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 作者 | 文献来源 | 年 | 期 | 页 |
网络上的知识与说理 | 徐贲 | 语文学习 | 2018 | 11 | 4 |
作为理智美德的批判性思维及其育人价值 | 余党绪 | 语文学习 | 2018 | 11 | 12 |
诚直论——语文学科德育的文学传统(上) | 陈军 | 语文学习 | 2018 | 11 | 18 |
语文课堂变革:走向学生经验和学科逻辑的整合 | 谭轶斌 | 语文学习 | 2018 | 11 | 22 |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艺术镜头 | 熊亚萍 郭妍妍 金学波 夏静芳 肖培东 | 语文学习 | 2018 | 11 | 30-37 |
以语文的姿态:中国革命传统作品任务群学习体会 | 褚树荣 | 语文学习 | 2018 | 11 | 38 |
芦花飘荡苇叶黄——孙犁“诗体小说”群文阅读教学叙事 | 郁雪琳 | 语文学习 | 2018 | 11 | 41 |
行读南京:中国革命传统研学之旅 | 张全民 | 语文学习 | 2018 | 11 | 44 |
谈谈对老舍《草原》的阅读理解 | 詹丹 | 语文学习 | 2018 | 11 | 48 |
有同情心,“小伙计”就毁了——《孔乙已》再读 | 蒋祖霞 | 语文学习 | 2018 | 11 | 51 |
悲伤如何成了享受 | 庄骏 | 语文学习 | 2018 | 11 | 54 |
在“质疑——共解”中寻求有意义的对话——对《花盆》教学的思考 | 徐飞 | 语文学习 | 2018 | 11 | 56 |
小翅膀的黑夜与星光 | 周晓枫 | 语文学习 | 2018 | 11 | 61 |
批判性思维:反思习作的有效途径——从写作结果走向写作过程 | 李汝 | 语文学习 | 2018 | 11 | 65 |
重读《愚公移山》 | 黄耀红 | 语文学习 | 2018 | 11 | 69 |
我的高效语文教学追求 | 胡家曙 | 语文学习 | 2018 | 11 | 78 |
做小说阅读的学习者——毕飞宇《小说课》荐读 | 刘暑珍 | 语文学习 | 2018 | 11 | 82 |
别演教学神剧 | 赵宪宇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8 | 11 | 1 |
课堂断舍离——积累型文本教学初探——“青春语文”课堂铸炼备课沙龙(之十) | 王君等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8 | 11 | 4 |
立足语言 浅浅教学 | 肖培东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8 | 11 | 13 |
肖培东课堂提问的设计和切换艺术 | 郑建周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8 | 11 | 16 |
浅浅对话 韵味深深 | 李长梅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8 | 11 | 19 |
教学要深入灵魂——生活化教读《背影》的一个重要视角 | 董旭午 吴佳玲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8 | 11 | 21 |
阅读教学追求:由形到质的激变 | 张爱萍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8 | 11 | 24 |
整本书阅读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定位 | 陆艳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8 | 11 | 26 |
在易位阅读中体味别样人生 | 汪中媛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8 | 11 | 29 |
如何指导学生精读古典文学名著——从《西游记》中“三调芭蕉扇”谈开去 | 夏熔亮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8 | 11 | 30 |
“形变”:走向文本的深处——经典诗文的深度阅读教学尝试 | 段厚永 景美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8 | 11 | 33 |
一字未宜忽 语语悟其神——初中语文散文教学语文品味策略初探 | 郭光兰 朱敏涛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8 | 11 | 37 |
在《丢》中找寻写作教学丢失的东西 | 郭小平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8 | 11 | 39 |
写作教学尤须捅破“所以然”那层“纸” | 周华章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8 | 11 | 41 |
在敬重原典和文本初心基础上训练语言 | 韩军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8 | 11 | 44 |
遵循童话逻辑 教出别样精彩——《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 | 杨友红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8 | 11 | 47 |
提挈“三个一” 指向“两个一”——《周亚夫军细柳》教学及观察 | 梁增红 钱建江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8 | 11 | 51 |
想象的共在与现实的孤凄——现象学视角下的《乡愁》魅力 | 覃晋 石群山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8 | 11 | 55 |
嚼得菜根知百味——《塞翁失马》文本思考 | 刘智勇 齐姗姗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8 | 11 | 57 |
“我”看见了什么?——探秘《我的叔叔于勒》的深层密码 | 李胜红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8 | 11 | 59 |
从品析诗眼中发展言语思维——崔颢《黄鹤楼》教学新探 | 徐德湖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8 | 11 | 61 |
探微论证如何能合理 | 常凯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8 | 11 | 63 |
读经典 识庄公——驳庄公“贤君”论 | 涂新法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8 | 11 | 66 |
在体验情境和形象中读懂一首诗——兼谈《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教学突破 | 王旭平 戴银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8 | 11 | 70 |
读后指导:指向整本书阅读的核心价值——《〈水浒传〉专题之水浒英雄》教学实录与感言 | 韦存和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8 | 11 | 73 |
领读者要学踩藕人——《〈水浒传〉专题之水浒英雄》教学点评 | 陆其勇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8 | 11 | 77 |
课尽意未尽 意尽情不绝——由《武陵春》一课想到的 | 刘毅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8 | 11 | 78 |
技术支持: 上海师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