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
你们好!
感谢你们寄来有关南洋中学的历史资料,特别是我的学历资料,真没想到学校还保存50年前的学生资料,非常感谢。同时也感谢王潇翔等七位同学给我的来信。
离别南洋母校已五十多年,但是在母校初中部学习的情况还历历在目;高高的楼梯,黑色的长条课桌,午间吃着从家中带来的饭菜。特别每年一次回大木桥母校本部的聚会(全校运动会),也在我脑海中留下很深的印象。
报考南洋中学是我父亲一手操办的,南洋中学在我父辈心目中是一所著名学校,是值得信赖的。南洋老师认真教育,辛勤耕耘,值得我永远怀念。我记得当时南洋领导对我们学生讲:“你们写作业,字要写得大一点,你们要知道老师每天晚上都在煤油灯下批改你们的作业”,确实我们学生每一步成长,无不凝聚老师们的心血。
由于我家居苏州河北地区,考虑到上学方便,初中毕业后转入上海虹口中学高中部。1955年高中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毕业后到我国航天部门工作,参与了我国导弹和运载火箭研制工作,在从钱学森为首一代老科学家的领导下,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
祝南洋老师和同学们
新春愉快!
52届初中校友 余梦伦
2008.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