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 作者 | 文献来源 | 年 | 期 | 页 |
核心素养导向下小说教学的三重转化 | 陈琳 | 语文学习 | 2018 | 3 | 19 |
多写小作文就不怕大作文 | 吴非 | 语文学习 | 2018 | 3 | 22 |
《昆明的雨》教学艺术镜头 | 陈鹏,刘兆刚,李永梅等 | 语文学习 | 2018 | 3 | 26-43 |
开卷有益:整本书阅读与研讨 | 褚树荣 | 语文学习 | 2018 | 3 | 34 |
向深处追溯:拓展和参证 | 黄会兴 | 语文学习 | 2018 | 3 | 38 |
“阅读手札”:让阅读成为河流 | 谢澹 | 语文学习 | 2018 | 3 | 40 |
眼前有景道不得,李白题诗在上头——“蜀道难”母题史考察 | 肖峰旭 | 语文学习 | 2018 | 3 | 47 |
《论滕王阁序》中一唱三叹的指向及蕴涵解读——兼与江锐老师商榷 | 任晓卉 | 语文学习 | 2018 | 3 | 49 |
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全面观察与理性的表达 | 吴欣歆 | 语文学习 | 2018 | 3 | 53 |
一副对联空间要考什么文化常识——一道文化常识题命题商榷 | 卜新尧 | 语文学习 | 2018 | 3 | 68 |
基于文本特质分类思想的课堂教学设计——青春语文备课沙龙(之二) | 王君,司艳平,周忠玉等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8 | 3 | 4 |
关注文体 浅浅教学 | 肖培东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8 | 3 | 11 |
深深浅浅读美丽——肖培东《美丽的颜色》教学实录 | 肖培东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8 | 3 | 13 |
用语言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谈肖培东老师《美丽的颜色》教学 | 沈建军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8 | 3 | 17 |
浅入深出 博而返约 | 范俊杰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8 | 3 | 19 |
死记住的前提是活记诵 | 董旭午,廖海燕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8 | 3 | 21 |
从名师授课看思维训练 | 张举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8 | 3 | 24 |
“孔乙已什么时候‘死’了”——阅读教学中思辨性活动的组织 | 林汇波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8 | 3 | 27 |
文言教学的课标落实 | 易卫东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8 | 3 | 31 |
自读课文教学“四环节”解要 | 胡才富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8 | 3 | 34 |
阅读教学中写作知识的渗透和支撑 | 胡仁房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8 | 3 | 37 |
在写作教学的“语境”里自由呼吸 | 赵富良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8 | 3 | 38 |
寻梦:向写作更深处漫溯 | 戴银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8 | 3 | 43 |
《语言要连贯》写作课教学实录及观察 | 杨晶晶,刘静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8 | 3 | 45 |
凉薄:浓情似酒与人情如水——我教《孔乙已》 | 韩军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8 | 3 | 50 |
《心田上的百合花开》教学再现 | 黄厚江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8 | 3 | 53 |
经由语言进入思想的形成过程——鉴赏黄厚江老师执教《心田上的百合花开》 | 吴欣歆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8 | 3 | 57 |
语文教学应充盈生态美 | 任安昀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8 | 3 | 60 |
走进古诗词的“先知先觉”——古诗词教学审美实践 | 王琎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8 | 3 | 63 |
从表达侧进行语文教学 | 侯红宝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8 | 3 | 66 |
语文学科素养亟待提高 | 杨玉栋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8 | 3 | 72 |
创新作业 为语文学习锦上添花 | 胡晓霞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8 | 3 | 78 |
技术支持: 上海师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