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 | 作者 | 文献来源 | 年 | 期 | 页 |
| 基于历史阅读创设学术情境的教学转化——以《波峰与波谷:秦汉魏晋南北朝的政治文明》为例 | 张春英 | 中学历史教学 | 2025 | 4 | 15 |
| 中法战争时期清政府围绕条约作准文本问题的斗争 | 宁轩 | 中学历史教学 | 2025 | 4 | 19 |
| 基于融通的单元教学复习路径探索——以“近代商业贸易的发展”为例 | 潘祖依 | 中学历史教学 | 2025 | 4 | 26 |
| 一体化与逻辑性:历史主观题结构化的基本要求及操作 | 施君 | 中学历史教学 | 2025 | 4 | 30 |
| 在追求理解中深化初中历史教学——从《隋朝的统一与灭亡》说开去 | 段晓东;邝莉 | 中学历史教学 | 2025 | 4 | 37 |
| 基于问题探究的《采桑图》叙事解读——以图像学理论为视角 | 李梦影;陈德运;王森林 | 中学历史教学 | 2025 | 4 | 40 |
| 指向时空观念培养的主题课例实践——以《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为例 | 许星 | 中学历史教学 | 2025 | 4 | 43 |
| 专题2:如何发挥高中教材的工具性特点 | 黄牧航 | 中学历史教学 | 2025 | 4 | 46 |
| 例谈核心素养导向下教材使用的策略 | 冯波 | 中学历史教学 | 2025 | 4 | 50 |
| 依托教材资源互证 提升阶级分析能力 | 范宗宝 | 中学历史教学 | 2025 | 4 | 59 |
| 深挖历史教材的工具价值,探究核心素养的落实路径——以统编版《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一课为例 | 郑秋洁 | 中学历史教学 | 2025 | 4 | 62 |
| 运用教材图像史料 培养“以图叙史”能力——以《人民解放战争》一课为例 | 郭圣有;陈晓钿 | 中学历史教学 | 2025 | 4 | 70 |
| 以“三度信史”为笔,绘就历史教育新画卷——记朱君涛中学历史名师工作室 | 朱君涛;郝书博 | 中学历史教学 | 2025 | 4 | 73 |
| “做教学”与“名师” | 赵亚夫 |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 2025 | 4 | 1 |
| 育人理念下的校史教育实践 | 季建成 |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 2025 | 4 | 79 |
| 南京市江宁区王必闩名师教研团队建设 | 王必闩 |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 2025 | 4 | 2 |
| 关于历史课堂教学的追问与思考 | 王必闩 |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 2025 | 4 | 34 |
| 指向历史核心素养培育的问题教学——以“全球航路的开辟”教学实施为例 | 吴跃伟 |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 2025 | 4 | 37 |
| 历史联系:“走向整体的世界” | 郭琤 |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 2025 | 4 | 44 |
| 以史育人 培根铸魂 增智翼行——骆增翼名师工作室中学历史结构化育人的探索 | 骆增翼 |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 2025 | 4 | 81 |
| 标导航:“教—学—评”一体化的实现路径 | 楼卫琴 |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 2025 | 4 | 4 |
| 历史教育理论的教学转化与实践创新——基于多方联动的历史教学共同体实践研究 | 骆孝元;陈德运 |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 2025 | 4 | 11 |
| 历史结构化教学的内涵与路径 | 骆增翼;骆一鸣 |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 2025 | 4 | 14 |
| 结构化视域下的主题知识构建逻辑与方法 | 袁红 |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 2025 | 4 | 17 |
| 结构化视域下的教学目标呈现与实践 | 王琪 |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 2025 | 4 | 21 |
| 思维结构化的关键环节与策略 | 吴兆祥;李开金 |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 2025 | 4 | 24 |
| 结构化视域下的教学情境创设 | 陈雅雯;刘田 |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 2025 | 4 | 27 |
| 结构化视域下学段衔接的维度与策略 | 卜芬芹;陆玉芹 |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 2025 | 4 | 30 |
| 地方史视角下“新时代”的解读与家国情怀培育——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一课教学为例 | 唐密;李永达 |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 2025 | 4 | 59 |
| 讲好历史课堂中的新质生产力故事 | 邵静 |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 2025 | 4 | 63 |
| 初高中衔接:优化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策略 | 张建明 |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 2025 | 4 | 77 |
| 立场·观点·方法:初中历史教学中唯物史观的培育路径 | 沈汉真 | 中学历史教学 | 2025 | 5 | 45 |
| 专题1:如何实施学科核心素养导向的初中历史教学 | 黄牧航 | 中学历史教学 | 2025 | 5 | 48 |
| 初中历史与劳动教育融合的“品质课堂”教学实践研究 | 张悦; | 中学历史教学 | 2025 | 5 | 49 |
| 香港初中中国历史科的教学现况与学科活动设计 | 梁延敬; | 中学历史教学 | 2025 | 5 | 53 |
| 指向史料实证素养的初中历史探究性问题设计策略 | 朱如奇; | 中学历史教学 | 2025 | 5 | 56 |
| 馆校合作下历史综合实践课项目式学习路径探索 | 朱思泓; | 中学历史教学 | 2025 | 5 | 59 |
| 例析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生成性问题 | 周晓尔;钟传永; | 中学历史教学 | 2025 | 5 | 62 |
| 如何让Rap走进中学历史教育66-68 | 徐蕙; | 中学历史教学 | 2025 | 5 | 66 |
| 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初中历史专题复习实践探究——以“中国工人阶级的奋斗与社会发展”一课为例 | 高惠; | 中学历史教学 | 2025 | 5 | 69 |
| 携手并进 砥砺前行:历史教师专业发展之道 | 付文治 |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 2025 | 5 | 2 |
| 关键问题引领下的选材与设问——以“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教学为例 | 戴骋浩 |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 2025 | 5 | 4 |
| 贯通教材意蕴的“选材与设问” | 王伦立 |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 2025 | 5 | 10 |
| 激活思维 落实主旨 导向素养——选材与设问的联通与进阶思考 | 朱涛 |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 2025 | 5 | 16 |
| 历史教学选材效度的认知视域与运用策略 | 张子辉 |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 2025 | 5 | 21 |
| 内容主旨引领下的选材与设问多样性探究 | 顾超平 |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 2025 | 5 | 23 |
| 诊断视角下历史教学设计的实现路径——以“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一课为例 | 张菊梅 |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 2025 | 5 | 26 |
| 如何确定历史项目学习的目标 | 王敏;杨红丽 |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 2025 | 5 | 39 |
| 初中历史跨学科主题学习实践探究 | 吴昊 |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 2025 | 5 | 61 |
| 知行合一:初中历史跨学科实践探究 | 梁彭伟 |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 2025 | 5 | 45 |
| 基于地域历史文化研学课程开发的实践研究 | 周如意;王川芳 |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 2025 | 5 | 50 |
| 利用博物馆资源促进多感体验的教学探索 | 于嘉斌 |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 2025 | 5 | 55 |
| 学术情境视域下的教学与命题反思 | 蔡佩雯 |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 2025 | 5 | 65 |
| 刍议初中史料教学“量化”“真化”“强化”的策略 | 梁勇 | 中学历史教学 | 2025 | 6 | 36 |
| 新课标背景下初中历史课堂的板书设计策略——以《中世纪城市和大学兴起》为例 | 石骏 | 中学历史教学 | 2025 | 6 | 39 |
| 从课本到课堂:新教材下的初中历史教学变革——以《远古时期的人类活动》为例 | 唐玉霞 | 中学历史教学 | 2025 | 6 | 42 |
| 长时段·大空间·多视角——“第一次工业革命”教学设计 | 贾亚宁;刘运杰 | 中学历史教学 | 2025 | 6 | 45 |
| 根脉?坐标?认同:主题式教学建构与青年价值引领——以《世界历史中的中国式现代化》主题复习课为例 | 刘洪生;柯昌有 | 中学历史教学 | 2025 | 6 | 57 |
| 优质历史教学问题设计的理解与实践 | 甘成质;严子晋 | 中学历史教学 | 2025 | 6 | 64 |
| 比较视野下的素养本位课堂教学——以《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为例 | 王雪 | 中学历史教学 | 2025 | 6 | 67 |
| 具体问题与抽象问题的研究 | 严耕望 |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 2025 | 6 | 1 |
| 教育数字化时代讲好百年红色故事的实践探索 | 隋金梅;王泽 |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 2025 | 6 | 73 |
| 大概念:构建历史教学逻辑的枢纽 | 盛宏意 |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 2025 | 6 | 11 |
| 大概念下的课堂教学结构化 | 李文静 |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 2025 | 6 | 25 |
| 指向深度学习的大概念单元教学 | 王春梅 |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 2025 | 6 | 27 |
| 基于历史学科大概念的单元主题教学研究 | 韩东杰 |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 2025 | 6 | 31 |
| 大概念统领下历史教学的教学评一体化初探 | 张亦为 |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 2025 | 6 | 35 |
| 概念溯源·见微知著:历史学科大概念的含义及特征 | 段明艳;邱咏海 |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 2025 | 6 | 39 |
| 大概念与教学目标的确立 | 付钰 |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 2025 | 6 | 43 |
| 中学历史知识的地图表达 | 刘亚先 |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 2025 | 6 | 4 |
| 基于学生史料阅读能力提升的初中历史材料题设计 | 欧阳萱 |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 2025 | 6 | 61 |
| 贯通·建构·生成:指向家国情怀的主题式教学策略寻绎 | 李凤翔 |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 2025 | 6 | 7 |
| “选·必”融通:指向历史思维能力培养的教学策略 | 刘进 |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 2025 | 6 | 45 |
| 思辨教学:基于历史情境重构的实践探索 | 吴桐 |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 2025 | 6 | 50 |
| 基于情境教学的历史思辨课堂实践——以“古代的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为例 | 姚璐甲;郝嘉敏 |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 2025 | 6 | 53 |
| 思辨哲学与科学思维视野下的教学设计——以“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为例 | 吴浩亮;李振江 |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 2025 | 6 | 66 |
| 统编版初中历史教科书教与学策略研究 | 韦嘉羽;张林林 |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 2025 | 6 | 69 |
| 解构与建构:结合大概念的初中历史整体备课路径 | 崔文静;杨立君 |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 2025 | 6 | 76 |
| 运用多维联系的视角进行初中文化史教学 | 张艳 |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 2025 | 6 |
技术支持: 上海师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