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南洋中学110周年校庆,我从湖北赶回上海参加。57届同学欢聚一堂,我见到了同班的张培杰先生。培杰原是班上活跃的文艺骨干,唱歌朗诵,无所不能,他还是学校广播室的播音员。见到他,我想起了与他有同样才能和爱好的宋家驹同学。叩问其近况,培杰说,家驹走了。聚会后我从其他几位同学和与培杰的通话中得知一些关于家驹的情况。
宋家驹的哥哥是上海人艺的知名演员,曾拍摄过好几部像《上饶集中营》那样的优秀电影,我们班上排节目,家驹请他的哥哥来做导演,排了当时刚刚起势的黄梅戏。由胖子张宝民和美女陆国珍同学联袂出演《夫妻观灯》,参加学校汇演,演出成功,轰动一时,为班上扎足面子。由于爱好相同,家驹和培杰走得很近,经常同出同进,成了好朋友。1957年毕业后,培杰参加工作留在上海,家驹作为知青去了新疆。他们之间还是鸿雁往来,长期不辍。改革开放后,经过艰苦生活磨砺的家驹终于返回上海定居,他们之间的往来就更多了。但几十年在恶劣环境中生活工作后的家驹,已是疾病缠身的花甲老人了。他患有严重的糖尿病,不久即被截肢。继而他的双目又因糖尿病而失明。培杰经常骑了一个多小时的自行车前去探望。尽管截去了双脚,但命运之神,并不偏袒他,他已日入沉疴。住进瑞金医院,医生也已回天乏力了。每次培杰踏进病房,家驹听见他的脚步声,就会兴奋地喊道:“培杰你来了!”家驹去世前,培杰更是日夜守候在他的病榻旁,直至临终。家驹走了已有许多年了,每逢过年过节,培杰还是去探望家驹的遗孀和子女。毕竟同窗三年,情同手足啊。
三年同窗来自缘分,半个世纪的交往更堪比手足。同学们得知他们的交往过程,莫不慨叹,称许。感叹家驹早逝,人生苦短;称许培杰,手足情长。我以为这一切都源自于南洋母校:没有南洋中学,就不会有同窗聚合,没有母校的传统教诲,也不会有如此高洁的友谊的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