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 作者 | 文献来源 | 年 | 期 | 页 |
让自己成为一名“读者” | 尹庆华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8 | 9 | 1 |
诵读型文本的“文本自足”和“文本突围”——“青春语文”课堂铸炼备课沙龙(之八) | 王君等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8 | 9 | 4 |
立足学生 浅浅教学 | 肖培东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8 | 9 | 11 |
我们都要学会提醒自己——《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实录 | 肖培东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8 | 9 | 13 |
上一堂干净而纯粹的语文课 | 李学文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8 | 9 | 17 |
由肖培东课例悟如何教会学生学习 | 范兢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8 | 9 | 19 |
探究主问题设计的有效性 | 孙艳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8 | 9 | 21 |
教学生学会积累“活素材” | 董旭午 吴佳玲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8 | 9 | 25 |
我们真的明白了?——写在“全国中学语文名师精品课展”观摩学习后 | 杨文黔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8 | 9 | 28 |
写作:让学生回到真实情境中——由台湾初中“乡村写作”活动引发的思考 | 蒋宇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8 | 9 | 31 |
群书阅读:整本书阅读创新思路与策略 | 郭跃辉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8 | 9 | 33 |
基于语用 始于方法 | 经志芹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8 | 9 | 35 |
名著阅读:消除与经典的隔膜——《朝花夕拾》导读课教学设计与思考 | 陈秀君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8 | 9 | 37 |
大地“苍黄” 英雄“灰黄” 心灵“金黄”——再教《故乡》的思考 | 韩军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8 | 9 | 43 |
尊重 打开 提升——课堂教学语言引导范式谈 | 周康平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8 | 9 | 47 |
打造动态生成的课堂 | 谢治平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8 | 9 | 49 |
《皇帝的新装》的存在主义解读 | 王克强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8 | 9 | 54 |
“五点俱抓”:让名著行走在“真读”中 | 施云康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8 | 9 | 56 |
促进知识与学生“相遇”——从《陈太丘与友期行》谈开去 | 吴淑芬 谢虎成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8 | 9 | 59 |
不能省略的“省略号”教学 | 吴健勇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8 | 9 | 62 |
古诗文中倒装句的语篇功能 | 薛城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8 | 9 | 64 |
中考命题与语文教学——从2018年陕西省中考语文试卷说起 | 曹公奇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8 | 9 | 67 |
把握规律明变化 胸有成竹备来年——2018年中考作文综评与2019年备考展望 | 黄庆峰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8 | 9 | 70 |
固本 铸魂 打底色——2018年南通市中考语文试卷述评 | 李凤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8 | 9 | 75 |
教程写作理论与读者意识培养 | 祁小荣 刘正伟 | 语文学习 | 2018 | 9 | 4 |
整本书阅读教学中的母题、议题、问题——思辨需要方向、框架与抓手 | 余党绪 | 语文学习 | 2018 | 9 | 10 |
我在等好的句子 | 王栋生 | 语文学习 | 2018 | 9 | 16 |
镜头《孔雀东南飞》教学艺术镜头 | 刘芳 吴丹 赵淑荣 撒莎 肖培东 | 语文学习 | 2018 | 9 | 18-25 |
经世致用:“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解读 | 褚树荣 | 语文学习 | 2018 | 9 | 26 |
你的首场采访秀——“访谈”教学案例 | 李苑芳 | 语文学习 | 2018 | 9 | 30 |
走进面试现场——“无领导小组讨论”实践活动案例 | 陈如意 | 语文学习 | 2018 | 9 | 33 |
解读《一棵小桃树》——从统编教材的一处旁批失误谈起 | 詹丹 | 语文学习 | 2018 | 9 | 36 |
懿范:《亡人逸事》教学最易忽略的视角 | 王怀厂 | 语文学习 | 2018 | 9 | 39 |
言不尽 意不同——《装在套子里的人》删节版与原文的对照阅读 | 董婧 | 语文学习 | 2018 | 9 | 42 |
《拿来主义》逻辑纰缪 | 黄邵震 | 语文学习 | 2018 | 9 | 46 |
立足整体梳理,探索作品集阅读的合理路径 | 吴欣歆 | 语文学习 | 2018 | 9 | 49 |
用真诚构建诗意之美 | 李东 | 语文学习 | 2018 | 9 | 54 |
深化论文写作的思维层次——以“科学家和艺人地位比较”写作为例 | 水小琴 | 语文学习 | 2018 | 9 | 57 |
刘姥姥初进贾府:王熙凤的五个“笑”字 | 孙绍振 | 语文学习 | 2018 | 9 | 61 |
关联: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测评命题的一条路径——以2018年四地中考语文试卷语料为考察对象 | 郑桂华 | 语文学习 | 2018 | 9 | 66 |
从心中之情到手中之笔 | 徐志耀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8 | 10 | 1 |
思辨型文本课堂初探——“青春语文”课堂铸炼备课沙龙(之九) | 王君等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8 | 10 | 4-11 |
向名师学习的三个阶梯——以肖培东老师教学艺术为例 | 刘菊春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8 | 10 | 12 |
培养“语文思维”:提升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路径 | 徐赛儿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8 | 10 | 18 |
生活化理念下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本色追求——由董旭午执教《爱莲说》谈开去 | 陈广团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8 | 10 | 23 |
“九字诀”:一种古代诗歌教学操作范式 | 张玉新 孙默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8 | 10 | 26 |
课堂教学中偶发事件的处理 | 彭强民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8 | 10 | 29 |
在特定写作语境中进行“书面言说”——国外母语写作教学启示 | 赵富良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8 | 10 | 31 |
是满分之作还是走题之文? | 周远喜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8 | 10 | 34 |
用一篇课文去应对 | 韩军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8 | 10 | 36 |
方法贯穿 因文而异——课内外文学作品阅读方法指导初探 | 王兆芳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8 | 10 | 40 |
拓展性阅读有效指导策略 | 刘明香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8 | 10 | 42 |
文眼是最佳共生原点——《诫子书》教学实录(节选) | 向浩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8 | 10 | 45 |
以活激活:实现文体与文化的共生——评向浩老师流动生长的课例《诫子书》 | 王卓妍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8 | 10 | 49 |
中心语≠中心思想 | 刘小荣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8 | 10 | 11 |
卑微者的“沉默”——《我的叔叔于勒》儿童叙事角度及其作用 | 华俊萍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8 | 10 | 51 |
品妙笔月景 悟慧心禅韵——苏轼《记承天寺夜游》赏读 | 毛洁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8 | 10 | 53 |
桃源内外大不同 | 勾文君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8 | 10 | 54 |
让课文之外的教材资源为我所用 | 韩荣华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8 | 10 | 57 |
“诵读欣赏”教学内容的选择 | 王旭平 戴银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8 | 10 | 60 |
“批判性”对话理论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的实践 | 吴桐菲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8 | 10 | 62 |
整本书阅读教学:看名师怎么教 | 龚锦辉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8 | 10 | 65 |
《小王子》聊书会课堂实录 | 王君等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8 | 10 | 67 |
指向深度学习的整本书阅读指导——王君老师《小王子》聊书会点评 | 龚建新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8 | 10 | 71 |
阅读的回声:激起心音共鸣——从《小王子》聊书会谈起 | 陈成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8 | 10 | 73 |
阿长:“朝花”中最芬芳的一朵——《朝花夕拾》整本书阅读教学实录 | 郭小平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8 | 10 | 75 |
巧聚课眼 深沉有致 | 戴继华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8 | 10 | 79 |
四维融通:人民教育家的立体生命——学习于漪教育思想点滴体会 | 余勇超 | 语文学习 | 2018 | 10 | 4 |
在语言的“富矿”中探宝——论于漪阅读教学“语言与思维训练”的理论与实践 | 张慧腾 | 语文学习 | 2018 | 10 | 7 |
从“问题思考”到“任务解决”——聚焦有质量的语文学习 | 蔡可 | 语文学习 | 2018 | 10 | 13 |
小作文练习怎么批改 | 王栋生 | 语文学习 | 2018 | 10 | 18 |
读书三得 | 叶辛 | 语文学习 | 2018 | 10 | 20 |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学艺术镜头 | 王伟扬 刘爱红 刘兆刚 刘竹君 肖培东 | 语文学习 | 2018 | 10 | 22-30 |
理性与多元:中华传统文化任务群学习体会 | 褚树荣 | 语文学习 | 2018 | 10 | 31 |
自卑登高,共瞻大道——道家文化“逍遥与隐逸”专题研讨 | 王静 | 语文学习 | 2018 | 10 | 35 |
见字如面——“古代书信公牍研习” | 黄宏武 | 语文学习 | 2018 | 10 | 38 |
朱自清散文语言笔记 | 王尚文 | 语文学习 | 2018 | 10 | 43 |
“乐”“忧”转变的真相——《小石潭记》再读 | 杨宇鹏 | 语文学习 | 2018 | 10 | 45 |
《归园田居》中“守拙”的三重意蕴 | 饶满林 | 语文学习 | 2018 | 10 | 47 |
苏轼一赋一词中理想价格的塑造 | 金学波 | 语文学习 | 2018 | 10 | 50 |
一次跨媒介批判性阅读尝试 | 倪江 | 语文学习 | 2018 | 10 | 53 |
文字的节奏与真诚 | 丁立梅 | 语文学习 | 2018 | 10 | 58 |
《骑桶者》的叙述视角与人物行动分析 | 赵崇娟 叶黎明 | 语文学习 | 2018 | 10 | 62 |
拓宽名著阅读视野 发展高阶思维能力——2018年中考语文名著阅读试题述评 | 陈沛 王思方 | 语文学习 | 2018 | 10 | 67 |
仰止三峰笔架高——陈贻焮《杜甫评传》荐读 | 张华峰 | 语文学习 | 2018 | 10 | 82 |
技术支持: 上海师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