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洋中学进行了“砥砺深耕,学为中心”青年教师公开教学展示活动,旨在进一步落实教育理念,激发教学创新活力,推动专业成长与发展。南洋教师以匠心设计打破传统边界,用技术赋能激活学生潜力,展现了新时代课堂的蓬勃生机。
郭宇航老师(物理)
郭宇航老师以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中的“动生电动势”为主题,通过理论推导、实验验证和应用分析,以多样化的任务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课堂注重知识学习与实践运用相结合,在演示和分析圆盘发电机、卫星悬绳发电原理的过程中,得出动生电动势的作用与价值,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观察、归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易宏彧老师(化学)
易宏彧老师在“共价分子空间结构的预测”一课中,通过搭建球棍模型推动实践探究;运用气球模型模拟价层电子对的空间结构,使抽象的理论具体化、直观化,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价层电子对数与分子空间结构的内在关联;讨论一系列典型案例,运用VSEPR理论进行预测,发展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核心素养。
于慕珠老师(英语)
于慕珠老师的阅读课程围绕“昆曲的发展与复兴”展开,采用视频导入的方式,直观地展现了传统文化现代化所带来的生命力。语篇阅读过程中,时间线的绘制帮助学生掌握了昆曲600年的发展脉络,梳理了其兴盛和衰亡的原因。读后实践环节形式新颖,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与自身方案相融合,理解创新对继承和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性。
高玲玲老师(数学)
高玲玲老师以“乘法原理和加法原理”为主题,基于学生学情,将本节课的重点定为相同元素分配、不同元素分组分配的综合问题。课堂通过多样的题型、灵活的思路,强调不同解题方法之间的联系性,旨在让学生提高分析与运用的能力,增强数学抽象、逻辑推理的核心素养,锻炼分类讨论、化归与转化的思维。
纪晨毓老师(思政)
纪晨毓老师围绕中国汽车发展历程的教学情境,以“从‘一车一链’看中国的发展之路”为探究议题,依托“内不及外”“两头在外”“内外并重,以内促外”等环节,明确中国的发展始终坚持“辩证之法”,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对各类质疑与困惑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合理的行为选择,在对立统一中推动认识与实践不断深化。
谢怡青老师(艺术)
谢怡青老师以“曲尽其妙”为主线,通过对比体验、作品赏析及临摹实践等环节,在掌握技法的基础上层层深入,使学生领悟了“书画同源”的哲学内涵。课堂注重文化浸润,强调互动生成,构建知识框架,培养文化传承意识,秉承“知行合一”的理念,以“技道并重”为核心,既展技艺之美,更植文化根脉,兼具学术深度与育人温度。
马雪婷老师(思政)
马雪婷老师以《哪吒2》的爆火为情境,设置“科技赋能”“文化底蕴”“成功之法与发展之路”三个环节,依托相关材料,引导学生辩证分析该电影成功的原因及发展空间,进而延伸至人民对于中国文化产业的需求和期盼,明确该产业“以人民为中心,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未来发展路径,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
马莹老师(数学)
马莹老师的课程主题为“组合数”,内容涵盖基本概念、计算方法及应用。马老师从辩论队选拔、景点游览等具体事例入手,引导学生理解组合与排列的区别及联系,借助情境明晰组合的定义、组合数的公式,并将其运用于实践。本节课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还在独立思考和探究的过程中,培养了思维与推理能力。
以深耕致匠心,以笃行启新程。未来,南洋中学教师将继续秉持“教学相长、师生共进”的理念,以教研为引擎,以课堂为阵地,助力学生在探索中成长,在创新中突破,提升核心素养,实现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