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11-17植善南洋 | 声声歌韵漫田野,寸寸耕耘绘青春在学农社会实践期间,南洋中学2027届高二学子走出校园,沐浴着明媚的阳光,深入田间地头,亲身体验农事劳作。在秋景中,大家感受了“粒粒皆辛苦”的真谛,体会到了劳动带来的充实与快乐。手染艾草香,知行共成长一缕清润的艾香悄然漫入鼻腔,同学们循着香气踏入教室,一场奇妙的旅程就此开启。大家认真聆听老师讲解艾草的药用价值、生长习性与文化内涵,并在操作实践中锻炼了自身动手能力。走出教室,绿意盎然的温室大棚里满是生机。同学们观察各类作物的生长形态,感受了生命成长的力量。转至田间,阳光正好,大家挽起衣袖、握紧犁耙,在松软的土地上挥汗如雨,体验农耕的辛劳,留下了鲜活的劳动印记。炊烟袅袅的灶台前,同学们分工协作,将田间收获的食材转化为可口佳肴。这场沉浸式实践活动,让南洋学子在知行结合中习得了实用的技能,懂得了劳动的意义,收获了难忘的成长体验。麦田传歌韵,心随乐声扬金黄的麦田旁,高二年级开展了“班班有歌声”活动。嘹亮的红歌响彻云霄,唱出了对祖国的赤诚与热爱;动感的流行歌曲活力满满,展现了当代青年的朝气与风采。歌声里,有团结的力量,有青春的激情,更有深厚的家国情怀,句句吟唱都凝聚着班集体的向心力。歌声悠扬婉转,温情在空气中悄然漫溢。老师们怀着热忱与期许,为全体高二学子深情唱响《十七岁的雨季》。高二年级组的老师们筹备了一场特别的生日会,为本次社会实践期间过生日的同学们送上祝福。当蛋糕被缓缓推上台,全场响起了悠扬的生日祝福歌,氛围热烈而温馨。烛光映照着一张张幸福的脸庞,师生们真挚的笑容将化作一段珍贵且独特的回忆。认识艾草、温室探秘、犁地翻土、灶台烹饪,同学们在实践中学习了农耕知识,体会了劳动价值。集体间的默契协作、互帮互助的温暖瞬间、收获成果的由衷喜悦,为这场实践注入了更多暖意与温情。这段充满欢笑与汗水、歌声与感动的时光,将照亮南洋学子未来的前行之路。 -
2025-11-12植善南洋 | 躬身乡野,青春在耕耘中闪光清风徐拂,阳光正好。11月10日,南洋中学2027届全体高二同学怀揣着憧憬与热忱,开启了为期五天的农村社会实践教育活动。他们将亲手触摸泥土的温度、体验农耕的辛劳与乐趣,用汗水浇灌成长蜕变,在青春的画卷上绘就充满朝气与担当的崭新篇章。赴一场田野之约来自高二(5)班的邹博同学作为学生代表,呼吁同学们珍惜此次农村社会实践的机会,在挥汗耕耘中感悟协作的力量,在泥土的芬芳里品味劳动的价值与乐趣,让青春在乡野大地上留下闪光的印记。副校长李瑾为高二学子送上了饱含殷切期许的寄语。李校长鼓励同学们在实践中深入了解农业文化与农耕智慧,感受传统与现代农业的碰撞,在亲身体验中锤炼意志、提升综合素养,汲取成长道路上的精神动力。内务整理,践行规范内务整理环节是本次社会实践中的第一项历练,考验了同学们的生活规范与自理能力。在教官专业且细致的指导下,高二学子们学习了内务整理的各项标准并动手实践操作。同学们以寝室为单位,在互助协作中高效地完成了叠放被褥、清扫宿舍卫生等任务,大家不仅将房间整理得干净有序,更在这一过程中深化了规范意识,锤炼了动手能力与团队协作能力。田间拔草,协作耕耘拔草劳作的号角正式吹响,同学们分工明确、有条不紊地投入到田地管理中。大家分辨着青苗与杂草,拨弄的动作愈发熟练,汗水在暖阳下折射出奋斗的光芒。在这片充满泥土气息的田野上,南洋学子凝心聚力、协同奋战,在一次次的俯身中,真切体会了农耕的辛劳,也收获了劳动的成就感。南洋中学高二学子们的青春身影,在田野间跃动,留下了一串串鲜活的成长印记。在接下来的实践过程中,同学们将继续心怀热忱,脚踏实地,在协作中凝聚力量,在汗水中体悟担当,感悟躬耕实践的奋斗精神。 -
2025-11-06融合南洋 | 绿茵映青春,奋勇拼搏展朝气近日,2025-2026上海高中足球联赛男子超级组赛场上精彩不断,南洋中学校足球队在主场迎来两场硬仗,先后对决东昌中学与联赛榜首——大同中学。在学校的全力保障与全场球迷的呐喊助威下,队员们凭借顽强的斗志与精妙的配合,两场全胜,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做好人、读好书、踢好球”的球队理念。首战告捷 汗水与梦想交织10月24日下午,南洋中学校足球队的首次主场焦点战拉开帷幕,球场与看台上气氛热烈,向阳小学、田林四小的小朋友们与南洋学子组成的助威团呐喊不断。南洋中学与东昌中学一开场便展开激烈地攻防,上半场的尾声,21号李玄卿抓住战机率先破门,奠定了领先优势。中场休息时,主教练陈记平老师精准拆解对手的战术弱点,调整人员站位并叮嘱队员稳住节奏、享受比赛。下半场,球队的攻势愈发猛烈。18号乔子恒突破至禁区造点,主罚命中,扩大了比分优势。乔子恒同学在角球时直接攻门,又助力李玄卿反脚推射得分。南洋中学以4:0大胜东昌中学,乔子恒斩获2球2助,李玄卿收获2球,两位高三学子全力以赴、一展风采,成为了球队取胜的关键。队长董贤凯在赛后总结:“起初大家因主场注视略有紧张,但球迷的呐喊让我们迅速进入状态,打出了团队的真实水平。”巅峰对决 团结一心展风采undefined精彩进球瞬间10月31日第七轮赛事,球队迎来终极考验——主场迎战稳居积分榜榜首的劲旅大同中学。作为联赛顶尖队伍,大同中学攻防体系成熟,实力不容小觑,这场对决也被视作“强弱对话”。但南洋中学队员毫无惧色,从比赛开始便展现出“敢打敢拼”的劲头,每一次抢断、传球、射门都凝聚着全队的心血。比赛焦灼而激烈,双方攻防转换节奏极快。队员们凭借严密的防守阵型,顶住了对手的轮番攻势,同时,抓住反击机会主动出击。关键时刻,队伍顶住压力、默契配合,最终以2:1的比分力克强敌。这场胜利来之不易,每一粒进球都彰显了校足球队的坚韧与执着,观众们用热烈的掌声与呐喊送上鼓舞。undefined南洋中学校足球队两次主场硬仗全胜,不仅证明了球队的竞技实力,更生动践行了学校“以球育人、以体育心”的核心理念。南洋足球特色项目自上世纪九十年代起步,已斩获全国校园足球重点布点学校、上海市足球传统学校等多项荣誉。学校通过课程、队伍培养、比赛活动等多种载体,推进体育“一条龙”足球项目的全校普及。同时,学校依托足球“一条龙”布局建设工作,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与辐射带动作用,不仅在本校形成了浓厚的足球氛围,更积极与区域内其他学校交流经验、共享资源,推动区域校园足球整体发展。向阳小学、田林四小学生与南洋中学足球队合影在后续赛事中,期待足球小将们继续带着这份拼搏与热爱,书写更多精彩的南洋故事。 -
2025-10-29融合南洋 | 驰骋绿茵燃激情,青春逐梦向未来10月24日下午3时,南洋中学足球场哨声响起,2025-2026上海高中足球联赛男子超级组的焦点战打响——学校作为东道主迎战华东师范大学附属东昌中学。看台上,向阳小学、田林四小的小朋友们与南洋学子组成的助威团呐喊声阵阵,点燃了比赛现场的热烈氛围。最终,南洋中学凭借出色发挥,以4:0的悬殊比分斩获主场胜利。青春汗水浇灌梦想比赛伊始,两所学校的球员便展现出强劲的竞技状态。半场结束前的最后几分钟,南洋中学 21 号前场球员李玄卿率先破门,助球队取得领先,球队携此优势进入中场休息。中场时段,南洋中学足球队主教练陈记平深入分析对手进攻薄弱点与球队需改进之处,叮嘱队员放下主场压力、享受比赛节奏,同时,通过个别位置换位调整,为下半场加强进攻、稳固防守做好准备。下半场比赛,南洋中学攻势愈发猛烈。一番缠斗之后,南洋中学18号球员乔子恒凭借个人突破造成对手禁区内犯规,他亲自主罚点球,冷静晃过对方门将,稳稳命中,将比分扩大;第三个进球依旧由乔子恒贡献,他在左侧主罚角球时直接攻门,对方守门员反应不及,球应声入网;第四个进球则来自球队的快速反击,队员在对方半场成功断球后迅速推进,乔子恒再次送出助攻,李玄卿接球后推射反脚得分。整场比赛,南洋中学乔子恒交出2球2助的亮眼答卷,21号李玄卿也收获2粒进球,两位高三学子在学业紧张之际全力支援校足球队,用出色表现极大鼓舞了全队士气。作为南洋中学足球队队长,高三(5)班的董贤凯同学在赛后表示,这是校球队在2025-2026上海高中足球联赛男子超级组的首次主场赛事。起初面对本校师生与球迷的注视,部分队员难免感到压力,出现些许失误。但比赛过程中,球迷们的助威声让大家放松,慢慢找到节奏,最终打出了应有的水平。南洋中学校足球队拥有悠长历史,在上海高中校园足球领域具备强劲竞争力。即便面对大同中学、七宝中学等实力强劲的对手,学校也始终坚守“做好人、读好书、踢好球”的球队理念,敢于拼搏、敢于亮剑,力争踢出南洋足球的风采。南洋中学足球特色项目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起步,多年来,学校始终将校园足球纳入素质教育核心范畴,以“以球育人、以体育心”为核心理念,持续深耕校园足球建设与发展。学校通过课程、队伍培养、比赛活动等多种载体,推进体育“一条龙”足球项目的全校普及。与此同时,学校依托足球 “一条龙” 布局建设工作,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与辐射带动作用,不仅在本校形成了浓厚的足球氛围,更积极与区域内其他学校交流经验、共享资源,推动区域校园足球整体发展。赛后,向阳小学、田林四小学生与南洋中学足球队合影凭借扎实的工作与显著的成效,学校先后荣获上海市足球传统学校、上海市校园足球普及工作优秀学校、上海市“一校多品”特色学校、上海市校园足球精英训练营徐汇分营等荣誉,更成功跻身全国校园足球重点布点学校、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行列。此次在超级组主场赛事中的亮眼表现,正是学校足球育人成果的生动展现。图文来源 | 第一教育排版 | 胡 骁责编 | 徐文漪微信号|sh_nyzx校园网|www.nygz.xhedu.sh.cn -
2025-10-27植善南洋 | 教育的暖意,浸润少年心田金秋十月,南洋中学2027届高二年级导师见面会如期而至,为全面稳步推进全员导师制写下了温暖的注脚。此次精心策划的导师见面会,设置了多元的互动环节,旨在打破传统的师生身份界限,构建一种基于相互了解与信任的新型导学关系,让教育焕发出更具温度的活力。温暖相遇,并肩前行见面会现场,气氛温馨而融洽。导师们各展所长,用不同的方式叩响了同学们的心扉——巧妙的小游戏悄然化作拉近心灵距离的情感纽带,欢声笑语如水波般在教室里荡漾开;有趣的实验点燃了知识的火花与探索的兴致,在一做一聊、一问一答之间,同学们逐渐与导师熟悉起来。整场活动充盈着直抵人心的温暖,处处可见设计的巧思与真挚的用心。在这场轻松愉快的交流中,同学们既收获了启发,也生发了深刻的感悟。成长印记,学子心声高二(1)班 邱新茹导师见面会一开场,董老师就用轻松的互动巧妙破冰。在融洽的氛围中,她与我们探讨了如何选择专业,并将自身的宝贵经验娓娓道来。老师的教导让我认识到,我需要谨慎对待专业的选择,理性分析每个领域的知识体系、发展路径与潜在挑战。对我而言,此次导师见面会是一次思想的启迪,让我在面对未来的选择时,多了一份从容坚定的力量。高二(2)班 仲丁一导师见面会上,我跟随封老师体验了一场融合了数学与艺术的折纸实践——学习如何构建一个空心的正方体。封老师耐心细致地讲解,并在操作环节及时予以指导,既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又让我们直观地体会到了数学的严谨性与艺术创造的趣味性。老师和同学们共同分享着完成作品的喜悦,这份从实践中凝结出的“坚持”,将成为我成长路上的一盏明灯,带领我探索更多未来的可能性。高二(3)班 陈子蓥秋光正好,奔赴这场导师之约成为了我高二生活中难忘的经历。刘老师从我们的日常学习生活切入,围绕个人爱好、点滴趣事和我们聊起话题,让大家很快放松下来,沉浸在心与心的交流里。我们畅谈热爱,也探讨坚守,正是在这样的对话里,我逐渐明白:理想从来不是遥远的幻影,它藏在每一次专注的努力、不懈的坚持之中。导师见面会不仅照亮了前路,更让我感受到了师长的陪伴与支持。高二(4)班 杜若辰徐老师和同学们围坐成一圈,开启了导师见面会。教室里很快漾起欢声笑语,几句简单的分享与问候过后,初识的陌生感已悄然消融。在游戏环节,大家围绕线索热烈讨论,徐老师全程参与,与我们一同分析推演,并适时点拨,思绪在交流中渐趋明朗。整场活动体现了思辨的乐趣,自然而然地拉近了师生距离,缔结了亦师亦友的亲切情谊。高二(5)班 郭柚导师见面会上,华老师用温和的语气开场,很自然地把话题拉到了“未来选大学、挑专业”这件事上。她没讲生硬的道理,反而分享了自己的经历,还耐心引导我们慢慢理清自己的兴趣点、找到自身优势。听着她的话,我不仅收获满满,心里对未来学习生活的期待和信心也越发真切。直到这时我才深切感受到,导师不只是帮我们解答学业困惑的人,更是陪着我们成长的温暖同行者。高二(6)班 孙望宸在本次导师见面会上,高老师通过游戏,将深刻的道理融入轻松的互动中,为我们带来了一堂关于表达与逻辑的实践课。活动过程中,我们在老师的引导下积极发言、理性分析,既收获了诸多欢笑,也锻炼了思辨能力。逻辑思维与沟通表达是每个人成长中不可或缺的核心能力,我在见面会的过程中,对这两项能力的重要性有了更具体的认识,也优化了自身的思维与表达方式。高二(7)班 魏容可我认为导师见面会是一场毫无保留的倾心交流。我的导师——杨老师,真挚地与我们分享兴趣爱好,倾听每一个青春梦想,进一步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那些真诚的话语与充满教育智慧的引导,令我受益良多。敬爱的老师成为了知心的朋友,我在交谈过程中感悟到:理想的种子藏在热忱和奋斗中,它为我们日复一日的坚持赋予了意义与方向。高二(8)班 莫思懿在与导师李老师的见面会上,我体验到了“捡秋”的乐趣。我与老师、同学们一同俯身拾叶、细观纹路,李老师还会笑着把自己发现的、叶脉特别清晰的银杏叶递给我看,原本的师生距离感瞬间拉近了。我们探寻校园里的自然意趣,完成了独属于自己的秋日作品。在与自然的对话中,我感受到了纯粹的美好,这场特别的体验也让我领悟到,应当以探索之心对待知识,在看似平常的现象中发现规律与智慧。教育,是一场温暖的同行。在南洋校园的秋光里,师生们借助导师见面会的契机,实现了思想的碰撞与情感的共鸣。未来,学校将持续推进全员导师制,用心续写南洋的教育篇章,让师生情谊如灯火般照亮同学们的前行之路,为这段青春旅程增添坚定的逐梦力量。 -
2025-10-21百念南洋 | 百廿九载薪火传,同心共叙南洋情欢迎校友回家2025年10月18日,南洋中学迎来建校129周年校友返校日活动。金秋时节的校园满溢温情,历届校友欢聚一堂,共赴这场跨越时光的“回家之约”,续写南洋故事的崭新篇章。时光印记重寻青春坐标清晨,各届校友们陆续踏入校门,走向各班级教室与昔日同窗共叙岁月故事。许多校友提笔留言,字句间满是真挚寄语。既有对母校的深深祝福,也悄悄唤醒了藏在记忆深处的校园时光。校友返校日当天,南洋中学校园里迎来了一场特殊的相聚——曾就读于我校的邹霞虹女士的弟弟邹行可老先生,在上海图书馆数字资源中心杨敏老师的陪同下专程到访,还带来了与姐姐相关的珍贵史料,以捐赠的形式为母校留存这段特殊的历史记忆。1937年,日军进犯奉贤南桥,邹行可先生17岁的姐姐邹霞虹,面对两名日本兵的侵犯,明知“卵石非相当”,仍奋力反抗,最终壮烈牺牲。作为曾经的南洋学子,她用短暂的一生,诠释了中华民族面对侵略时的不屈气节,也让 “南洋风骨” 有了更鲜活的注脚。这份带着历史温度的捐赠,不仅是邹老先生对姐姐的深切缅怀,更让今天南洋校园里的年轻学子有机会近距离触摸这段过往。歌声悠扬唱响南洋情怀悠扬歌声漫过校园,每一段旋律都轻轻淌进角落。南洋中学校友合唱团的演唱里,满是时光沉淀的深情,字字句句都藏着对母校的眷恋;南洋中学合唱艺术团的同学们,则带着青春朝气的模样,用清亮悠扬的嗓音,把青年南洋学子的活力与风采尽情释放。当两代南洋人的歌声交织在一起,不只是音律的和谐共振,更像是一场跨越时光的对话,悄悄把 “南洋精神” 的火种从过往传递到当下。植善堂畔共话岁月情深原茶陵中学校友们欢聚在植善堂,举办六十载校友情纪念活动,共赴一场跨越时光的重逢。师生们的真挚发言,轻轻唤醒了彼此心中共同的青春记忆,那些校园往事在话语间愈发鲜活。婉转动人的男女声独唱、舞姿灵动的新疆舞,还有全场师生校友共同唱响的深情合唱,接连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南洋中学、南洋初级中学校长周英儁致辞南洋初级中学副校长范显涛代表学校接受书画捐赠青春身影热情点亮校园返校日当天,南洋中学的志愿者——南小志们,是校园里一道温暖的风景线。他们热情地迎接校友、指引路线,还贴心地用相机记录下校友相聚的温馨瞬间。志愿者们以真诚的笑容和周到的服务,为校友的“回家路”增添了暖意。这份付出,正是南洋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真实写照,展现了南洋学子对学校的深沉热爱与自觉担当。志愿心声刘映嘉南洋中学建校129周年之际,我以高一学生志愿者的身份参与了这场气氛热烈的庆典。返校日的校园里,校友身影随处可见,他们脸上洋溢着重返母校的喜悦,眼中满含着对往昔岁月的深切追忆。与我们这些青年南洋学子交流时,校友们的言语间满是对后辈的殷切期许。此次经历让我进一步认识到,作为新一代南洋人,应当将南洋精神深植于心,以实际行动回应时代的召唤与期望。缪宇航作为一名引导员,清晨,我提前到岗熟悉引导路线,心里还藏着几分紧张。直到面带笑意的校友上前问路,那份忐忑也悄悄散去。我用清晰的指引回应每一次询问,而他们一句句真挚的 “谢谢”,让我心里满是温暖。陪伴老校友走向教学楼时,我一路听他们讲述当年的青春故事,也让我从全新视角读懂了南洋精神的厚重底蕴。毛奕钧我很荣幸能够成为校友返校日的志愿者,协助老师登记校友们的募捐款项。这份看似简单的工作,却让我收获了深深的感动。当一双双温暖的手将善款郑重递来,我真切感受到了大家对母校那份滚烫的赤子之心。每一笔款项的流入、每一句轻声嘱托,都承载着对南洋中学的牵挂与祝福。校友们的奉献精神与爱校之情,为南洋故事写下了动人的篇章,增添了温暖的底色。秦誉歌校友返校日当天,我的志愿工作是在南中博物馆负责参观引导。这段经历让我有机会和老校友们深入交流,也切实感受到了南洋深厚的历史积淀与文化底蕴。在一次次真诚的对话中,我体会到了南洋人的温情,也为自己能参与服务、奉献力量而感到自豪。这段志愿经历不仅提升了我的沟通能力,也让我学会更好地倾听和理解他人。百廿九载春华秋实,南洋沃土桃李芳华;代代学子砥砺奋进,南洋精神薪火相传。此次返校日虽已落幕,但校友们对母校的牵挂与眷恋从未停止。未来,南洋中学将继续承载着一代代南洋人的梦想,驶向更广阔的未来,奔赴下一程山海! -
2025-10-08@南洋学子 | 这个国庆不一般,美术馆里青春正燃!国庆期间,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上海市南洋中学戏剧社、文博社学子,携手上海师范大学表演师范专业,在龙美术馆(西岸馆)“革命的时代”展厅,共同呈现了一场沉浸式红色艺术教育活动。南洋学子于活动当日以青春之声唤醒历史记忆,献上一幕幕紧扣红色主题的精彩演出,让革命岁月的回响触手可及。当红色基因融入艺术实践由柏一凡、杨悦等同学朗诵的艾青诗作《吹号者》节选,生动塑造了“唤醒民族觉醒”的吹号者形象。字句铿锵间,观众们仿佛听见了当年激励无数人奋勇前进的冲锋号。根据孙慈溪画作《天安门前》创编的学生话剧,成为整场活动的亮点。话剧中,陈翼博、徐蕴致等同学分别饰演摄影师、摄影师的小孙子等角色,通过陕西大婶、东北林业工人、劳模老农民、海军老战士、少数民族代表等人物的故事,还原了60年代天安门前的温情场景。胶卷记录时代变迁,照片承载家国记忆。同学们细腻的表演不仅让画作“活”了起来,更让观众在温情叙事中,感受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民生百态与民族凝聚力。此次展演不只是一次普通演出,而是“红色教育”与“艺术实践”深度融合的崭新尝试。南洋中学戏剧社、文博社与上海师范大学表演师范专业携手,把课堂搬到舞台:大学生带领中学生共同创编剧本、打磨表演,在一次次排练中触摸历史、淬炼技艺,也让“戏剧+”的教育联动真正落地。活动现场,不少观众表示,通过学生们的演绎,更真切地感受到了革命岁月的波澜壮阔与新中国的来之不易。现场的场务工作人员也由南洋中学戏剧社团学生担任,他们虽然是幕后工作人员,但以出色的表现保证了全场演出的顺利进行。此次展演获得了龙美术馆(西岸馆)的大力支持。浸润与成长一场青春的洗礼南洋中学高二年级 王雯卿——《天安门前》第四幕《少数民族》编剧、壮族扮演者在龙美术馆,当戏剧落幕,我的目光恰好落在《天安门下》那幅画上——它既是剧本的灵感原点,也让建国76周年的荣光与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记忆在此交汇。创作之初,我们翻遍档案,把家乡在彼时的岁月碎片写成故事。我们曾反复讨论,最后一幕该通过朗诵还是对话去释放那份巨大的喜悦。每一句台词、每一个动作、每一次走位,都先经过老师的拆解,又经过同学的磨合。灯光一亮,我仿佛被带回历史现场,亲耳听见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集体呼唤。掌声响起时,我知道:静态的画作得到了生动的诠释,红色精神也真正住进了年轻的胸膛。 南洋中学高一年级 俞乐——《天安门前》场务组、导演助理在龙美术馆,我作为场务组成员,看着录像里的演员们走位渐熟、剧目演出愈发顺畅,感慨万千。我深刻体会到,戏剧的成功离不开所有人的努力。现场的观众们也提供了巨大的鼓励——不仅有一直支持我们的父母、老师和同学,还有不少素未谋面的观众站在二楼认真观看。最让我惊喜的是,我们的演出还吸引了一些国际友人:有人提前半小时到达,用翻译工具了解剧情并全程录音;还有外国家庭特意带孩子前来。在文化的交流中,我感悟到,我们不仅在传承红色基因,更广泛传递了爱国热情。南洋中学2024届毕业生 韩依晨——上海师范大学影视传媒学院戏剧影视文学专业作为南洋中学校友,我很荣幸能在龙美术馆观看这场红色艺术教育演出。音乐与表演的配合默契,将观众带回了那段峥嵘岁月。更让我动容的是,南洋戏剧社、文博社学子利用课外时间,高效地排演出了《天安门前》等作品,表演游刃有余、不失专业。南洋中学与上海师范大学之间的关系,并非简单的“指导与被指导”,而是共创共演,共同让演出既有深度又有温度。期待两校在未来继续携手,让艺术教育星火闪耀。。。作为一所浸润着深厚红色基因的百年名校,南洋中学将持续拓展红色教育的多元路径——既让学子在课堂上深学红色历史、感悟精神内核,也引导同学们在实践中主动成为红色故事的“讲述者”与“传播者”,真正让家国情怀深深扎根于青年心底,以青春之力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
2025-10-05植善南洋 | “社”彩缤纷,青春飞扬金秋九月,南洋中学2025年社团招新活动正式拉开帷幕。各学生社团经过精心筹备,以多样化的形式充分展示了自身特色。这场招新不仅是社团风采的集中亮相,更搭建起一个让同学们拓展兴趣边界、发掘自身潜能的成长平台。精心筹备纳新正当时招新活动前夕,各社团已全力投入前期筹备。社团成员们设计了精美的宣传海报,策划了极具创意的才艺展演,每一处细节都凝聚了南洋学子的智慧与热情。才艺展演青春绽光芒才艺展演作为招新活动的亮点,将现场氛围推向高潮。精彩的舞台表演不仅承载了各社团对梦想的执着,也点燃了台下同学们的热情。合唱社带来了一曲悠扬动人的对唱,歌声如清泉般流淌。器乐社用长笛、单簧管等乐器合奏,不同的音色交织成动人的乐章。在场同学沉浸于音乐的魅力中,感受了声乐与器乐的完美融合。舞蹈社用流畅的舞步和轻盈的身姿,展现了青春的活力与美好,带动了全场气氛,观众们随着节奏轻轻摇摆。互动体验趣意零距离招新现场,各具特色的展示区成为了校园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吸引了众多师生驻足流连。同学们穿梭于各个社团展位之间,在轻松愉快的互动问答中,逐步深入了解不同社团的文化与特色活动。OM社的奇趣实验引人驻足,书画社的墨韵书香令人沉醉——这些近距离的互动体验,不仅为招新现场注入了蓬勃的活力,更搭建起了新生与社团之间的沟通桥梁。社团文化是校园活力的源泉,它构筑了一个供学生探索兴趣、发展特长、实践创想的平台。通过参与社团活动,同学们不仅能够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也能够在团队协作中锤炼沟通能力、领导能力与责任意识。“青年最富有朝气、最富有梦想。”此次社团招新为南洋学子提供了绽放青春活力、勇敢追逐理想的平台,也为南洋的校园文化增添了新的色彩。愿每一位选择加入社团的同学,都能在热爱中找到方向,在协作中收获成长,在青春的舞台上绽放属于自己的光芒! -
2025-10-03@南洋学子 | 跃动少年志,青春正昂扬体育如火,燃情追梦;科技如光,照亮前路;艺术如诗,浸润心灵。9月30日,南洋中学2025年秋季运动会暨体育、科技、艺术节开幕式如期举行,全校师生齐聚操场,共赴这场激情与梦想的青春盛会。方阵齐步,“融”耀南洋乐声激昂,气势如虹,各个方阵列队整齐,依次入场。国旗队、校旗队和会旗队步伐铿锵,意气风发;彩旗队和鲜花队的出场,为绿茵场带来了缤纷的色彩;体育方阵斗志昂扬,尽显少年的拼搏本色;科技方阵手举标语,彰显了南洋人探索创新的精神;艺术方阵活力四射,闪耀着青春光芒。各年级方阵以独特的形式,共同谱写青春理想。六年级方阵手持花球踏歌而来,以蓬勃的朝气开启运动篇章;七年级方阵用充满活力的舞蹈,释放少年的热情;八年级方阵挥舞红蓝花球,跟随节拍跃动;九年级方阵雄狮腾跃,展现了勇敢逐梦的决心;高一年级方阵金龙狂舞,红旗翻飞;高二年级方阵彩绸飘扬,旋转出一道道优美的弧线;高三年级用红伞组字,表达了对南洋的爱与感恩。旗帜飘扬,庄严启航开幕式当天恰逢第十二个烈士纪念日,全体师生在默哀仪式上肃立垂首,缅怀革命先烈。仪式结束后,五星红旗伴随着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冉冉升起,师生齐声高唱国歌。在悠扬的校歌中,校旗与运动会会旗随风飘扬,象征着家国天下的南洋精神与拼搏奋进的体育精神。南洋中学校长周英儁宣布2025年南洋中学、南洋初级中学秋季运动会暨体育、科技、艺术节正式开幕,副校长李瑾致开幕词。八(1)班的汪陶然同学代表全体运动员,传达了“遵守规则、公平竞争、奋勇拼搏”的决心。裁判员代表江凯老师上台宣誓,承诺将以公正、严谨的态度履行裁判职责,保障比赛顺利进行。多元展演,燃动全场广播操与啦啦操表演率先登场。同学们的身影整齐划一,以灵动的身姿、饱满的热情完成了高难度动作,展现了良好的身体素质与精神面貌,他们的活力感染了现场师生。科技表演将现场氛围推向高潮。自制的火箭承载着南洋学子的创意与期待,腾空而起时引来全场阵阵欢呼。此次表演体现了南洋学子在科技领域的探索精神与创新成果。拼搏不息,见证成长短跑赛道上,运动员们展现了爆发力与敏捷的动作;长跑项目中,选手们以坚韧的毅力迎接意志的考验,诠释了坚持的可贵;田径赛场内,同学们的每一次助跑、起跳与落地,都凝聚了平日练习的汗水。赛场外的师生们为参赛同学加油呐喊,全体南洋人都为集体的荣誉与青春的梦想而奋力拼搏。南洋中学党委书记王圣春、校长周英儁、副校长李瑾、党委副书记赵卿为获奖同学颁奖,同学们的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这份荣誉不仅是对他们努力拼搏的肯定,也将化为激励全体同学继续奋勇争先的精神动力。追梦之心,昂扬之气,汗水书写少年担当。此次秋季运动会暨体育、科技、艺术节开幕式,不仅让同学们在运动中强健体魄、在科技中开拓思维、在艺术中陶冶情操,更凝聚了集体力量、传承了南洋精神。全体同学将带着这份激情与拼搏,在未来的道路上继续勇往直前,绽放更多精彩。 -
2025-09-30植善南洋 | 英雄不朽,山河永念 -
2025-09-22@南洋学子 | 青春心声,致仍在征途上的你们 -
2025-09-17植善南洋 | 并肩赴山海,蓄力筑强国9月12日,南洋中学2026届高三年级全体学生齐聚植善堂,以“并肩赴山海,蓄力筑强国”为主题开展动员大会,共同开启高三征程,为冲刺备考注入昂扬动力。大会由高三(2)班龚睿洋同学主持。从这一天起,同学们正式踏上了一段新征程,他们将以坚定的信念迎接挑战,以奋斗诠释青春担当,以拼搏书写理想,以实干逐梦未来。学子心声以信念点亮备考路来自高三(1)班的毛思婷同学作为学生代表发言,她结合自身体会分享了对高三学习的思考,从平衡学习与心态、科学制定复习计划等方面提出实用的建议,传递了“不畏惧、不退缩”的坚定信念,激发了在场同学的广泛共鸣。2023届毕业生潘宇哲云端分享了他现场观看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的感悟,他说:“把小我写进大我,才是青春最壮阔的阅兵式”。同时,他将高三比作“持久战”,勉励学弟学妹们:以坚韧锻造内心力量,直面挑战、践行青春报国使命。师长寄语用陪伴护航成长教师代表吴雨佳老师上台赠言,吴老师以真实的成长经历为例,激励同学们在高三这一年保持信心、不断积累,做 “坚持的赶路人”,静待“云破天开”时刻的到来。同时,她代表全体南洋教师承诺,会始终陪伴在同学们身边,与大家并肩作战、共赴山海。高三(3)班黄之洲同学的父亲作为家长代表,从家庭视角发声。黄先生表示,家长是孩子们最坚实的后盾,是可以安心依靠的港湾,他以温暖而坚定的话语,勉励同学们珍惜这段奋斗的青春,奔赴更广阔的天地。年级组长徐艳老师在发言中,以一张印着“下一站,南洋”的录取通知书为引,带领全体同学回顾了过去两年的成长历程。徐老师倡议高三学子用青春的汗水,让荣校之情与强国之志,在每一步奋斗里深深扎根。校党委书记王圣春老师肯定了高三年级师生们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并在寄语中围绕八字校训,提出了殷切希望。王书记勉励同学们以明确的目标引领前进方向,以不懈的坚持克服艰难险阻,以责任担当肩负起时代使命,全力以赴,书写青春篇章。誓言铿锵以担当书写华章不负父母期盼,不负师长厚望,不负青春理想;并肩赴山海,蓄力筑强国。各班领誓人带领全体高三学子高举右拳宣誓,铿锵有力的誓言展现了同学们昂扬的斗志与 “为强国读书” 的担当。各班誓词动员大会圆满落幕,高三的号角已经吹响。同学们将带着期望、关爱与誓言,坚定地踏上备考之路。相信南洋中学2026届高三学子定能以奋斗为笔、以坚持为墨,在青春赛道上全力奔跑,收获成长,为强国梦注入青春动能。 -
2025-09-02开学第一课 | 红途接力承薪火,青衿报国启新程2025年9月1日上午8点,上海市南洋中学开学第一课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胜利80周年主题活动,在植善堂拉开帷幕。本次开学第一课以“红途接力,青衿报国”为主题,激励全体师生铭记历史、勇担责任,为新学年奏响昂扬奋进的序曲。学校特别邀请到了上海市历史博物馆副馆长陈汉鸿、上海市历史博物馆教育项目组负责人李娜出席活动。红歌嘹亮,旋律涤心初中合唱团的同学们以一曲红歌拉开了新学期的帷幕,悠扬的旋律与真挚的歌声交织,带领全体师生重温了革命岁月里的赤诚与坚守,红色基因在音符中悄然传承。话剧演绎,重温烽火高中戏剧社的同学们带来了话剧《烽火煤业》,以精彩的表演还原了烽火岁月中先辈们坚守煤业、支援抗战的峥嵘历程,展现了坚韧不屈的民族精神,让师生们在沉浸式体验中进一步感受了家国情怀。青年之声,时代回响学生会主席吕一方同学在暑假走进人民大会堂,参加了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第十四届委员会全体会议、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第二十八次代表大会。活动现场,吕同学以“在人民大会堂,见证青春中国的力量”为主题进行演讲,分享了所感受到的时代脉搏与青年责任,传递了新时代青年“与祖国同频、与时代共振”的坚定信念,进一步激发了同学们“强国有我”的使命担当。荣耀时刻,见证成长校党委书记王圣春、副校长李瑾、党委副书记赵卿分别为王培孙奖学金获得者颁发了荣誉证书和奖杯,这不仅是对获奖学生勤勉付出的赞扬,更激励着全体南洋学子成为更优秀的自己。考入同济大学的2025届南洋学子——段梦涵同学,作为毕业生获奖代表,通过视频演讲的形式,以“行李箱里的红色种子”为主题,分享了自己在南洋校园中汲取的红色力量,“让南洋精神薪火相传”的信念再次感染了同学们。深情寄语,领航新篇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上海革命历史博物馆)副馆长陈汉鸿在讲话中表示,“馆校合作”为学习历史提供了新路径。他强调抗战精神的时代价值,呼吁同学们以史为鉴、汲取力量,既做历史的学习者,更做红色精神的传承者,话语中尽显对南洋学子的殷切期许。南洋中学校长周英儁在新学期寄语中,回顾了学校的百年历史,号召同学们以史为鉴、不负韶华,在学习中锤炼本领、在实践中增长才干,让“青衿报国”的信念引领成长之路。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周校长特别指出了“红途接力”的时代意义,勉励南洋学子铭记历史,传承红色基因。亲切关怀,聚力前行新学期伊始,徐汇区政协副主席俞晓红,区教育工作党委副书记陈嘉凌,徐汇分局党委委员、政治处主任唐怡冰,斜土街道党工委书记彭海东,办事处主任傅晓,副主任朱晨曦,斜土派出所等相关领导先后来校关心开学情况。本次开学第一课不仅是新学期的“启动键”,更是学校一堂生动而深刻的大思政课。南洋师生共同回望历史、明晰前行方向,进一步凝聚了强国报国的壮志豪情,携手奔赴新的奋斗征程。 -
2025-08-31植善南洋 | 与历史共振,解锁红色密码暑假中,南洋中学校级党章学习小组成员和团员青年们开启了寻访红色场馆之旅。同学们循着信仰的足迹启程,在跨越时空的对话中沉思、成长。南洋学子以赤诚之心翻开这本“立体教科书”,百年星火的光芒与新时代青年的心灵在这一刻同频共振。踏寻红色印记,倾听时代回响这场沉浸式寻访,将红色基因深植于南洋青年之心,他们是历史的聆听者,也是精神的继承者。场馆中珍贵的文物与动人的故事,都化作鲜活的教材,引发了同学们对于责任、信仰与理想的思考。寻访心声黄嘉彧、张宇凡、蔡悦宸、唐诗宸、王维元、马健宁——寻访蔡元培故居陈列馆驻足于陈列馆中,我们静静倾听历史的故事,回顾了蔡元培先生与南洋中学的深厚渊源。校旗上,蔡先生亲笔题写的校名代表着跨越时空的嘱托,苍劲有力的字迹时时提醒着南洋学子们,要肩负起时代赋予的责任与使命。这次参观让我们深受触动,也让我们更加明确了自己前进的方向。张淼淼、张馨玥、陈欣宜、蔡陶然、王紫心、谢昀贝、李矜璇、赵紫涵、战禹巽、张亦东——寻访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硝烟散尽,精神永存。四行仓库是一座不朽的丰碑,矗立在我们心中,“八百壮士”的抗战历史不断提醒着我们:铭记历史,是为了传承红色基因,以敬畏之心珍惜当下,以坚韧之力向梦想前行。作为青年一代的南洋学子,我们要以先辈们为榜样,赓续红色血脉,继续践行、发扬抗战精神。杨绍莼、王佳欣、车姝涵、龙昭蕊、顾嘉瑶——寻访钱学森图书馆作为南洋中学校级党章学习小组的成员,我们走进了静谧又庄严的钱学森图书馆,并在深度寻访中,真切地感受到了信仰的重量。钱学森放弃优渥的条件选择去荒漠科研的行为,生动诠释了“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信念。我们应当学习这位科学巨匠的精神,在学习生活中勤于钻研、俭以养德、敬畏知识、信守理想。沈宥辰、汝子牛、孙懿辰、秦梓豪——寻访青浦区东乡烈士陵园通过参观烈士陵园,我们被革命先辈们的故事所触动。顾复生在《青东抗战日记》中的话语让我们明白,信仰是投身革命的坚定,是甘愿牺牲的勇毅。当下,这份信仰依然可以指引前行的方向,推动青年学子们“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我们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不负时光、不负青春。魏擎云、孙昊月、谈欣妍——寻访《义勇军进行曲》灌制地纪念馆推开百代小楼的木门,我们仿佛回到了那个风云激荡的年代。聂耳使用过的小提琴虽已褪色,却仍然能够在青年学子的心中奏响关于青春、理想与奋斗的乐章。真正的“纪念”不止于铭记,更在于传承,我们要脚踏实地学好知识,并坚持理想与热爱,通过擅长的方式绽放属于自己的光芒。传承,是最好的致敬;前行,是最深的铭记。通过暑期“红色寻访”主题实践,南洋学子们已将红色的种子埋进了青春的心田。愿每一位南洋青年都能将这份触动化为日常的行动,以知识锻造力量,以担当书写未来,在属于自己的时代舞台上赓续红色血脉,勇担时代使命。 -
2025-08-29植善南洋 | 寻模范足迹,信仰力量润心田暑假中,南洋学子们通过走访革命前辈、探访红色场馆,在沉浸式学习中感悟信仰力量,以“寻访一位模范、记录一个故事、传承一种精神”的方式,让红色教育真正深入人心。燃青春星火,于感悟中成长追寻的脚步,映照着赤诚的初心。南洋学子们利用假期时间,走进历史的深处,以多样的方式触摸信仰的温度、汲取奋进的力量,红色基因悄然浸润了同学们的心田。寻访心声范思嘉——寻访“两弹一星”高级工程师我们倾听了“两弹一星”高级工程师——84岁的陈栋标爷爷的回忆,靠算盘造原子弹的经历深深触动了我们。陈爷爷当时生活条件艰苦,曾在零下三十度的寒夜排查核装置故障,但看到中国在联合国大会上不受轻视时,他认为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前辈用青春熔铸了国家安全线,我们要用青春筑牢民族复兴线。瞿屹嘉、宋天佐、刘大川、刘任鑫、刘珉睿——寻访原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副师职干部在上海市嘉定区军队离休退休干部休养所,我们见到了老兵沈云飞。作为原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副师职干部,他用37年的军旅生涯诠释了何为“平凡的伟大”。沈爷爷讲述的马石山十勇士的故事,让我们深刻地认识到了和平的来之不易。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要传承先辈们的担当与热血,带着沉甸甸的精神财富无畏前行。余清颖——寻访党员教师假期中,我寻访了76岁的共产党员饶庆和老师,在与他的交流中,我理解了成长的意义。在教学岗位上,饶老师拆电风扇讲电路、带学生装收音机,用实践教会学生责任与思考。这次寻访让我拥有了在每个选择中坚守热爱的勇气,青春没有标准答案,但像饶老师一样永远“向上走”,就是最好的方向。李怡然、颜笑涵、朱芃羽、方容——寻访中共上海地下组织斗争史陈列馆暨刘长胜故居走进刘长胜故居,吱呀作响的木地板仿佛在诉说那段惊心动魄的地下党岁月。每件展品都是刘长胜坚持斗争12年的见证,陈列柜里泛黄的《工人日报》上,字里行间都藏着联络的暗号;墙上老照片中,他的眼神格外坚定……离开时,我们写下了自己的感悟与决心,愿传承前辈的信念与赤诚,在新时代的征程上勇担使命、锐意进取。南洋学子满怀虔诚与敬仰,用脚步丈量红色印记,以心灵触碰信仰的温度。展馆里那些泛黄的家书、古老的煤油灯,正化作新时代青年的精神密码,促使南洋人以不变的初心,铭记这份来自历史的嘱托,用智慧和汗水续写永不褪色的青春答卷。
沪公安网备 310104020011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