 | 5 | 37 |
课后习题 暗藏玄机 | 刘昱东 | 上海中学数学 | 2016 | 5 | 42 |
树立课标意识 落实核心素质 | 章建跃 | 数学通报 | 2016 | 5 | 1 |
美国加州数学实践标准 | 王静,胡典顺 | 数学通报 | 2016 | 5 | 5 |
中学数学改革对初中数学教学的反拨作用 | 王亮亮 | 数学通报 | 2016 | 5 | 10 |
扑克牌游戏中的数学模型思维的渗透于培养 | 张安军 | 数学通报 | 2016 | 5 | 34 |
串珠成线:在认知节点上发展学生的运算能力 | 印冬建 | 数学通报 | 2016 | 5 | 46 |
用MSAR方法帮助多元的学生学习数学 | 安淑华 | 数学教学 | 2016 | 5 | 2 |
柬埔寨王国基础教育数学课程评价 | 王林全 | 数学教学 | 2016 | 5 | 6 |
从直观感知到方法探索 | 吕海国,张宏政 | 数学教学 | 2016 | 5 | 10 |
推进思辨活动 提升思维品质 | 蔡卫兵 | 数学教学 | 2016 | 5 | 13 |
越学解法越复杂 | 罗伟 | 数学教学 | 2016 | 5 | 16 |
由一道黄金分割作图题想到的 | 朱宸材 | 数学教学 | 2016 | 5 | 19 |
从一道中考选择题的解法谈起 | 李玉荣 | 数学教学 | 2016 | 5 | 36 |
范良火博士论文在英国出版有感 | 张奠宙 | 数学教学 | 2016 | 5 | 封底 |
HPM视角下的“平面直角坐标系”教学 | 杨懿荔 | 上海中学数学 | 2016 | 6 | 6 |
数学教学中“过程性目标”的确定与实现 | 沈子兴 | 上海中学数学 | 2016 | 6 | 10 |
对“三角形有关的线段”教学的新尝试 | 赵阳 | 上海中学数学 | 2016 | 6 | 16 |
阳科技信息之帆 驶高效课堂之船 | 周建平,张蓉萍 | 上海中学数学 | 2016 | 6 | 27 |
精心“预设”精彩“生成” | 潘正标 | 上海中学数学 | 2016 | 6 | 32 |
基于初中数学核心感念及其思想方法的感念教学设计研究 | 徐晓燕 | 上海中学数学 | 2016 | 6 | 43 |
借鉴PISA经验的学业考试命题及其分析 | 杨一丽 | 数学通报 | 2016 | 6 | 9 |
数字教科书 | 王嶸,陈晓娣 | 数学通报 | 2016 | 6 | 25 |
探究中的感觉与理性 | 翁昌来 | 数学教学 | 2016 | 6 | 5 |
关于数学导学稿设计的反思和改进 | 吴玥霞 | 数学教学 | 2016 | 6 | 14 |
挖掘题目内涵 激活解题思路 | 钟战江 | 数学教学 | 2016 | 6 | 31 |
七年级学生关于√2的概念意向 | 王烨,汪晓勤 | 数学教学 | 2016 | 6 | 38 |
HPM微课在全等三角形教学中的应用 | 陈嘉尧 | 数学教学 | 2016 | 6 | 41 |
用不等臂天平秤物导出基本不等式的得与失 | 张奠宙 | 数学教学 | 2016 | 6 | 封底 |
埋点布线 构架体系 通性通法 | 刘英英 | 上海中学数学 | 2016 | 7-8 | 10 |
由一道解三角形问题想到的 | 丁昶欣 | 上海中学数学 | 2016 | 7-8 | 21 |
从近年无锡中考数学卷的最值问题说起 | 杨雪华 | 上海中学数学 | 2016 | 7-8 | 23 |
数学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 | 张大华 | 上海中学数学 | 2016 | 7-8 | 41 |
数学探究课堂构建中的支撑点 | 吕亚军,顾正刚 | 上海中学数学 | 2016 | 7-8 | 44 |
基于过程教育的课例分析 | 周林祥 | 上海中学数学 | 2016 | 7-8 | 51 |
引发高层次数学思维的课堂问题设计 | 殷艳 | 上海中学数学 | 2016 | 7-8 | 57 |
初中生数学错题订正的有效途径研究 | 周玉萍 | 上海中学数学 | 2016 | 7-8 | 61 |
IB中学项目与国内初中数学课程比较 | 梁舒 | 上海中学数学 | 2016 | 7-8 | 64 |
“问题串”在初中数学复习课中的实践与探索 | 金燕萍 | 上海中学数学 | 2016 | 7-8 | 81 |
围绕素材合理变式 条复习课的效率 | 韩诗贵 | 上海中学数学 | 2016 | 7-8 | 83 |
《几何原本》中的辅助线方法与转化思想 | 汪淳 | 上海中学数学 | 2016 | 7-8 | 86 |
基于初中数学核心感念及其思想方法的概念教学 | 徐晓燕 | 上海中学数学 | 2016 | 7-8 | 59 |
基于初中数学核心感念及其思想方法的概念教学 | 刘辰 | 上海中学数学 | 2016 | 7-8 | 94 |
为什么这三个命题是公理 | 董涛 | 数学通报 | 2016 | 7 | 4 |
数学实验 需要找准自己的位置 | 陈海峰,石树伟 | 数学通报 | 2016 | 7 | 7 |
HPM研究中的历史发生法 | 徐伯华,何小亚 | 数学通报 | 2016 | 7 | 11 |
体验过程,收获真知 | 卫德彬 | 数学通报 | 2016 | 7 | 18 |
2016年北京市中考数学试题解析 | 王亮亮,范永春 | 数学通报 | 2016 | 7 | 43 |
命制一道初中数学试题的艰难取舍 | 庄志红 | 数学通报 | 2016 | 7 | 49 |
可视的数学文化史 | 代钦 | 数学通报 | 2016 | 8 | 1 |
人类学视域下的水族数学文化研究 | 杨永斌等 | 数学通报 | 2016 | 8 | 9 |
新加坡SM数学教科书编排结构特点及启示 | 吴立宝等 | 数学通报 | 2016 | 8 | 17 |
“平行四边形及其性质”怎么教 | 杨小丽 | 数学通报 | 2016 | 8 | 40 |
变式的核心 | 韩新正 | 数学教学 | 2016 | 7 | 21 |
对一道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试题的探究 | 汪宗兴 | 数学教学 | 2016 | 7 | 24 |
西方早起几何教科书中面面平行判定定理 | 张安军 | 数学教学 | 2016 | 7 | 37 |
资中筠先生为何对“教学”的定义严加批评 | 张奠宙 | 数学教学 | 2016 | 7 | 封底 |
ICME-13专题研究小组简介 | 数学教学 | 2016 | 8 | 45 | |
关于“四基”教学模型 | 张奠宙 | 数学教学 | 2016 | 8 | 封底 |
技术支持: 上海师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