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 作者 | 文献来源 | 年 | 期 | 页 |
历史社会实践中家国情怀培养的路径探微 | 中国历史教学 | 2020 | 12 | 金晓影 | 3 |
校本课程:滋养历史学科家国情怀素养的田野一一以溧水区第三高级中学校本课程《红色印记》实践为例 | 中国历史教学 | 2020 | 12 | 冷永秀 | 5 |
社团活动:优化高中历史家国情怀培养的新舞台 | 中国历史教学 | 2020 | 12 | 陶花 | 8 |
对历史教学目标与学科核心素养关系的再认识—向陈志刚教授请教 | 中国历史教学 | 2020 | 12 | 楼建军 | 10 |
“自问”与“自省”——中学历史教师的反诘式备课路径再探 | 中国历史教学 | 2020 | 12 | 盛刚 | 13 |
基于理解的逆向教学设计——以“大萧条下的罗斯福新政”为例 | 中国历史教学 | 2020 | 12 | 胡彦杰 | 16 |
例谈“学习金字塔”理论在历史课堂改革中的应用 | 中国历史教学 | 2020 | 12 | 黄晓菊 | 20 |
涵养“史料实证”核心素养之教学实践 | 中国历史教学 | 2020 | 12 | 刘疆辉 | 26 |
以学生为中心的史料实证探究教学—以宋教仁案为例 | 中国历史教学 | 2020 | 12 | 孟磊 | 32 |
历史解释及对解释的解释 | 中国历史教学 | 2020 | 12 | 顾琼敏 | 41 |
共情与体验——历史教学中的深度思考与问题设计 | 中国历史教学 | 2020 | 12 | 杨晓伟 | 44 |
“史料实证”应以史料信度为实践前提 | 中国历史教学 | 2020 | 12 | 樊建增 | 47 |
例说促进深度学习的历史课堂互动 | 中国历史教学 | 2020 | 12 | 刘建新 | 50 |
基于问题引领的历史解释素养培育一—以《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一课为例 | 中国历史教学 | 2020 | 12 | 吴玮 | 52 |
空间视阈下历史解释路径探索 | 中国历史教学 | 2020 | 12 | 陈春东 | 56 |
例谈“全历史”软件在历史人物评价中的应用 | 中国历史教学 | 2020 | 12 | 李良康顺 | 65 |
一节美国公立小学历史短剧表演课的启示 | 中国历史教学 | 2020 | 12 | 杨舒丹 | 68 |
科学巨人牛顿 | 中国历史教学 | 2020 | 12 | 林明豪 | 72 |
技术支持: 上海师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