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秋高气爽的晴天,今天是南洋中学建校114周年校庆,也是我们50届举行毕业六十周年纪念。早上八、九点, 50届级友们在朝气蓬勃的学弟、学妹的欢迎声中踏进曾经哺育我们成长的母校,自沈阳远道而来的郭鹏程和吕其岗最早就在教室里等候,陈显民、翁善年、余松宝、洪慧娟、裴瑛、谢坚城、梁裕辉、杨渤海、马问兴、何上林、王锡昌、施复新、史万钧等24位级友亦陆续到达,见到久违的老同学,大家莫不感到激动和兴奋。
茶话会上,50届联络人王锡昌首先热情洋溢地发言:“今天是欢庆母校建校114周年,也是新中国成立后母校第一届高中生毕业六十周年的喜庆日子,当时二十岁不到的小伙子、小姑娘,弹指一挥间已成为近八旬的老人。常言道:‘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今天深切体会到这两句话了”。杨渤海深情地说道:“从南中毕业后,我们各奔前程,在不同的岗位上作贡献,都莫不归功于母校的教育和培养。母校的校史启示了母校有两个优良传统,一个是爱国主义的传统,一个是教风好、学风好的优良的教育传统。”杨渤海的发言,使我们一下子想起了50届同学在解放初的这段时间里,革命情绪高涨,几乎个个胸怀鸿鹄之志,一心想着报效祖国。毕业后,大家在各个领域、岗位上为社会主义事业奋斗,取得了重要的成果,不少人都获得高级职称、担任党政机关、军队、企事业单位的领导、还有不少人荣获各种荣誉称号、嘉奖、或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等。
茶话会上,大家又回忆起当年50届同学参加中共地下党和党的外围组织新青联、人民保安队的往事,当陈显民提起当年作为新青联成员在参加迎接解放工作执行任务时的种种景象时,引起在座几位曾是新青联成员同学的一同回忆,情绪无比激动。今天参加茶话会的还有我届当年六位参加解放军的同学之一的朱友清,当年他为了解放、接管和建设大西南而积极报名参加了西南服务团,长途跋涉,历尽艰险到达目的地,长期参加当地革命和建设。今天他虽身怀重症,行走困难,但仍坚持由老伴陪同参加聚会,为的是和老同学一起回忆漫长的历程,内心感到充实和兴奋。
大家在发言中无不体现出同学之间的深厚感情,大家互致问候,互相关怀。说说笑笑之间,大家似乎回到了六十年前,回到了天真烂漫的学生时代,又漫步在景色优美的南中校园,聆听到王季梅、葛啸盦老师的谆谆教导和教室中郎朗的读书声……似乎一下子年轻了许多。
最后大家免不了请金融专家史万钧就美国的次贷危机的发生原因谈了谈看法。会后合拍了集体照,接着在母校附近的餐厅设午宴三桌,席间继续交流,还频频举杯,互道尊重。直到下午二时半才依依惜别,盼望下次再相聚。(综合50级刊及何上林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