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传承 | 清明祭英烈 薪火永相传——上海市南洋初级中学开展“清明祭英烈”活动为深切缅怀革命先烈,传承和发扬先烈们不怕牺牲、无私奉献的精神,上海市南洋初级中学组织开展了“清明祭英烈”活动。01. 鲜花献英烈4月3日,初高中的师生代表们怀着崇敬而沉重的心情,前往先驱园开展清明祭扫活动。代表们于革命烈士纪念碑前肃立默哀,随后向南洋十烈士像三鞠躬,心中满是对先烈们的缅怀及哀思。礼毕,初中少先队员与高中团员代表向烈士像献上素菊,寄托着同学们对英烈的深切怀念和崇高敬意。 七(2)中队的顾逸晟队员在发言中号召:“让我们以烈士为灯塔,用知识锻造本领,让南洋精神在我们手中续写荣光。”教工团蔡文慧老师带领大家呼号,队员们的声音坚定而洪亮,展现了少先队员的坚定信念和远大理想。02.笔墨传薪火各中队围绕 “清明寄相思,传承中华魂” 主题创作黑板报。队员们用画笔描绘英烈事迹,以文字传递敬仰之情。这不仅是节气的礼赞,更是少年们薪火相传的宣言。03.陵园践初心讲解英烈故事,让红色精神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是对先烈最好的缅怀。红领巾讲解员索隆和马嘉新队员化身“历史讲述者”,在龙华烈士陵园讲述革命先辈们的故事。他们在烈士雕像前的讲解剪影,成为红色精神在青年心中生根发芽的生动注脚。这场春日里的清明追思与文化传承,不仅是一次历史的回望,更是一颗颗童心向党的庄严承诺:英雄的故事,我们永远铭记;红色的旗帜,我们接续传递!(供稿:刘树颖;摄影:陈雨轩;责编:刘烨)
项目化学习 | 智汇滨江多元探索,项目引擎助梦启航——滨江学区项目化学习成果汇报在三月盎然的春意里,上海市南洋初级中学欣然迎来了徐汇滨江学区中学项目化学习成果汇报交流活动。本次活动聚焦项目化学习在教学实践中的经验分享及其对教育变革的积极推动作用,旨在携手共进,助力区域教育质量的飞跃提升。上海市教科院普教所王晓华博士、徐汇区教育学院张红梅老师、徐汇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姚建兰老师、崇明合兴中学以及滨江学区各校的领导与教师代表们齐聚一堂,共同参与活动。本次活动由南洋初级中学课程教学中心副主任孙宇老师主持。她对到场嘉宾表示欢迎,并简要介绍活动流程。1.课堂展示南洋初级中学张奕昂、张恺宁两位老师带来了两节项目化学习与数字化融合的课堂教学实践。在张奕昂老师的“卡皮巴拉安居计划”课堂中,他借助“三个助手”,描述上海野生动物园现状与卡皮巴拉原生生境之间的主要异同,指导学生使用问卷工具进行评价,并展示评价结果,初步学会运用地理信息数据与实地考察的区域环境分析方法。同时,他还利用AI助手整合各小组方案,在兼顾卡皮巴拉生存需求与动物园现实条件的基础上,提出兼具科学性与可行性的安居建议,培养学生跨组协作和数字化学习能力。在张恺宁老师的“假如诗经会说话”课堂上,学生主导,协作汇报,将知识灵活运用于项目实践。张老师依托信息化手段,让教学过程更加高效互动。每组同学完成汇报后,她立即利用电子教学平台,将同学们的互评分数和学习感悟直接展示在大屏幕上。这一方式不仅增强了课堂的透明度,同时让同学们可以看到自己和他人的评价,从中汲取优点,反思不足。同时也让大家更深入地理解了《诗经》的魅力,以及如何在现代生活中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2.校长致辞滨江学区主任、南洋中学校长周英儁致辞。他指出,在“双新”改革背景下,项目化学习已成为推动教学方式变革的重要途径。学区以“共研、共建、共享”为理念,结合各校特色开展实践,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他希望通过本次活动,加强校际合作,在专家指导下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以素养为目标的学习生态。3.主题汇报在主题汇报环节,滨江学区秘书长、南洋初级中学副校长范显涛代表学区总结了项目化学习的推进情况。他强调,项目化学习通过真实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欲望,调动教师设计指导作用,促进学生在实践中成长。他分享了学区在管理机制、教师培训、研修活动及优秀案例形成等方面的具体做法和成果。滨江学区各校教师代表分享了项目化学习的实践案例。上海民办位育中学沈希老师以“低头族之伤:情境驱动探健康,自主设计践真知”为主题,介绍了通过真实情境设计引导学生跨学科探究的实践。龙苑中学周韡老师分享了“走进三毛的世界,感悟大师魅力”项目,通过多学科对话重构经典形象,传承文化价值。龙漕中学姚雪青老师展示了“传统工艺制作的实践与创新”案例,通过分层教学和模块化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南洋初级中学张奕昂老师汇报了“地理侦探:卡皮巴拉安居计划”项目,通过实地考察与数字化分析,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环保意识。南洋初级中学张恺宁老师则分享了“假如诗经会说话”项目,以问题驱动和逆向设计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学的兴趣,提升文化自信与审美能力。4.专家点评专家点评环节中,张红梅老师从课程视角强调了人工智能在项目化学习中的应用前景,认为AI可优化学习路径、提升资源配置与交互体验。姚建兰老师则聚焦项目化学习的“真问题、真实践、真评价”,鼓励教师跨学科整合知识、灵活运用技术手段,注重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最后,王晓华博士对展示活动进行总结性点评。他高度评价了滨江学区在项目化学习推进中的成果,认为这些经验为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创新动能。同时,他指出项目化学习在推进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并提出深化实践、加强跨学科整合、注重过程性评价等建议,鼓励教师关注学生的创新思维与问题解决能力。本次活动不仅展示了滨江学区在项目化学习中的实践成果,也为教师提供了交流学习的平台。通过分享与探讨,教师们对项目化学习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为未来教学实践提供了新思路。相信在共同努力下,项目化学习将在滨江学区得到更广泛的推广,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撰稿:傅国群;摄影:平云;责编:刘烨)
缤纷汇五育|春韵满园匠心传 五育融合绽新篇——上海市南洋初级中学参加“缤纷汇五育”系列活动春有约,花不误。三月,我们与春光相逢,与心灵相约。借着春日的暖风,迎着和煦的阳光,上海市南洋初级中学六、七年级积极响应并参与徐汇区“缤纷汇五育”系列活动,开展了多彩的“五育融合”实践活动,为同学们搭建了一个多元发展的舞台,在守护学子健康快乐成长的路上,继续探索深耕。PART.1 方寸古韵,玩“篆”精彩镂月裁云精巧艺,学子专注培匠心。3月15日上午,“篆刻”小分队一起走进了中国传统篆刻艺术,共同欣赏了篆刻名家的蛇年印迹,跟随大家脚步把握艺术动态,还通过探索陶瓷印的发展历程,感受了“新”材料的历史与当下。带着新的感悟与收获,同学们尝试学习了篆刻的基本刀法,运用冲、切刀进行了肖形蛇印的刻制,还制作了创意肖形蛇印,并召开了生动新颖的“蛇”印推介会,互相为喜爱的作品点赞。“我们”有话说:吴梓峻:这次很开心能参加徐汇区青少年活动中心举办的玩“篆”肖形蛇陶瓷印活动,它像一座桥梁,连接了我与传统文化的距离,让我在实践中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与艺术的灵动,在雕刻蛇印的过程中,我对这门艺术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希望以后我还能多参加此类活动。周俊昊:方寸古韵活动,通过向老师学习冲、切刀法,在一刀一刻间,我深刻领略了古韵之美。保持耐心与细心并重,我顺利完成了肖形蛇印的刻制,最后印蜕装点在锦笺纸上。总之,这次活动让我收获满满,乐趣无穷。PART.2 匠心珐琅,从“新”出发指尖生花见珐琅,掐丝奥秘见新意。3月16日上午,“珐琅”小分队一起实地了解了珐琅工艺的历史背景,先认识制作所需的各类材料,掌握它们的特性与使用方法,又在专业老师指导下学习掐丝技巧,将柔软的金属丝弯成精美图案,再进行点蓝上色,探索色彩搭配的奥秘,把单调的图案变成绚丽的艺术品。通过这一活动实践,同学们提升了珐琅制作技艺,深刻感受了匠心精神,创作了专属于自己的珐琅作品,收获了满满的乐趣与成就感。“我们”有话说:顾骁阳:通过这次珐琅制作活动,我深入了解了古老工艺。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亲手掐丝点蓝,过程虽不易,但看到成品的那一刻,满是成就感,收获远超想象!马嘉新:掐丝珐琅,传承百年,别具匠心。今天,我有幸走进“五育”课堂,体验这项金丝与彩砂交织而成的艺术。从上胶、掐丝、点蓝等步骤中,我看到这朵中华艺术之花在我面前缓缓绽开。我深刻感受到,传统手工技艺的精巧。我希望,未来能了解更多中华手工技艺!PART.3 “画”说心语,遇见自我我以我手执新笔,我以我心画前程。3月21日下午,“心理”小分队一起体验了借助绘画进行心理辅导的新形式,学习了如何通过绘画表达内心情感与心理状态,以及如何通过表达性艺术的形式来理解并处理情绪。在生动有趣的交流分享中,同学们不仅提升了自我认知与情绪管理能力,而且促进了彼此之间的交流与理解,友爱的氛围在校园内萦绕。“我们”有话说:钱妮:参加“画”说心语活动,对我而言是一场奇妙的心灵探索之旅,通过与同学们分享画作,我看到了大家丰富多彩又各不相同的内心世界, 促进了彼此间的理解与交流。原来,每个人都有着独特的故事和情感体验,这次活动就像一把钥匙,开启了我自我认知和情绪管理的大门,让我在以后面对生活中的种种时能更加从容地处理自己的情绪,也更懂得去倾听和理解他人。德心融合,塑造健全人格,提升学生内化力智心融合,打造活力课堂,提升学生驱动力体心融合,培育阳光心态,提升学生抗逆力美心融合,创意艺术表达,提升学生悦纳力劳心融合,助力创新发展,提升学生责任力德修心、智启慧、体强健、美塑魂、劳筑梦,五育融合,立德润心。上海市南洋初级中学将继续在“五育融合”的实践中深耕探索,带领同学们共同书写属于自己的青春华章!(撰稿:李倩雯;摄影:施丽洁;责编:刘烨)
法治教育 | 以法为名,守护少年的你——上海市南洋初级中学举办“法治进校园”安全教育讲座阳光之下,没有阴霾阳光校园,健康成长为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营造和谐友爱的校园氛围,3月21日下午,上海市南洋初级中学举办了“法治进校园”安全教育讲座。本次讲座由学生发展中心徐青卿老师主持,学校特邀清律律师事务所郑明礼律师莅临指导。伴着和煦的春风,郑律师为全体师生带来了一场以“不要让爱你的人悲伤”为主题的预防青少年犯罪及学生欺凌防治教育讲座,旨在从源头筑起安全防线,守护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讲座内容丰富,现场气氛热烈。环节一:知法明礼,守法向善郑律师从与同学们息息相关的基本法律知识讲起,以丰富的经验,结合真实的案例,深入浅出地向同学们讲解了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相关内容,让同学们直观感受到了法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和效力。郑律师还强调:校园是学生成长的摇篮,但学生欺凌等不良行为却时刻威胁着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校园的安全和谐。因此,同学们不仅要学法懂法,更要在今后的校园生活中守法用法,用正确的方式保护自己,同时培养同理心,成为校园正能量的传播者。环节二:凝聚共识,护航成长通过聆听郑律师的讲解,同学们不仅增强了自身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还深刻认识到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行为的严重性和危害性。同时希望能运用所学的法律知识为维护校园、家庭、社会的和谐稳定贡献自己的力量。在场学生纷纷与郑律师进行了互动交流,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和观点。郑律师也耐心解答了学生们提出的法律问题,并鼓励全体学生积极思考和发言,学会运用法律知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每一位少年都值得被温柔以待,每一个梦想都不该被恐惧束缚。我校将继续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共同推进青少年法治教育工作,为培养遵纪守法、具备法制素养的新时代青少年贡献力量。我们以法为名,共同守护少年的你,希望让阳光洒满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撰稿:李倩雯;责编:刘 烨)
知行南洋 | 赓续雷锋精神,点亮青春之光——上海市南洋初级中学“学雷锋”系列活动赓续雷锋精神, 点亮青春之光 在这个春风送暖的三月,上海市南洋初级中学围绕 “学雷锋” 主题,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让雷锋精神在校园里熠熠生辉,如同一束束温暖的光,照亮同学们成长的道路。现在,就跟着我们的脚步,一同走进这些充满爱与希望的活动现场吧!01.非遗魅力,创意绽放“学雷锋”爱心义卖活动二月底,学校开展了主题为“赓续非遗情,'锋'行暖人心”爱心义卖活动。当天,校园化身为非遗的奇妙集市,各班摊位围绕非遗主题,精心打造,创意无限。其中,大队部和心理中心组织的漆扇体验活动备受欢迎,同学们拿起画笔,在漆扇上挥洒创意,深入感受漆扇文化的博大精深。在上海淮剧团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体验了制作脸谱,绘制丝扇,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在这场活动中,有这样一群默默付出的身影,他们就是各年级的学雷锋志愿者们。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辛勤付出,这次爱心义卖活动才能如此顺利地进行。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雷锋精神,是活动中最美的风景。02.故事分享,发现身边的 “小雷锋”三月上旬,各班组织了 “寻找身边的小雷锋” 故事分享主题班会。这是一场温暖的分享会,同学们纷纷讲述身边践行雷锋精神的故事。寻找身边的小雷锋有的同学分享了帮助同学解决学习难题的经历,耐心讲解题目,一起攻克难关;有的同学讲述主动打扫校园卫生,让校园更加整洁美丽的故事;还有的同学分享了关心孤寡老人,为他们带去温暖的感人瞬间。这些看似平凡的小事,却展现出同学们心中的善良与担当,点滴善举汇聚成温暖社会的强大力量。通过这次班会,许多 “小雷锋” 被大家发现,他们的故事激励着更多同学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践行雷锋精神,从身边小事做起,关心他人,传递爱心。03.健康讲座,守护成长的 “脊梁”健康讲座,守护成长的 “脊梁”为了关注同学们的身体健康,校团委联合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的医生“志愿者”们开展 “防止脊柱侧弯” 讲座。在讲座中,医生详细讲解脊柱侧弯的成因、危害以及预防方法。医生现场示范了正确的坐姿、站姿,让同学们深刻认识到保持良好体态的重要性。同时,他们还传授了一些简单的锻炼方法,帮助同学们在日常学习生活中预防脊柱侧弯。这次讲座不仅提高同学们对脊柱健康的重视程度,也为大家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爱心义卖、故事分享、健康讲座,这一系列活动让雷锋精神深深扎根在南洋的校园里。同学们将以这些活动为新的起点,在今后的生活中继续践行雷锋精神,用行动传递温暖,用爱心点亮希望。让雷锋精神在校园里生根发芽,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为社会的美好贡献自己的力量!(供稿:学生发展中心;责编:刘烨)
技术支持: 上海师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