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 作者 | 文献来源 | 年 | 期 | 页 |
基于学科素养的历史教育测量——刘芃访谈 | 刘芃 ;钱孝璇 | 历史教学 | 2024 | 7 | 3 |
中学历史核心素养命题的关键技术四:完善分层赋分 | 黄牧航 | 历史教学 | 2024 | 7 | 8 |
基于项目的历史课程跨学科主题学习——以“圆明园中的飞行棋”为例 | 杨红丽;赵梦玉 | 历史教学 | 2024 | 7 | 12 |
初中“洋务运动与边疆危机”教学目标研究 | 谢彪;王翠霞 | 历史教学 | 2024 | 7 | 21 |
走向核心素养的图像研读教学实验——以《雪夜访普图》为例 | 陈德运;骆孝元 | 历史教学 | 2024 | 7 | 34 |
强调有效驱动的跨学科主题学习任务设计——以“以诗证史:《全唐诗》中的全景大唐”为例 | 江如蓉;刘智彬;苏曈曈 | 历史教学 | 2024 | 7 | 41 |
国家主权视角下的选择性必修1教学设计——以“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一课为例 | 于少华 | 历史教学 | 2024 | 7 | 51 |
以“历史意识”为核心的联邦德国历史教育理念转变 | 杨琪 | 历史教学 | 2024 | 7 | 59 |
新修初中统编历史教材的新特点——以七年级上册教材为例 | 叶小兵 | 历史教学 | 2024 | 8 | 3 |
新修初中统编历史教材中“学史方法”栏目在教学实际中的运用 | 孟凡霞 | 历史教学 | 2024 | 8 | 8 |
活用新修初中统编历史教材“学史方法”栏目 | 温馨 | 历史教学 | 2024 | 8 | 12 |
新课标视角下如何用史料建构学生的历史叙述与解释 | 王德民;李应平 | 历史教学 | 2024 | 8 | 20 |
史学成果的教学内化与外显——以“古代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单元为例 | 朱洪俊 | 历史教学 | 2024 | 8 | 27 |
跨学科视域下的《天工开物》探微 | 王莹;刘新宇;行冬梅 | 历史教学 | 2024 | 8 | 40 |
研读史料另面信息的教学实验——以城门徙木的三次解读为例 | 陈德运;骆孝元 | 历史教学 | 2024 | 8 | 53 |
问题链:历史深度学习的有效教学策略 | 徐豪杰 | 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 | 2024 | 8 | 12 |
口述史项目式学习的设计路径及意义 | 李嘉雯 | 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 | 2024 | 8 | 40 |
基于学习活动整合的单元教学设计研究 | 王志军、汪宇飞 | 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 | 2024 | 8 | 46 |
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历史学习评价设计初探 | 郑耿标 | 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 | 2024 | 8 | 59 |
新修义务教育统编历史教材答问 | 徐蓝 王湉湉 | 历史教学 | 2024 | 9 | 3 |
用好统编教材,讲好中华文明起源故事 | 丁丁 | 历史教学 | 2024 | 9 | 9 |
在历史探究过程中培养史料实证素养 | 郑林 | 历史教学 | 2024 | 9 | 42 |
由图入史,以图证史 | 赵剑峰 | 历史教学 | 2024 | 9 | 49 |
基于叙事性史料的深度研习教学实验 | 陈德运;骆孝元 | 历史教学 | 2024 | 9 | 58 |
史料实证内涵辨析三题 | 刘晓兵 苗颖 | 历史教学 | 2024 | 9 | 66 |
历史学科实践的内涵、价值与实施路径 | 薛伟强 | 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 | 2024 | 9 | 3 |
中学历史核心素养命题的关键技术:聚焦价值观念 | 黄牧航 | 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 | 2024 | 9 | 7 |
挖掘乡土资源,构筑家国记忆 | 赵赢 曲虹 | 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 | 2024 | 9 | 38 |
基于情境化教学的“以问导学”课堂教学设计 | 王伟 | 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 | 2024 | 9 | 43 |
深度研习图像史料的教学实验 | 陈德运;骆孝元 | 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 | 2024 | 9 | 46 |
技术支持: 上海师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