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巴金,感受文学巨匠的生活点滴
——南洋巴金文学社纪念巴金诞辰113周年
高一3班 张宇菲
2017年11月24日,南洋中学巴金文学社的学生代表和指导老师李诚、静山摄影社指导老师黄洁玲,以及校友理事会的张维聪、严隽琨老师一行,来到位于上海武康路113号的巴金故居,献上花篮,共同纪念巴金先生诞辰113周年。
巴金一家于1955年9月迁入并定居于武康路,《随想录》等众多重要作品都在此创作,半个世纪以来,这座小院见证了一代文学巨匠后半生的生命历程和中国文学的风风雨雨。走进巴金居住了40年的老宅,就突然感觉到,这位遥不可及只在课本中出现的文学巨匠会在这个瞬间离你那么近。在你看他曾经收藏的徽章、词典、家具、木偶的时候,在你驻足外廊书房望向窗外花园的时候,在你走出房间漫步花园里时,偶遇屋主当年亲自栽种的广玉兰时,就仿佛房子的主人还在世,坐在轮椅上,散发着老年人特有的慈祥温暖气息。
作为南洋学子,同学们从进校伊始就听到许多巴金老校友在南洋中学求学的故事,有他带着弟弟背井离乡坚持求学的故事,也有他愁苦生活支出俭朴修身的故事,那一幕幕故事在那一刻仿佛又鲜活了起来。作为新时代的南洋学子,虽已经没有了生活上的烦忧,但同样肩负着时代的重任。临行前的那一篮玫瑰花,也仿佛是新南洋人在用自己的方式告诉那位老南洋人,您用文字记录时代,肩负起了振兴中华的重任,新时期的南洋学子们会用好学、求实的精神继续谱写学校、社会和国家发展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