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8月4日-13日,我校陆栋梁老师,安逸凡、路遥、朱明皓等三位同学,与来自徐汇区的其他四所重点中学的同学老师,一行共20人,参加了暑期由徐汇区青少年活动中心主办,国际城市青少年外交官上海俱乐部协办的赴美交流访问活动。
“城市国际青少年大使”项目是为徐汇区优秀学生设计和搭建的交流平台,通过俱乐部活动、文化讲座、技能培训、与各国优秀学生交流互动、出国访问等多种形式,达到开拓视野、增长见识,培养发展领导才能、国际理解力、创新实践力以及提高综合素质的目的。2010年“城市国际青少年大使”项目由徐汇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城市青少年外交官上海俱乐部共同组织实施。
2010年5月,经过英语测试和面试交流,全区多所学校挑选了20名优秀学生赴美交流,最后实际参与赴美交流活动学生15人。本次赴美交流的主要目的是,学生通过赴美交流各项活动,增加对美国的教育、文化、人文、制度,经济、科技等方面的了解。作为小小城市外交官,增进国际视野与理解力以及培养与发展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附录:城市青少年外交官SH俱乐部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hcityambassador
活动初步总结8月15日接待香港青少年环球志愿者: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04a4e740100l73q.html
学生感悟一《用心感悟生活》 高三(7)班 安逸凡
背上背包,拖着行李,告别了上海的炎炎夏日,我们来到美国加州,代表城市青少年外交官上海俱乐部的成员,来到美国进行交流访问与游览。这一次的走出国门,全身心投入到美国的生活与文化中去,是一次不同寻常的社会实践,更是一次难忘的学习经历。
飞过了太平洋,我们疲惫却又满怀欣喜地降落在旧金山机场。飒飒的风,带走了灼热的夏日煎熬,反而让我们有些瑟瑟发抖——这就是我们一来到美国的最初体会。我们游览了金门大桥,渔人码头,九曲花街等旧金山市中心的著名景点;访问了加州州政府,英特尔博物馆,美国航空航天局;参观了UC Berkeley、UCLA、Stanford等著名大学学府。在优胜美地国家公园感叹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好莱坞星光大道与天王杰克逊的那颗星星合影;在迪斯尼、环球影城敞开心扉地欢笑,尖叫,所有的压力似乎一瞬间烟消云散。
充实而忙碌的十天转瞬即逝,回国后,我也是感慨万千。我不会忘记九曲花街的婀娜多姿,不会忘记加州政府的庄严肃穆,不会忘记伯克利的轻松的文化氛围以及斯坦福精致得犹如艺术品的大楼建筑。但影响我更深的,却不是这些景点所带给我的震撼,而是我们在路上,在真正的美国生活中触动我心扉的小小的点滴。
有一天在前往伯克利的路上,汽车在红灯前缓缓停下。路边站着一个中年男子,手里举着一块牌子,上面清楚地写着“HOMELESS”的字样。他一直站在路中央的上街沿,周围车来车往,他一直一直在等待……
汽车很快驶离了那条街,但我的思绪却还停留在原处。我忍不住想,真的有人会给予他帮助么?他在风中的执着真的会有结果么?或许,这里的生活真的如同电影中的那般,一对善良的中年夫妇把他领回家,给他提供牛奶和面包,在他最困难的时候伸出援手,为他提供一个遮风挡雨的屋顶。人与人之间,有信赖、无私和关怀。那天晚上,我真心地希望在万家灯火中能有一点点光在温暖着他。
像这样的画面还有很多,静谧而安详——两鬓苍苍的老妇人一边在石凳上安静地阅读,一边给在边上的小松鼠喂桑果;河边静卧的一排小别墅,在海蓝色天空的映衬下,充满了浪漫和诗意的色彩;在迪斯尼的童话城堡前,看流星划出优美的弧线,看可爱的外国小娃娃和米老鼠唐老鸭欢快地跳着、笑着……生活是那么的美好,生活是那样的恬静与多姿。
也许,这一次回来,我学到最珍贵的,就是用一颗平静的心,去感悟生活……
学生感悟二《在美国的三所大学参观访问》 高一(8)班 朱明皓
在美国给我印象最深的便是我们参观的三所大学。伯克利,斯坦福,洛杉矶,这三所大学同为美国的顶尖大学,却留给我们迥然不同的印象,也有着各自的风格。
刚刚走进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马上就能感觉到校园内蓬勃的生气,虽然是暑假,但是校园中的学生与教授络绎不绝,路边的布告栏中贴满了活动的简章与海报,周围的长椅上三三两两坐着依旧努力学习的学生。在校区中最著名的大礼堂中,依旧有课程与讲座在进行,走廊上的告示板也贴满了花花绿绿的社团活动的通知与宣传海报。总的来说,伯克利是一个充满生气的地方。热情的导游James带领我们在校园中穿行,向我们介绍小区中的建筑与景点。其中的4A斜坡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传说只要在开学时从上面滚下去就可以考试拿A,James调侃说自己没有满分就是因为没滚过这个斜坡。也许这只是一个小小的迷信,但从中也能看出美国学生们的上进与好胜心。
而斯坦福大学则显得更为幽深,作为一所具有百年历史的老校,历史的积淀显得更为浓重。充满沧桑的博物馆,罗丹那充满艺术的雕塑作品,西班牙风格的建筑。在加州著名的阳光照射下,那些老梧桐的叶子在地上投下了斑斑驳驳的影子。由于暑假的缘故,校区中的人并不多。校园中央的音乐喷泉古典而又朴素,正是斯坦福精神的最好象征。
而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则又是另一个风格。导游DR.White带领我们走遍了南北分区,细细的和我们讲述了这所大学的历史。同时讲到了他自己从前在这所大学中的故事。从数学谈到篮球,我们还将阿泰斯特的亲笔签名送给了这位热情的导游。
也许我们对这些大学的感受仅限于这几个小时的参观,但我们从中感受到了美国大学生对于学习的热情和积极的态度,作为已经步入高中的我们,应该开始建立我们的人生观,而这所大学中的学生与教授给了我们上了一课,告诉我们什么才是学习的主动性,即使是暑假,校园里依旧有大量的学生,一排排的桌椅,这才是所谓的学习态度。
学生感悟三《阳光之旅》 高一(7)班 路遥
8月初十天的美国之行,让我头一次有机会来到美国,感受这一个独特的美洲国家的风土人情以及文化特质。主要前往的旧金山与洛杉矶都是位于西海岸的加州城市,阳光出奇的好,而在这耀目阳光下的加州,似乎充斥着阳光的纯净与明朗。
州政府大厅的参观,给予我深刻印象的是建筑家理性中的随性。上议院大厅房顶角落中出其不意、独一无二的小熊;走廊地板上碎石子排列出的乱中有序的图案;地板木块图案唯一一处的拼接错误......这些小而有趣的失误与别出心裁,展现了一群热爱自己事业、投入工作却又充满人性情趣的工作者形象。这些毫不被掩饰甚至被拿来当做重点介绍项目的有趣细节,非但未给州政府大厅减分,反而为这座豪华却又庄严的政府大楼,增添几分人性的柔美与趣味,增色不少。我想,这就是美国人对于他人劳动成果的尊重与欣赏,也是他们对于生活与瑕疵的从容以对和独特视角吧。这座有趣的政府大楼给我留下了一朵阳光的背影。
而后参观的渔人码头、九曲花街、艺术殿堂、金门大桥,让我见识了美国的家庭感、生活感和日常感。在渔人码头瞧见的一望无际的私人帆船;九曲花街上流动的家庭用车;艺术殿堂边一家又一家的父母与孩子;金门大桥边驶过的一对对亲子自行车......这些平凡而又寻常的场景,对我而言却远远比那些著名景点的美妙景色更为怡人。谁说美国人对于家庭是较为轻视的?在这里我看见美国人对于“家”这一名词的重视与用心。他们愿意在周末全家人一起出海钓鱼,愿意在午后带着孩子出门运动,更愿意在家门口创造出一个优美贴心的环境与道路悦己悦人。这是美国人的家庭观、生活观,爱己、爱家,亦爱人,更爱美与自然。美国的家给我一缕暖彻心扉的阳光。
美国的迪斯尼与环球影城是玩乐不可不去的胜地,难得的热闹与欢快。热情的工作人员,奇思妙想的娱乐节目,还有充满着美国梦与童话色彩的建筑与故事,缔造出了一个属于孩子的梦幻世界。在这里,我们好像回到了十岁的孩提时代,单纯而天真,即使以高中生的眼光看来颇为幼稚的游戏,也让我们玩得酣畅淋漓。没有年龄的限制,没有国籍的分别,只要你渴望梦想与快乐,这里就属于你。自由、肆意、富于想象与海纳百川的精神,我可以在这里体会的到。像一道阳光的颜色,灿烂耀眼,可贵而难得。
更难以忘怀的是美国的大学。UC伯克利的自由交融、对于学生的尊重以及对于个性的培养;UCLA的平和淡定,独特强盛的校园文化与意识;还有,斯坦福的学术严谨、端庄典雅,在高贵中透露出对知识的追求与崇尚以及对于人性与文化的沉静思考。不同的大学,有着不同的校园气质,却共同表现着美国大学的一个共性——那就是对于学术自由与创新的执着,是对知识与未来的追求,更是对未来青春的诠释与拥有。这是加州阳光的温度看,温暖却不灼人。
以上的寥寥几笔,描绘了我印象中的美国。溢于赞美之词,却不代表着我崇洋媚外。我只是觉得,若能看清我国相较于他国的不足并不断改正,那么中国的未来绝不为泛泛可谈也。美国之行,犹如阳光之行照亮了我对于未来的态度,拼搏与努力,去创造更像阳光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