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新闻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校园动态 >>校园新闻
植善南洋 | 从历史走向未来,跨越山海的反法西斯壮歌
发布时间:2025-09-04 10:50:30   发布人:学校发展中心   信息来源:暂无   点击次数:20

2025年9月3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南洋中学全体师生同步收看直播,在庄严的仪式中向先辈致敬,并以“铭记、传承、践行”的誓言,将历史记忆化作守护和平、建设强国的青春行动。

12.jpg

回望南洋,铭记校史

对南洋人而言,这一天与校史血脉同温。1907年,南洋中学在龙华路日晖桥购地6亩,1908年,又购地18亩建新校舍。1909年,新校舍落成,学校迁入日晖桥新校舍。而与南洋中学同时期新建的,还有建立于1907年的南浦火车站,当时称为日晖港货栈。1908年4月20日,沪杭铁路首列上海南站至松江站的客车开行。1937年八·一三事变爆发,上海南站被炸毁,南洋中学被日本侵占,被迫迁往盐业大楼办学。当年美国《生活》(Life)杂志第3卷第14期上刊登了一名幼童坐在站内铁轨上嚎啕大哭的照片(王小亭 摄),向全世界揭露了日军的暴行。

微信图片_20250902145921_552_32.jpg

100多年来,黄浦江畔、日晖港边,南洋中学与铁路上海南站毗邻而居,共同见证了日晖港的变迁。为了让师生铭记历史,2019年,学校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在这片承载过无数人对自由的渴求的土地上,建设“铁路上海南站文化园”,恢复南洋中学校内铁路,希冀我们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

微信图片_20250902145921_551_32.png

▲红色框内为南洋中学现校区位置,蓝色为上海南站的一段铁路,位于现校园东南角


致敬校友,传承精神

中国人民以巨大的民族牺牲,为拯救人类文明、保卫世界和平作出了重大贡献。在南洋中学的校史长廊中,谢唯进(1904-1978)的事迹是南洋“红色基因”的生动写照。

1.jpg

谢唯进是国际反法西斯战争的亲历者,也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党员,在上个世纪波澜壮阔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为世界反法西斯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谢唯进,原籍重庆璧山人,少年时曾在重庆求学,后负笈沪上。在五四运动浪潮中,年轻的谢唯进(读书时曾名谢用常)被推选为南洋中学学生代表,积极宣传革命和进步思想。这段经历无疑为他后来的革命生涯奠定了坚实基础。同年10月31日,谢唯进与其他150位青年学生,别家离国,赴法勤工俭学。1923年春,谢唯进前往德国,先后在哥廷根大学和柏林洪堡大学学习。在此期间,他与中共党员周恩来、朱德等人来往密切,建立起深厚的革命友谊。他们组织了左翼学生读书会,聚在一起分析国际局势,研究我国的革命道路。读书会会员朱德曾回忆:“我在这里学到的比大学课堂上还多!”

1926年1月,谢唯进加入中国共产党旅欧支部,成为哥廷根党小组的成员,随后担任了旅欧中国共青团书记、中共旅欧支部书记等职,同时,还兼任共产国际《中国通讯社》社长。

2谢唯进的党证 (2).jpg

国际红色救济会发给谢唯进的会员证

1936年7月,西班牙人民掀起了反抗德、意法西斯和佛朗哥反动派的民族革命战争。世界53个国家的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共约4万人,热烈响应共产国际的号召,纷纷奔赴西班牙战场,同年10月组成了举世闻名的国际纵队(又名国际志愿军),与西班牙人民并肩战斗。是年,谢唯进受共产国际和中共西欧党组织委派,动员和组织在西欧的中共党员、团员和华工数百人,翻越海拔3000米以上的法、西两国交界的比利牛斯山,奔赴西班牙。在西共统一领导下,于同年11月在西班牙共和国政府十分危急的时刻投入了战斗。当时,年仅32岁的谢唯进担任国际纵队中国支队指挥,又兼任西班牙共和国民军第35师重炮队指挥部副官和国际纵队反坦克炮队政委,表现出了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杰出的军事技能和卓越的指挥才能。

3战时合影.jpg

中国战士的国际主义精神和光辉事迹,深受国际友人称赞,并多次受到国际纵队司令部的表扬和嘉奖。谢唯进本人也得到了国际纵队战友的赞美,并受到了中共中央的表扬。1937年冬,朱德、周恩来、彭德怀代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特制一面锦旗,上面用中、英文写着:“中西人民联合起来,打倒人类公敌——法西斯蒂!”赠送给中国参战同志。中国海员工会立即派人从上海经法国马赛,不远万里将锦旗送到西班牙前线。

1.jpg

直到1938年10月,国际纵队被迫撤离西班牙。1939年初,谢唯进等队员突出重围到达法国。在国际共产主义者团体的援助下,谢唯进携妻子谢安娜·卡佩拉返回祖国继续,参加抗日战争。


共观盛典,践行使命

在这个特殊的纪念日,南洋人缅怀先辈、共观盛典,将历史记忆凝聚为践行和平、担当强国的实际行动。

8 月 22 日,南洋中学校友会京津冀分会专程赴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参观主题展:《为了共同的事业——从西班牙战场到中国抗日战场》。

6.jpg

9月3日上午,南洋中学全体师生集体收看纪念大会和阅兵仪式。

2.jpg

师生活动感想

党员教师  余廖洁

9月3日上午,南洋中学全体教职工共同观看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直播。八十年前,中国人民以血肉之躯筑起抗敌长城,那段艰苦卓绝的历史是民族精神的丰碑。作为新时代的奋斗者,我们既要铭记先烈的牺牲,更要传承他们的不屈意志。党员教师们应当以伟大的抗战精神为指引,在各自的岗位上踔厉奋发,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凝聚力量,让和平的薪火代代相传。

高一(6)班  沈亦凡

当整齐划一的方队迈着铿锵有力的步伐走过天安门广场时,我仿佛看到了中国一路走来的坚实足迹。中国军人们身姿挺拔、动作有力,展现出了卓越的风采与顽强的意志。国家的强盛需要每一代人接续奋斗,青年学子应当铭记先辈们浴血换来的和平,带着敬畏与感恩之心,继续走好属于我们这代人的征途。

高一(9)班  黄洁婧

盛大的阅兵仪式,在嘹亮恢弘的国歌声中缓缓拉开了帷幕。受阅方队以磅礴的气势在天安门前亮相,看着他们向前迈进的挺拔姿态,我领悟到了何谓“国之脊梁”。这场阅兵带给我的不仅是视觉震撼,更是深刻的精神洗礼——历史照亮了我们来时的路,更指引着未来前行的方向。

高二(3)班  柏一凡

阅兵仪式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维和部队方队,他们步伐铿锵、目光坚毅,不仅是国家安全的坚实屏障,更代表了中国的责任担当与大国风范。国家的强盛,背后是无数人的奉献与坚守。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更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将个人理想融入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之中。

高二(7)班  司锦钤

空中护旗梯队划过天幕,地面突击方队气势磅礴,仿佛无声地宣示着“使命必达”的坚定信念。如此壮阔的景象,让我们这一代青年更加明确了肩头的责任:唯有脚踏实地、砥砺前行,方能不负时代、不负家国。

高三(2)班  戴晨航

陆军方队走过时,抗战老兵们敬礼的画面令我感触颇深。正是这些英雄前辈,用血肉之躯换来了今天的和平与安宁。从当年的“小米加步枪”到如今的“钢铁洪流”,这段跨越八十年的伟大征程让我懂得:致敬,是对历史的铭记、对精神的传承;前行,是新时代青年最坚定的回答。

高三(6)班  杨亦魏

先进的武器装备、一辆辆战车与战机,无不展示着中国国防科技的飞速发展和强大实力。我们有幸生活在这样一个伟大的时代,也更应肩负起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作为南洋青年,我会将阅兵仪式上感受到的力量转化为成长的动力,不断磨砺蜕变,接过时代的接力棒。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势不可挡,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必将胜利!八十年前,谢唯进和他的战友们在西班牙战场上浴血奋战时,或许曾经憧憬过一个没有法西斯、没有战争的世界。今天,阅兵仪式中展示的现代化人民军队,正是为了捍卫这来之不易的和平。谢唯进的国际主义精神和反法西斯勇气,将激励一代代南洋青年学子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以远大理想为帆,做坚定的爱国者、务实的奋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