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 作者 | 文献来源 | 年 | 期 | 页 |
少纠缠些术语,多在“用”上下功夫 | 陈恒舒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22 | 4 | 4 |
从“试水”到“游泳” | 赵克明 | 语文学习 | 2022 | 4 | 8 |
我与训话的不解之缘 | 吕传文 | 语文学习 | 2022 | 4 | 10 |
抓住矛盾,把握典型形象 | 俞修好 | 语文学习 | 2022 | 4 | 12 |
体裁、事件与人物 | 杨辉 | 语文学习 | 2022 | 4 | 13 |
在文本比较中感受新闻的时代精神 | 赵霞 | 语文学习 | 2022 | 4 | 15 |
阅读群文品味真实 | 孙富中 | 语文学习 | 2022 | 4 | 17 |
体裁视角下的人物形象分析 | 吴欣欲 | 语文学习 | 2022 | 4 | 18 |
借助阶梯式评价 提高阅读能力一基于大数据的初中名著阅读评价实践研究 | 李燕 | 语文学习 | 2022 | 4 | 20 |
“古典美”与“现代性”(一) | 陈军 | 语文学习 | 2022 | 4 | 25 |
把握知识性读物的写作目的---以《中国建筑的特征》教学为例 | 高辦驿 | 语文学习 | 2022 | 4 | 30 |
戏剧化、象征化以及超越---《我与地坛》中的记人叙事艺术新探 | 马臻 | 语文学习 | 2022 | 4 | 37 |
迁腐者的深情?——《项脊轩志》背后的士人形象及其教学意义 | 舒兴庆 | 语文学习 | 2022 | 4 | 40 |
知人论世视域下的《登泰山记》情感探究 | 薛晓磊 | 语文学习 | 2022 | 4 | 44 |
诗词解读中的三层多义一以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为例 | 徐檩 王友欣 | 语文学习 | 2022 | 4 | 47 |
涵泳典故情感 鉴赏用典艺术 | 袁文 谭洪先 吴欣歆 | 语文学习 | 2022 | 4 | 50 |
基于“三诉诸”理论的演讲词写作教学策略 | 何红梅 荣维东 | 语文学习 | 2022 | 4 | 60 |
理解《红楼梦》整本书的五个要点 | 詹丹 | 语文学习 | 2022 | 4 | 66 |
精选、生成、开放:语文作业设计的有效途径 | 蒋育君 | 语文学习 | 2022 | 4 | 71 |
“羁鸟”不是“笼中鸟” | 李繁贵 | 语文学习 | 2022 | 4 | 75 |
“指点江山”的误用 | 胡礼湘 | 语文学习 | 2022 | 4 | 75 |
释“寻向所志”的“寻” | 李晓飞 李霞 | 语文学习 | 2022 | 4 | 76 |
“夏然而止”释义当完善 | 唐玉娜 | 语文学习 | 2022 | 4 | 77 |
小议三个概念能不能并列 | 黄绍勇 黄殿英 | 语文学习 | 2022 | 4 | 78 |
思索中实践,实践中思索 | 李旭山 | 语文学习 | 2022 | 4 | 79 |
书写中国教师的教育自信《于漪教育教学思想概要》荐读 | 董少校 | 语文学习 | 2022 | 4 | 83 |
知识·语段·练习——阅读教学发展逻辑思维例谈 | 陈军 | 《中学语文教学》 | 2022 | 4 | 4 |
依托“概念”,提升写作表达能力 | 纪秋香 | 《中学语文教学》 | 2022 | 4 | 9 |
美国真实写作评估的理论和实践 | 刘正伟 庄慧琳 陈恬妮 | 《中学语文教学》 | 2022 | 4 | 14 |
功能性阅读:一种目标导向的阅读教学观 | 荣维东 | 《中学语文教学》 | 2022 | 4 | 20 |
专题教学: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有效路径 | 袁 圆 | 《中学语文教学》 | 2022 | 4 | 24 |
关系·界限·理解:文艺性说明文阅读教学的三把钥匙 | 张 伟 | 《中学语文教学》 | 2022 | 4 | 28 |
《梦回繁华》教学实录 | 李月月 | 《中学语文教学》 | 2022 | 4 | 28 |
“时评”写作:学习元素、提取要领及教学策略 | 魏小娜 | 《中学语文教学》 | 2022 | 4 | 35 |
《“时事评论”写作指导》教学实录 | 赵渊博 | 《中学语文教学》 | 2022 | 4 | 35 |
运用概念分析,促进思辨性表达——以材料作文“碰撞”为例 | 郭斌 | 《中学语文教学》 | 2022 | 4 | 42 |
祥林嫂:“他人地狱”中的“祭品” | 陈文武 | 《中学语文教学》 | 2022 | 4 | 46 |
“我真傻”的意蕴---试解祥林嫂的哭诉 | 谷兴云 | 《中学语文教学》 | 2022 | 4 | 51 |
莫把“悲悯”当“悲壮”---《带上她的眼睛》之小姑娘形象新论 | 何森 | 《中学语文教学》 | 2022 | 4 | 55 |
“我看不到日出了……”---谈《带上她的眼睛》的悲情表达 | 蒋祖霞 | 《中学语文教学》 | 2022 | 4 | 58 |
《记念刘和珍君》(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盛志武 郭翠翠 | 《中学语文教学》 | 2022 | 4 | 62 |
寻找撬动文本的支点 | 彭玉华 | 《中学语文教学》 | 2022 | 4 | 65 |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教学设计 | 李洁杨安平 | 《中学语文教学》 | 2022 | 4 | 67 |
文本解读应“于平常处见风景” | 邹欣 | 《中学语文教学》 | 2022 | 4 | 69 |
创设典型任务 拓宽复习视野---中考文言文复习策略 | 王兴伟 | 《中学语文教学》 | 2022 | 4 | 75 |
我的教学求索路 | 熊东云 | 《中学语文教学》 | 2022 | 4 | 79 |
语文老师,读点原著 | 陈玉军 | 《中学语文教学》 | 2022 | 4 | 82 |
“一语双文”展翅飞——略论曾祥芹先生“完整的”语文教育学说文学走笔 | 甘其勋 | 《中学语文教学》 | 2022 | 4 | 85 |
技术支持: 上海师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