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十五”期间教育系统在加强学校党建工作方面的实践,充分证明了党组织建设得好不好,党支部战斗力、凝聚力和创造力如何,党员的党性意识强不强和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得好不好,确实关系到我们事业发展顺利与挫折,发展质量高与低,关系到能不能承担好为祖国的未来培养合格建设者的历史重任。在“十五”期间,经过全系统党组织和全体党员的共同努力,我们形成了一套既符合教育系统实际,又体现中央、市委、区委要求的工作格局,也就是大家经常说的“一·二·三”格局。
一是紧紧围绕“发挥好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全面贯彻校长负责制”这一主题,建立健全了贯彻民主集中制和体现“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方针的学校党组织参与重大问题决策的制度和程序,为学校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提供了制度保证和程序保证,克服和纠正了党组织在学校建设与发展中边缘化的倾向。
二是用好两个载体,一是用好“高兴放心活动”这个载体,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密切干群关系;二是用好“凝聚力工程建设”这个载体,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通过了解人、关心人达到凝聚人心的目的,增强党组织对党员的凝聚力,党员对群众的凝聚力。
三是指三个坚持:一是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从后备干部的推荐、干部的选拔、任用、教育、管理、监督的各个环节形成了一系列的制度,比如,后备干部的推荐,要扩大群众的参与、知情、选择和监督,又比如,各类的考核、评优都要遵循群众参与、所在学校公示等程序;二是坚持学校党组织要参与学校重大问题的决策,从制度上规定了学校大事、要事、难事要做到党内先知道、先讨论、先行动,从而要求党员立足岗位做到思想觉悟高于群众、工作能力高于群众、工作实绩高于群众;三是坚持以校务公开为抓手,以教代会为载体,不断完善依法办学、以德立校、民主管理的制度和机制,全心全意依靠广大教职工办好教育、办好学校。特别是经过先进性教育活动,体现徐汇教育特点特色的党建工作的“一·二·三”格局进一步为广大党员所理解、所熟悉,在实践中正在不断发展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