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为人梯乐耕耘
共产党员的先进性,靠的是党员自身的努力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共产党员加强自身的修养,根本上就是要加强党性锻炼,自觉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胸怀全局,心系学生,奋发进取,开拓创新,立足岗位,无私奉献,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南洋中学李梅老师,正是这一实践者的典型代表。
一:视教育事业为毕生追求的目标。
党的教育事业始终“第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行知先生的话一直激励着李梅老师的言和行。在日常工作中,无论学校交给她什么样的班级,她都欣然接受,从不提任何要求。李梅老师任劳任怨,持之以恒,体现出她作为党员教师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并感染着周围的青年教师,无声示范远胜言教。李梅老师始终把工作放在第一位,孩子未满十个月,顾不上照顾就去江秋基地带领学军学农。一次孩子身患重病住进了抢救室,心急万分的她直到学生放学后才赶往医院,心中充满了对孩子的内疚。
关爱一切学生始终“如一”。李梅老师对学生的教育如春风细雨,千方百计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条件关心每一个学生成长,尤其不放弃对落后学生的帮助。多引导,少说教;多鼓励,少批评;讲民主,不强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她始终认为每个学生都有发展的潜力,只是发展的契机不同,途径不同、趋向不同。面对千差万别的学生,她始终坚持看每个学生身上的发光点,全面地、辨证地去认识学生。
信任培养学生是她的特点。热爱学生是班主任工作的基石,让学生学会自主管理班级,使学生从他律转向自律,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充分信任学生,注重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实行阶段性值日班长制度,使学生在参与班级管理的过程中,理解班级良好氛围的重要性;让学生学会了自我约束和考虑他人的意见,学会了合作,所以她带的历届班级都氛围良好,管理良好,成绩良好。
“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是她的座右铭。凡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总是率先垂范。要求学生早上7:20分到校,李梅老师家住松江镇,离学校较远,孩子小又没有直通车,但她每天五点半出发,七点到学校。十年如一日,从未迟到。作为一名班主任,李梅老师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总结出了自己的特色与经验。每当那些在班主任工作中碰到难题的青年教师向她请教时,她总是非常乐意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并把自己的经验毫无保留地告诉他们。
二、将“先进性”体现在课堂教学中,落实在核心工作上。
求真务实是她一贯的作风。在新课程标准理念下,她打破了“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观念,重新定位教材、教师、学生相互间的关系。教学设计围绕新课程理念进行,李梅老师大胆探索课堂教学的新模式、新方法。学校尽管还没有使用新教材,但她已认识到应在日常教学中有所渗透,尤其是教学设计方面的创新。
1、设计探究式实验,引导学生在探究实验中学会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学校的理科实验教学模式。依据二期课改的精神,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结合本校的实验条件,把教材中能够实验的内容都用实验来体现;从学生刚接触高中生物开始,由易到难,让学生逐渐掌握生物实验设计的原则,逐步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改变教材中的一些验证性和演示实验为学生的探究式实验;以问题作为提示、让学生设计实验过程,具体操作后,并总结归纳,发现规律。由于不是规定的实验,许多器材要向其他实验室借、甚至要自己动手制作,但李梅老师总是不辞辛劳。
2、以社会实际问题为载体,引导学生自主研究,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合作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她以趣味问题或社会问题作为媒介,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查阅资料来探究。至于内容,老师给出主题或学生自定。为了减轻学生负担,她还常采用组内轮流的形式,资源共享,一起分析,最后加以总结,使学生的研究能力得到了锻炼。
3、创设情境,引导思维,发现规律。有些知识的难度较高,又因设备的关系不能以实验表现,李梅老师就以科学家的研究过程来引导学生。根据认知结构:一是针对学生质疑的问题;二是针对教学目标,她善于抓住重点“少而精”的剖析,扣住难点“对症下药”的点拔,帮助学生的思维朝着教学目标的方向发展。
三:科研引领,勇探新域:
永不知足,乐于涉难是她奋进的动力。李梅老师在课堂中以科研带动教学,积极探索适合本校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模式,完成论文《浅谈生物教学中探究问题式教学模式》。利用校园的科技环境资源,在课堂教学中加强科技教育,培养学生的“自主参与、自我教育”能力并撰写了《利用校园科技景点进行生物学教学》。
老师对学生的影响无处不在,学生眼中的老师是最生动真实的,03届毕业生朱英琳说,李老师做了我两年的班主任,每天都看到她在为我们忙碌,使我们深受感染,不由得奋发学习。在李老师身上,真正体现了“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刘晓燕从上海师范大学来信说,“李老师虽然只做了我一年的班主任,但对我的影响却是终身的,我立志要做一个像李老师一样的好老师”。这些话是对老师默默奉献最好的馈赠,也是支持我们继续努力最强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