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 作者 | 文献来源 | 年 | 期 | 页 |
在传承与变革中彰显物理课程育人价值 | 吴继阁 | 中学物理 | 2023 | 1 | 8 |
思维型课堂教学视野下的物理核心概念进阶——以“物质”概念教学为例 | 杨婉荣 | 中学物理 | 2023 | 1 | 11 |
问题驱动教学培养物理学科核心素养调查分析与建议 | 孔维华;徐秀梅 | 中学物理 | 2023 | 1 | 14 |
跨学科实践:亮点、难点及实践着力点——基于初中物理教师实施经验 | 骆波 | 中学物理 | 2023 | 1 | 20 |
初中物理教师教学反思技能评价与培养策略研究 | 高倩;卓嘎 | 中学物理 | 2023 | 1 | 24 |
基于项目学习的“跨学科实践”主题教学 | 李亚子 | 中学物理 | 2023 | 1 | 30 |
设计实践性演示实验提升凸显物理课实践育人 | 孙春成 | 中学物理 | 2023 | 1 | 33 |
找准起点 抓住要点 生成亮点——谈苏科版初中物理教材插图教学 | 刘学山;韩国法 | 中学物理 | 2023 | 1 | 36 |
中日美初中物理教科书中压强内容的比较 | 董博清;彭前程 | 中学物理 | 2023 | 1 | 41 |
基于培养学生视觉空间智能的创新教学设计——以“平面镜成像”为例 | 刘沁心 | 中学物理 | 2023 | 1 | 45 |
基于HPS理念 优化教学过程 | 毕家骏 | 中学物理 | 2023 | 1 | 48 |
真实问题情境下的物理复习 | 张俊辉 | 中学物理 | 2023 | 1 | 51 |
“6E”教学模式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 赵宁; | 中学物理 | 2023 | 1 | 54 |
基于大概念的初中物理单元设计——以“内能的利用”为例 | 何冠;陈红君;张诗婉 | 中学物理 | 2023 | 1 | 56 |
优化实验方案 凸显实验现象——以“冰的熔化特点”实验教学反思 | 王浩; | 中学物理 | 2023 | 1 | 60 |
自制教具撬动物理课堂 | 杨香云;李学锋 | 中学物理 | 2023 | 1 | 63 |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课程内容标准”的分析探讨 | 冯楠 | 中学物理 | 2023 | 2 | 2 |
基于区域性的初中物理作业减负现状、困境及对策研究 | 曹可攀;黄致新; | 中学物理 | 2023 | 2 | 5 |
教师更需要“做”中“学”——教师项目化学习培训深度实施策略 | 吴标清 | 中学物理 | 2023 | 2 | 8 |
新课标需要新的“待课”之道——新课标视角下“三课联动”的教师培训 | 王雄 | 中学物理 | 2023 | 2 | 11 |
基于学业质量的初中物理有效作业设计 | 孙杰; | 中学物理 | 2023 | 2 | 16 |
新课标背景下初高中物理学科知识的有效衔接 | 张超 | 中学物理 | 2023 | 2 | 19 |
基于Achieve模式的中考物理试题与新课程标准一致性研究 | 邱迪;张帅 | 中学物理 | 2023 | 2 | 22 |
“三象互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跨学科创新性探索 | 刘雪荣;程岭 | 中学物理 | 2023 | 2 | 27 |
指向物理观念建构的体验式教学探索——以初中“密度”单元教学为例 | 张焱;邓靖武;安立艳 | 中学物理 | 2023 | 2 | 31 |
面向学生科学思维发展的概念教学设计——以初中物理“电压”为例 | 陈浩荣 | 中学物理 | 2023 | 2 | 34 |
原始物理问题视域下的教具制作——以“静电除尘演示器”为例 | 刘震 | 中学物理 | 2023 | 2 | 37 |
“可见的”教学在力的概念教学中的应用 | 杜灵芳 | 中学物理 | 2023 | 2 | 39 |
单元大概念统筹下的初中物理教学探讨——以“电功率”为例 | 王彤;迟春雷 | 中学物理 | 2023 | 2 | 42 |
可视化滑动变阻器教学演示仪的制作与应用 | 周军平;江耀基 | 中学物理 | 2023 | 2 | 46 |
对“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方案及教具的改进 | 谢盘吉 | 中学物理 | 2023 | 2 | 49 |
情境试题的考查及其对中学物理教学的启示 | 任少铎 | 中学物理 | 2023 | 2 | 51 |
中考物理试题助推新课标落地 | 刘生 | 中学物理 | 2023 | 2 | 54 |
解读《新课标》评析“新中考”思考新教学 | 郑成绩;陈祖标 | 中学物理 | 2023 | 2 | 59 |
从习题错误到宝贵资源:物理质疑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 刘震宝 | 中学物理 | 2023 | 2 | 63 |
初中物理基于学科实践促进跨学科融合的思考与实践 | 梅建芬 | 中学物理 | 2023 | 3 | 2 |
五育融合视域下初中物理跨学科实践的实施路径与案例分析 | 刘思莹 | 中学物理 | 2023 | 3 | 5 |
初中物理深度学习的现状及优化策略 | 郑小平 | 中学物理 | 2023 | 3 | 8 |
指向科学态度的科学探究活动实践研究 | 焦润勇 | 中学物理 | 2023 | 3 | 11 |
单元整合视角下“理解为先”的结构化教学设计 | 邢海根;张大明 | 中学物理 | 2023 | 3 | 16 |
基于核心素养的创新实验设计——以“眼睛和眼镜”教学为例 | 董欣;夏银侠;王成 | 中学物理 | 2023 | 3 | 19 |
初中生的物理科学思维能力现状调查 | 申亚琴 | 中学物理 | 2023 | 3 | 22 |
基于科学思维培养的初中科学“思考与讨论” | 陈懋; | 中学物理 | 2023 | 3 | 27 |
基于STEAM理念的物理学科教学实践研究——以“光的直线传播”教学为例 | 杨莉;李鸿;常超; | 中学物理 | 2023 | 3 | 31 |
装置艺术作品与中学物理美育教学的融合 | 裴熙;杨嘉航;蔡少玲;李秀燕; | 中学物理 | 2023 | 3 | 34 |
漫谈“主线型”中考复习——以“简单机械与功”为例 | 罗小飞;毛国永 | 中学物理 | 2023 | 3 | 37 |
“双减”背景下物理计算题的增效减负教学案例 | 陈培兰;黄壕恩;周晓婷;邓超; | 中学物理 | 2023 | 3 | 39 |
析中考试题 悟课堂改进——以“2022年贵阳市中考物理试题”为例 | 葛永普 | 中学物理 | 2023 | 3 | 42 |
基于SOLO分类理论的试题评析与教学启示 | 李仰 | 中学物理 | 2023 | 3 | 46 |
中考命题应如何实现对物理观念和科学态度与责任的考查 | 蒋炜波;赵坚; | 中学物理 | 2023 | 3 | 49 |
融合命题思想:整合 创新 应用 | 江宁 | 中学物理 | 2023 | 3 | 51 |
利用WISE平台对线上教学环境下探究式教学的实践探索 | 于琪 | 中学物理 | 2023 | 3 | 54 |
中学物理跨学科实践研究综述 | 谢颖;袁令民 | 中学物理 | 2023 | 4 | 2 |
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初中物理课堂跨学科融合教学探讨 | 周盼盼 | 中学物理 | 2023 | 4 | 5 |
解构·建构·架构:基于图式理论的初中科学思维建模教学策略研究 | 王年进; | 中学物理 | 2023 | 4 | 8 |
初中物理教学中课程思政素材的挖掘与渗透 | 张明硕;黄致新; | 中学物理 | 2023 | 4 | 12 |
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导向的深度学习教学研究——以“势能”教学为例 | 叶嘉妮; | 中学物理 | 2023 | 4 | 18 |
设计“神形兼备”优质课的四点建议——以“升华和凝华”教学为例 | 张蓉 | 中学物理 | 2023 | 4 | 22 |
五Ⅰ视角下教师多元角色及课堂新模式的建构 | 左崇良;欧健婷 | 中学物理 | 2023 | 4 | 25 |
思维型课例设计评析 | 杨小京;赵夫辰;李建雄;李子明; | 中学物理 | 2023 | 4 | 28 |
面向“跨学科实践”的初中物理“单元长作业”设计 | 蔡丽;巩寒瑛; | 中学物理 | 2023 | 4 | 32 |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物理“跨学科实践”教学探索 | 宋定飞; | 中学物理 | 2023 | 4 | 35 |
以模型促进科学解释的教学设计 | 舒敏;曹宝龙; | 中学物理 | 2023 | 4 | 41 |
例谈初中物理思想教育资源的深度挖掘 | 伍向东 | 中学物理 | 2023 | 4 | 45 |
指向核心素养的初中物理二次模型建构教学设计 | 陈婧韵;方华基; | 中学物理 | 2023 | 4 | 48 |
基于学业质量标准的物理“光学”单元作业设计 | 宋佳伦;桑芝芳; | 中学物理 | 2023 | 4 | 52 |
优化实验教学 突破“法线”教学难点 | 吴喜洋;方伟; | 中学物理 | 2023 | 4 | 56 |
多功能遥控式惯性现象演示装置的设计与教学实践 | 焦政翰;田建民;田博雅;张地; | 中学物理 | 2023 | 4 | 58 |
基于初中物理教材背景 课外制作式创新与拓展 | 王泓杰;刘欢飞; | 中学物理 | 2023 | 4 | 61 |
融合信息技术的三个沸腾实验改进 | 郭靖宜;何新德; | 中学物理 | 2023 | 4 | 64 |
指向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物理单元重构教学初探 | 蒋炜波 | 中学物理 | 2023 | 5 | 2 |
初中物理单元复习的“三重奏”:贯通·盘活·运用 | 高剑英 | 中学物理 | 2023 | 5 | 6 |
问题驱动的情境化教学实践——以“密度”复习课为例 | 徐慧华 | 中学物理 | 2023 | 5 | 10 |
初中物理模型教学的意义及策略 | 梁秋丽 | 中学物理 | 2023 | 5 | 13 |
新课标学业质量视域下的新中考复习教学——以“动态电路”教学为例 | 王国军 | 中学物理 | 2023 | 5 | 17 |
“并联干路电流不等于支路电流之和”的循证实践 | 钱嘉;叶国瑜 | 中学物理 | 2023 | 5 | 20 |
基于“导学·实验·创新”项目式学习指导策略的实践研究 | 朱友林; | 中学物理 | 2023 | 5 | 23 |
基于科学教学元问题的教学设计——以“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为例 | 何沂琳;叶德伟 | 中学物理 | 2023 | 5 | 27 |
初中物理跨学科核心素养融合路径设计和案例赏析 | 许爱群; | 中学物理 | 2023 | 5 | 32 |
“三步走”开发初中物理综合实践活动 | 毕家骏;骆波; | 中学物理 | 2023 | 5 | 35 |
聚焦学科核心素养 彰显实践育人功能 | 林军;刘天方 | 中学物理 | 2023 | 5 | 38 |
基于问题解决谈初中物理“综合实践活动”教学 | 邬启超 | 中学物理 | 2023 | 5 | 42 |
借助“沉浸式学习”促进物理概念的形成——以“内能”概念建立为例 | 王建芳;田成良; | 中学物理 | 2023 | 5 | 45 |
基于学生自主创新实验的综合实践活动设计 | 李红梅;汤金波;冯洁; | 中学物理 | 2023 | 5 | 49 |
STEM理念下引导学生改进初中物理实验的探索 | 黄悦微;张亦翻;洪华标; | 中学物理 | 2023 | 5 | 52 |
基于Excel的初中物理实验数据可视化教学案例 | 李建锋 | 中学物理 | 2023 | 5 | 55 |
基于DIS的初中物理声速探究实验设计 | 尹玉婷;郭长江 | 中学物理 | 2023 | 5 | 58 |
NOBOOK虚拟实验助力物理实验教学——以“电学实验”为例 | 杨冠卿;骆玉香 | 中学物理 | 2023 | 5 | 61 |
初中物理新课标下教学困境归因的模型与实践 | 蒋炜波 | 中学物理 | 2023 | 6 | 2 |
基于物理课标中“情境”词频分析再论物理教学中的情境创设 | 彭鸿喜 | 中学物理 | 2023 | 6 | 6 |
基于新课标的初中物理“核心情境”创设策略探讨 | 李帆;张佳;王娜娜; | 中学物理 | 2023 | 6 | 10 |
基于泰勒原理分析初中物理新课标下如何有效组织经验 | 曾子健;张迪; | 中学物理 | 2023 | 6 | 13 |
“SPDCA”理念下初中物理融合型作业的设计与评价; | 孙九林 | 中学物理 | 2023 | 6 | 17 |
促进物理观念形成的初中物理家庭实验教学策略 | 江耀基; | 中学物理 | 2023 | 6 | 20 |
支架式教学在初中物理课程中的实践与思考 | 徐颖 | 中学物理 | 2023 | 6 | 27 |
PCK理论与初中物理课程评价目标及要求的有机融合 | 陈进文; | 中学物理 | 2023 | 6 | 32 |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自制教具创新中学物理实验教学路径探析 | 钟正;刘健;杨红兴 | 中学物理 | 2023 | 6 | 38 |
五育并举视域下的初中物理作业设计 | 莫延涛; | 中学物理 | 2023 | 6 | 42 |
落实学科育人 助力健康成长 | 程铭;冯一兵; | 中学物理 | 2023 | 6 | 45 |
有意义情境联结的初中物理单元复习逆向设计; | 徐美蓉 | 中学物理 | 2023 | 6 | 52 |
小实验大作用 利用微实验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果 | 刘洪霞; | 中学物理 | 2023 | 6 | 55 |
以科学方法为中心 重构概念教学课堂——以八年级“功”的教学实践为例 | 赵海艳;张晓琳; | 中学物理 | 2023 | 6 | 58 |
旨在培养实践探究素养的项目化教学设计 | 黄春燕; | 中学物理 | 2023 | 6 | 61 |
基于传感器下电磁继电器报警装置的创新演示教具 | 周遵伦; | 中学物理 | 2023 | 6 | 63 |
对“光的反射”实验的可视化改进 | 方涛;车雪飞; | 中学物理 | 2023 | 6 | 64 |
初中物理新课标下单元教学的重构策略与操作实施 | 蒋炜波; | 中学物理 | 2023 | 7 | 2 |
初中物理跨学科实践作业的实施 | 欧旭升;刘作志; | 中学物理 | 2023 | 7 | 7 |
基于国测数据的初中物理教研教学改进研究 | 谢桂英;余耿华; | 中学物理 | 2023 | 7 | 11 |
以研发重演思路导引的物理测量仪器教学 | 张利民;石尧; | 中学物理 | 2023 | 7 | 15 |
基于BOPPPS模型的高效物理课堂教学设计初探 | 张跃; | 中学物理 | 2023 | 7 | 18 |
物理文化视角下教学设计中的“三个自问” | 任巧英; | 中学物理 | 2023 | 7 | 20 |
基于证据的“教学评”实践研究——以苏科版教材“变阻器”为例 | 吉临荣;柳怡; | 中学物理 | 2023 | 7 | 23 |
指向学生实证意识培养的初中物理教学 | 吴利文;费志明; | 中学物理 | 2023 | 7 | 27 |
初中物理思维型课堂的构建研究——以“密度”的教学为例 | 吴弟斌;王贤海; | 中学物理 | 2023 | 7 | 30 |
劳动教育融入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价值探索与实践 | 王登建; | 中学物理 | 2023 | 7 | 35 |
基于学科实践“科学史”在物理教学中的“动态”运用 | 吴标清; | 中学物理 | 2023 | 7 | 38 |
劳动教育融入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价值探索与实践 | 胥文丽;陈红君; | 中学物理 | 2023 | 7 | 41 |
促进科学本质认识的HPS初中教学探索——以人教版八年级“功”为例 | 赵海艳;张晓琳; | 中学物理 | 2023 | 7 | 44 |
双PBL视域下嵌套式6E教学模式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 林晓云;皮飞鹏;周子明;张恩德; | 中学物理 | 2023 | 7 | 47 |
“双减”政策下中考物理试题与新课标的一致性分析 | 杨正;于仙贞; | 中学物理 | 2023 | 7 | 51 |
巧用“热得快”探究物理实验——以探究水的沸腾和物质吸热能力实验为例 | 曹学兵; | 中学物理 | 2023 | 7 | 54 |
固体传声实验创新设计 | 何慧颖;熊举峰; | 中学物理 | 2023 | 7 | 57 |
可穿戴式 三维可调式摄像设备及传感器在“先考后评”式物理实验操作考试评价中的应用 | 郑加荣; | 中学物理 | 2023 | 7 | 59 |
智能技术应用于初中物理实验的研究与实践 | 王天华; | 中学物理 | 2023 | 7 | 62 |
单元重构视域下基于项目学习的跨学科实践 | 蒋炜波;居重艳; | 中学物理 | 2023 | 8 | 2 |
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物理学科能力的发展现状和优化策略 | 郑小平; | 中学物理 | 2023 | 8 | 6 |
整合多版本教材习题资源凸显物理学科育人价值 | 高春花; | 中学物理 | 2023 | 8 | 12 |
初中物理理解能力监测情境框架的设计与反馈 | 郭艳辉; | 中学物理 | 2023 | 8 | 16 |
促进科学思维发展的物理实验教学设计——以“光的传播”为例 | 郭观彬; | 中学物理 | 2023 | 8 | 18 |
基于教学重演律的比热容概念教学设计 | 乔通;葛威虎; | 中学物理 | 2023 | 8 | 21 |
核心素养理念下“二力平衡”教学的创新实践 | 杨涛; | 中学物理 | 2023 | 8 | 24 |
单元主题教学中课程内容情境化的教学研究——以“浮力”教学为例 | 蒋淑芳;吴立东;孙旭芳; | 中学物理 | 2023 | 8 | 29 |
基于大单元的初中物理模型教学探索——以“电路中的物理模型”为例 | 董振邦;刘燕妮; | 中学物理 | 2023 | 8 | 33 |
基于工程素养的项目式学习设计——以“简单电路:异地多控灯设计”为例 | 张雨濛;李博凡;王子谦;王强; | 中学物理 | 2023 | 8 | 38 |
基于科学思维发展的情境引领型物理复习策略 | 李安发; | 中学物理 | 2023 | 8 | 43 |
思政元素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路”和“入” | 焦越; | 中学物理 | 2023 | 8 | 48 |
基于最近发展区视角的初中物理课程思政教学探究 | 王艳娥;潘崇佩; | 中学物理 | 2023 | 8 | 52 |
基于任务驱动的物理跨学科实践设计策略研究 | 杨国平;庄中木 | 中学物理 | 2023 | 8 | 55 |
基于克拉尼图形的“音调与频率关系”创新实验 | 李明光;谭振兴; | 中学物理 | 2023 | 8 | 59 |
初中物理家庭实验的设计与应用——以“光的反射”为例 | 黄蓝婷;付丽萍;王雪巍; | 中学物理 | 2023 | 8 | 61 |
指向初中物理学业质量单元评价的命题策略研究 | 蒋炜波; | 中学物理 | 2023 | 9 | 2 |
技术与工程视域下的初中物理专题复习教学再构思 | 顾美丽; | 中学物理 | 2023 | 9 | 7 |
基于课程标准的物理学科能力提升策略研究与评价设计 | 潘书朋;于建军; | 中学物理 | 2023 | 9 | 11 |
基于PTA量表开展实验教学表现性评价的实践探索——以“密度”实验为例 | 伍小斌; | 中学物理 | 2023 | 9 | 16 |
新课标下初中物理“大概念”的学习单元重构教学 | 刘君芳; | 中学物理 | 2023 | 9 | 20 |
“物理学与社会发展”主题下跨学科实践教学设计与实 | 施王君;梅建芬; | 中学物理 | 2023 | 9 | 25 |
基于TPACK视域的初中新授课教学设计——以人教版“液体的压强”为例 | 葛兴烁;李强;纪登辉; | 中学物理 | 2023 | 9 | 30 |
应用物理高端备课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以苏科版“光的折射”为例 | 刘雪荣;邢红军; | 中学物理 | 2023 | 9 | 34 |
渗透课程思政元素 促使核心素养落地——以“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为例 | 付国富;门康康; | 中学物理 | 2023 | 9 | 38 |
基于物理学科的跨学科实践模式探索——以“龙骨水车跨学科实践”为例 | 戴驿欢;邓磊; | 中学物理 | 2023 | 9 | 41 |
结合SSI的微项目式初中物理复习课教学 | 叶虹欣;钟仪;皮飞鹏; | 中学物理 | 2023 | 9 | 45 |
基于SOLO分类理论的初中科学教学设计——以“摩擦力”为例 | 李陈; | 中学物理 | 2023 | 9 | 49 |
基于思维可视化的实验改进:探究液体压强影响因素 | 谢海焕;蔡晓华; | 中学物理 | 2023 | 9 | 53 |
双探头压强计的制作与应用 | 王爱生;吴华阳; | 中学物理 | 2023 | 9 | 56 |
从实验失败的原因找实验改进的方法 | 沈孝兵; | 中学物理 | 2023 | 9 | 58 |
基于信息技术的初中物理可视化教学探讨——以“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为例 | 李建锋; | 中学物理 | 2023 | 9 | 60 |
基于物联网技术探究液体内部压强规律 | 康顺;陈海涛;黄长亚; | 中学物理 | 2023 | 9 | 63 |
技术支持: 上海师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