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 作者 | 文献来源 | 年 | 期 | 页 |
关注课标理念 凸显育人方法——第十五届全国中学物理青年教师教学大赛印象和感悟 | 蒋炜波 赵 坚 | 物理教学 | 2024 | 7 | 2 |
寻根究底拔迷雾 抽丝剥茧探真相——探究声音传播条件实验的商榷与改进 | 罗宇航 | 物理教学 | 2024 | 7 | 30 |
基于生本理念的初中科学项目式单元作业设计——“水的浮力”教学为例 | 范秀竹 朱钱峰 | 物理教学 | 2024 | 7 | 38 |
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初中物理“第一课”教学设计——“致同学们”为例 | 左晓楠 孔 涛 余小勇 陈宇轩 乔翠兰 | 物理教学 | 2024 | 7 | 42 |
物理教学方法变革何以“令人触动”——历史启迪与现实镜鉴 | 胡扬洋 | 中学物理教与学 | 2024 | 7 | 3 |
张力与限界:生成式人工智能在物理教育中何以何能 | 荆鹏 | 中学物理教与学 | 2024 | 7 | 7 |
数字资源与初中物理教学深度融合的 DDP模式——以“浮力”为例 | 李园等 | 中学物理教与学 | 2024 | 7 | 13 |
“真实实验”与“信息技术”并用的可视化教学实践研究——以“透镜”教学为例 | 孙丽芳 | 中学物理教与学 | 2024 | 7 | 17 |
数字化赋能探究实验改进的实践探索——以“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设计为例 | 刘展鸥 | 中学物理教与学 | 2024 | 7 | 25 |
浮力产生原因演示装置的创新改进 | 庄中木 刘信生 | 中学物理教与学 | 2024 | 7 | 52 |
物理观念的多维观照及其理论基础 | 蔡铁权 薛真 | 物理教学 | 2024 | 8 | 2 |
指向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深度学习教学实践——以“电阻”教学为例 | 李健锋 | 物理教学 | 2024 | 8 | 40 |
深度学习视域下可视化实验教学的策略研究 | 邱奕斌 | 物理教学 | 2024 | 8 | 44 |
初中物理习题教学应抓好选、讲、练、评四个着力点 | 陈林娇 孙厚荣 | 物理教学 | 2024 | 8 | 49 |
我国物理诗教方法及思想的回望与前瞻 | 胡扬洋 | 物理教学 | 2024 | 8 | 71 |
培养高阶思维的初中科学综合学习——以自行车“旧日车焕新”为例 | 朱 红 王 迪 | 物理教学 | 2024 | 8 | 74 |
科学探究本质之辩证 | 蔡铁权 杨亚芳 | 中学物理教与学 | 2024 | 8 | 3 |
跨学科研究性学习:“拔创人才”前置培养的有效路径——以“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为例 | 许小涛 束宇涵 | 中学物理教与学 | 2024 | 8 | 14 |
基于创新素养发展的初中物理实践性作业设计与实施 | 刘小丰 廖洪钟 | 中学物理教与学 | 2024 | 8 | 17 |
基于“CER论证框架”的科学思维教学——以“物体的内能”教学为例 | 颜石珍 | 中学物理教与学 | 2024 | 9 | 23 |
学本五要:指向关键能力的初中科学探究教学新范式 | 胡晴霞 | 中学物理教与学 | 2024 | 9 | 41 |
基于“科学态度”与科技伦理“的探究实验设计——以沪教版”杠杆的应用“为例 | 赵 戈 谈元凯 | 中学物理教与学 | 2024 | 9 | 45 |
教学应从被组织到自组织——以“变阻器”教学为例 | 黄 彦 | 物理教学 | 2024 | 9 | 32 |
“新思维具象图”在初中物理不同课型中的应用分析 | 邵邦武 | 物理教学 | 2024 | 9 | 35 |
跨学科视域下初中物理设计 | 杨婉荣 | 物理教学 | 2024 | 9 | 40 |
从能量转化的角度学习“内燃机”的物理内涵 | 陈怡豪 黄伟昊 管佩磊 | 物理教学 | 2024 | 9 | 77 |
技术支持: 上海师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