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仰止,方知才疏学浅;三人同行,始觉左右为师。校级公开展示是有利于青年教师快速学习与成长的平台。为了探索“双新”背景下高中教学与评价的新范式,提升教师“互动思辨,以评促学”的能力,青年教师尝试在不同学科的课堂中,与学生的思想碰撞,激发火花,绽放教学智慧。
见习教师:勇毅前行,守正创新
见习教师立足学情,钻研学科特点,打磨课堂,呈现出精彩纷呈的课堂教学。
陈记平 老师
高一体育陈记平老师通过行进间脚内侧传接球的练习,提升学生“传——跑——接”的意识,把握传球时机和选择无球跑动接应位置,提升第一脚触球质量。将射门技术融入组合学练,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射门意识。通过比赛情景的创设,加强对抗演练中脚内侧传接地滚球的实战运用能力,提高学生比赛综合决策及应变能力。
职初期教师:放胆共争,收获成长
职初期教师们关注课堂的深度学习:教学目标清晰,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立足真实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思考、交流;课中伴随评价,利用形成性评价促进学生反思,提升元认知。切实围绕本学年的教研主题、做足准备,反馈在教学中,表现出时刻关注生成的教学资源,及时调整教学环节,促成教学目标达成的亮点。
张瑞瑾 老师
高二英语张瑞瑾老师以“强迫式囤积行为”为话题,从社会、文化、心理等角度剖析了强迫症式囤积行为的原因与表现,指出要对症下药,回归正常生活。文本涉及相关文化背景和心理专用术语,教师通过举例,请同学读完作者的解释后,联系自身的生活经验,用自己的例子解释术语,做到精准理解。
张宏艺 老师
高三语文张宏艺老师以爬梳学生在文学类现代文阅读的缺漏处为起点,利用评讲典型学生答案,激发师生智慧,在师生、生生互动、评价中,推出从一道题到一类题的审题策略和答题路径。并及时迁移,落实生成性的学习经验。最后进行课堂总结,并关注表述细节。
蒋归鸣 老师
高二生物蒋归鸣老师利用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导入,应用科学探究的思维,以观察现象、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为主线,带领学生完成对相关蛋白质的改造。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适时为学生提供所需要的资料,对于探究过程中较为困难的问题,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小组讨论的方式来突破。在解决问题后,设计构建概念模型等相关活动,引导学生概括出蛋白质工程的概念。
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是学生成长路上有重要影响的人。教师的教学观和教学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学生的发展之路,教师工作不仅仅是一项技能,更是一门艺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青年教师们必须继续在工作中潜心研究,才能让教育的智慧时时迸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