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金钥匙雕塑题词
南洋中学退休教师 任翰芬
龙华中路200号 200032
当时我在科研室工作,接受任务后反复考虑的是“金钥匙雕塑”题词到底意味什么?考虑到,在校园中矗立的金钥匙雕塑应该成为“开启学生智慧,培养学生成才”的象征,在社会上狂热追捧升学率的情况下,它更应该正确的体现并反映出:“学校怎么办、教师怎么教、培养什么人”的精神。
由于是纪念百年校庆,于是产生了一个继承百年老南洋传统,并结合当时南洋的办学特点,能够体现南洋的办学理念、办学特色的想法。具体为“学习老校长提出的八字校训,结合时代的要求,提出一个既体现对南洋的办学和教学的要求,又体现对南洋学生的要求”的24个字的“南洋人风采”。
在行政会议上,我把自己对八字校训的理解以及为什么写成这24个字的“南洋人风采”的想法作了解释,并写成文字在会上传阅,最后,该方案得以通过。
记得当时我把老南洋的八字校训“俭朴、好学、自主、求实”从“理想、学习、人格、态度”几方面作了阐述。
“俭朴”,一般容易从字面上理解为:勤俭朴素。的确,王老校长本人的生活非常俭朴,终身布衣粝食。但我们从校史上了解到,老校长千方百计筹措资金置地百亩以建校舍,校园内除著名的教学红楼外,有当时上海学校中少有的足球场、科学馆、小农场等等,不惜以重金聘名师就教,学校图书馆藏书十万卷为当时全上海学校之最。王老校长明确指出其办学旨在:“教育救国,振民族之颓风,励百年之壮志”。我认为,勤俭不是目的,而是为理想服务的。于是,在24字的“南洋人风采”中第一部分就点出了南洋学生首先应具有“有理想 求进取”的精神。
“好学”指的是学习。学校以教学为主,是靠教师加班加点,学生增加负担来提高教学成绩还是采用别的途径!当时学校领导提出了“一体两翼”的办学思想,其“两翼”之一翼是指教师开展教育教学科研;另一翼是指对学生开展以培养能力为主的科技教育,以此两翼的腾飞来带动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当时数学教研组在“以类比法讲授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基础上开展“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的研究,在“授人以鱼还是授人以渔”方面进行探索,上两个课题分别获得徐汇区科研成果三等奖和一等奖。同样,南洋的科技特色具有历史的传统和当时的优势。作为国人自主创办的第一所新式中学,南洋早就建有科学馆,馆内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一应俱全。1993年,我有幸参与接待时龄103岁的校友,摄影大师郎静山先生,他指着红楼说道:他当初就是在红楼楼梯下的小房间开始跟当时的老师学习摄影的,那还是在20世纪初的年代,那时南洋已经开始重视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而百年后的南洋以奚天敬老师为代表的物理教研组的科技教育在全市享有盛誉。于是在“南洋人风采”中第二部分就指出南洋学生应该具有“会学习 爱科技”的能力。
“自主”,我理解为:培养学生具有独立自主、自立自强的人格。自1992年起,我校就是上海市心理辅导实验学校,在对学生开展德育教育的同时开展心理辅导。除了心理咨询站接受学生的心理咨询外,我们还进行集体辅导,例如,在“情绪辅导”中对学生进行:在生活中承担责任、自我调控、驾驭自己等方面的探索;在“交往辅导”方面对学生进行竞争与合作、让我们同行等方面的尝试。我们认为对学生的培养除增强本人的自尊自信自立自强外,还应该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团队精神。于是第三部分就提出培养学生“能自力 善合作”,以适应今后走上社会的要求。
“求实”就是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学以致用,重视实践。王老校长曾在校园里养羊,校园辟有小农场等等无一不是给学生要重视实践,加强对动手能力的培养。于是以“重实践”来进行表述。
以上是为金钥匙雕塑题词的过程和当时的一些想法,当时曾以文字形式阐述并在行政会议上传阅。由于本人水平有限,如有不当之处当由本人负责。
我退休至今已有18年,看到校舍全面修缮后金钥匙雕塑仍矗立在植善堂旁,并得知金钥匙奖颁发至今已有20载,作为老南洋人,为我当初能参与金钥匙雕塑的整个过程倍感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