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学年第一学期无偿献血名单如下:郑蓉、陆栋樑、胡敏、黄荔梅、孙文隽
南洋中学工会 2010年1月1日
附:献血小知识 1、什么是无偿献血? 无偿献血,就是健康适龄公民自觉自愿献出自身可以再生的少量血液或血液成分去挽救垂危病人的生命,而献血者不向采血单位或献血者单位领取任何报酬。这是一种无私奉献的人道主义精神。无偿献血是终生的荣誉,无偿献血者会得到全社会的尊重和爱戴,同时享有免费、优先用血的权利。 2、血液是由哪些成分组成的? 血液可分为血细胞和血浆两部分。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这些是血液中的有形成份。血浆中水份占91%-92%,其余是各种蛋白质、无机盐和其他有机物质。血液中所有有形成份都经历着新生、成熟、衰老、死亡的新陈代谢过程,同时,也有相应数量的血细胞新生。 3、人体血细胞的寿命有多长? 红细胞平均寿命为120天,白细胞寿命为7-14天,血小板寿命为7-9天。正常情况下,每人每天有40毫升的血细胞衰老死亡,同时,也有相应数量的血细胞新生。 4、献血会影响人体健康吗? 据科学测定,正常人体总血量约占体重的8%左右,一个50公斤体重的人,约有血液4000毫升,在一般情况下,约有4/5的血液参与血液循环,1/5的血液贮存在肝、脾和皮下毛细血管中备用,当人体从事剧烈活动或失血时,贮存的血液会释放出来,参与血液循环,以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机能。人体具有很强的自我调节能力,献血后,丢失的水分和无机盐类在1-2小时内,由组织液渗入血管得到补充;丢失的血浆蛋白由肝脏加速合成进行补充,数天内即可恢复正常。血液中的各种细胞均有不同的生命周期,红细胞约有120天,白细胞约有7-14天,血小板约为7-9天。即使不献血,血细胞也在不断地衰老死亡,被新生的血细胞所替代。献血会刺激人体的造血功能,加速血细胞的再生,促进血液的新陈代谢,一般经两周左右的时间,即可恢复到献血前的水平。因此,凡是符合《供血者健康检查标准》的公民,一次献血200-400毫升(占全身血量的5-10%)不会影响健康,这个结论是有科学根据的,也被全世界每年数千万人次的献血实践所证。 5、采血前对献血者做哪些项目的检查? 体检:病史、一般状况、体重、心肺、肝脾、腹部物理检查。 化验:血型、血红蛋白、梅毒、乙肝、丙肝、艾滋病病毒及转氨酶。 6、献血程序 验证登记-体格检查-清洗手臂-无偿献血-稍事休息-用营养餐-发放证书 7、针眼多长时间能长好? 献血后保持针眼清洁,不使针眼着水,2-3天就会愈合。 8、献血200毫升需多长时间? 献血200毫升只需2-3分钟即可。 9、献血后多长时间能恢复到献血前的状态? 献血后,人体血库内贮存的血液进入血液循环系统,使循环血量保持平衡。成年健康人一次献血200-400ml所失去血浆蛋白在1-2天内即可得到补充。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在7-10天内即可恢复到献血前的水平。 10、正常人献血200-400ml后在饮食上应注意什么? 献血后,一般不必增加特殊营养。有条件可适当吃些瘦肉、鸡蛋、猪肝、豆制品等含蛋白质较高的食品,也要吃些白菜、菠菜、芹菜等新鲜蔬菜,因为这些食物中含人体造血的原料,有利于促进血液恢复。不要吃补品补药,也不要盲目大吃大喝,以免影响身体健康,注意饮食营养的正常搭配就可以了。 11、献血前后注意事项 献血前要有良好的休息,情绪不要紧张,还应将手臂特别是肘部洗干净。 献血前应吃些清淡的食物,不要空腹献血。但在献血的前一天晚上和当天早上,不要吃油腻食物,因为食物中的脂肪会被吸收到血液里,这种含有大量脂肪的血液,如果输给病人往往会引起输血反应,献血当天不要做剧烈活动。 献血后要保持针眼处的清洁,以防局部感染,如献血后针眼周围出现青紫现象,也不要害怕,过几天就可自然消退。献血后适当增加一些营养,以促进血液恢复,但不可暴饮暴食,以免消化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