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风采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学生频道 >>学生风采
充分关注学生学习经历:上海市语文研讨活动会议纪实
发布时间:2014-12-18 08:28:40   发布人:毛健   信息来源:教学处 李瑾    点击次数:348

124日下午一点,以“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经历”为主题的上海市语文研讨活动在南洋中学维均堂隆重举行,以市教研院范彪老师为核心,以原市教研员步根海老师、原青浦教院院长郑少鸣老师、原徐汇区资深教研员陈友勤老师、市名师基地主持人王伟娟老师为成员,组成本次研讨的专家组,来自全市各个兄弟学校的初高中语文老师300余人参加了研讨。

本次研讨活动是以两堂展示课为依托,就目前语文教学的主要话题“关注学生学习经历”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研讨会的主要内容是我校王晨老师和青浦一中王志江老师分别上了以《我们是怎样过母亲节的》和《想北平》为课题的展示课,他们的联合教学以高一、高二学生为教学对象,关注学生在课堂实践中的学习经历,研究教与学之间的关系,为一线老师的教学提供了范本。

高一学生在《我们是怎样过母亲节的》这篇小说在浅层次理解上几乎没有困难,但往往不愿意细读文本,深入思索,王晨老师首先针对学情,决定重点应该放在启发学生发现一些有争议性的、值得探讨的问题上,以此来促进学生螺旋式上升的思考。像“母亲站在阳台上,从那里瞅着我们,直到瞅不见为止”、“我觉得她眼里含着泪水”、“父亲每隔一会儿就转身向她挥手,后来他的手撞在车后座的边上,他才说,他认为母亲再看不着我们了”这些句子都是耐人寻味的,学生的理解应该也是有差异的,王晨老师在课堂上、在作业的设计上都有体现。浅文深上,及时抓住学生的阅读存疑,和学生进行有效的互动和沟通,在良好的互动和学生兴趣激发点上,学生的认知得到成长。

青浦一中的王志江老师教授的是我校高二学生,因为借班上课,在“关注学生学习经历”这个问题上,王老师下足了功夫,提前布置、检查预习作业摸清学生状况,提早来校和学生互动,因此在上课前,老师和学生互动已经非常自然。王志江老师在《想北平》开口的一瞬间,老师们就感受到了他对文本的深入研读和把握,尤其是老师和学生交流四十分钟几乎不用看书, 专业素养令人佩服。在对文本的把握分析过程中,王老师抓住“实在说不出”,可谓抓住了文本的要害,一句话把文本的精髓提了起来,又用“到底什么说不出”?“到底要说出什么来”?引导学生深入研读文本,斟酌作者的语言,让学生沉浸文本,逐步引导学生们深入思考,由点带面,课堂生动有有序,不做作,不做假,没演出,没虚张声势,家常课的形式给我们一线教师很多启示。

    会后,市教研院范彪老师、步根海老师、郑少鸣老师、原徐汇区资深教研员陈友勤老师进行了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