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建设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党务公开 >>思想建设
导识创新 | 立德树人固根本,全员导师赋能量
发布时间:2023-07-06 10:33:38   发布人:学校发展中心   信息来源:暂无   点击次数:129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点,是素质教育的灵魂。随着高考改革的不断深入,迫切需要德育工作方法的改进。特别是青春期阶段的高中生正处于自我同一性发展的关键期,通过和导师充分地沟通交流,获得更多的信任和理解,感受到关心和爱护,大大缓解成长中的焦虑。2023年7月2日南洋中学校本培训德育专场采用专家引领和示范演讲的方式,为南洋人在德育路上的实践和探索助力。

1专家引领,传经送宝

上午,浦东新区教育发展研究院德育研训员姚瑜洁老师与南洋中学缘分匪浅,这是她第二次为我校德育工作进行指导,她以《全员导师的角色定位与“规定”+“自选”动作》为主题,从“一个概念”“两个困惑”“三个角色”“N条路径”和“一点思考”出发,重视学生教育的主体地位,贯彻以人为本理念;重视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给教师的思想引导、学习辅导、生涯向导、生活指导,心理疏导等工作指点迷津。


下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上海市妇女儿童服务指导中心 (巾帼园) 副主任魏迎杨老师以《会心之乐——如何拥抱自己的情绪》为主题,立足当下学生成长各阶段的挑战,从个性的独立、家庭的富裕、教育的影响、社会的进步四个方面对教师进行培训,并给教师们送上“有会心之乐,有成人之美”的祝福。南洋初级中学党支部书记黄慧老师对魏老师结合学生案例,娓娓道来,干货满满的讲座表达了钦佩,并交流了自己的学习心得,全场教职员工用热烈的掌声表达了对魏老师的感谢。

2全员导师,爱心育人

学生发展中心胡敏主任引用《礼记》的“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也”,教育的本质就应该是因材施教,发扬学生的长处,补救其不足。回顾两年的全员导师制的实践,对学生在思想上引导、学习上辅导、生活上指导、心理上疏导、生涯上向导,创造性地落实了“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理念,体现了“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三全”管理理念。

陈诗琪老师从“人生坐标”的角度,谈自己作为学生导师的选择与坚持,“我好,你也好”这样的观点和态度是教师的选择和追求,也是希望学生对待大部分事情能够保持的态度。面对需要帮助的学生,教师能做的就是不断的发现、倾听、理解、帮助学生更为坚定的选择自己以什么样的感受和态度面对不同的事情。

张瑞瑾老师和曹静老师,以情景再现的方式,展现了2024届高二年级组在家庭教育指导方面的探索,聚焦学生在校违规使用手机的家校沟通。在与家长交流时,依次做到:澄清事实,解除误会安抚情绪,表达共情与理解;理清诉求,积极合作;坚守学校原则,实现家校共育。年轻班主任富有生机活力,能很好地将学校的德育目标和年级组的方法指导落在实处。

徐恺成老师以《“全员导师制”背景下建班育人再思考》为题汇报了,担任高一年级班主任一年来,制定班规、建设图书角、运用全员育人机制的困惑与反思。徐老师深情回顾这一年的历程,坦言收获了无尽的财富。作为班主任,能想在前、做在前,时时刻刻探索着教育的真谛与答案。

经过两年的实践,南洋中学的全员导师制使学校的德育工作真正地落实到每一位教师的身上,促使每一位教师都要努力在德育探索中思考、实践,成为德育能手。由于学生自主选择导师,也让导师在育人工作中有更好的基础、更多的信任,更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每一位学生和家长在导师育人的活动中都深深体会到了教师和学校的关爱,道德规范也能在潜移默化中内化成为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学校德育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实效性得到了最充分的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