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多年的努力,南洋中学的科技教育已经成为学校最鲜明的特色,对推动学校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上海乃至全国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在2005、2006年中,科技教育仍然是南洋中学推进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在学校工作中具有举足轻重的特殊地位。学校从重视发展科技创新教育新内涵、注重全面性、突出实践性、渗透人文性(三性)以及通过环境化、课程化和活动化(三化)实施科技创新教育对科技教育提出了“发展科技教育特色,推进学校文化建设”新的构思,科技教育有了的新发展。
1、科技教育在年级分层目标的落实方面又有新的进展
充分利用二期课改的有利条件,在各学科教学中强化科技教育。科技教育和学科教学更紧密结合,如学校在高一年级中全面开设了“机器人”的微型课程。高一学生每班分成10个小组,每组约5人,按不同的元件,组装了各种功能的“机器人”,通过不断的调试,直到成功,学生们表现出极大的创造力和热情,课后学生还积极要求进行更高级的“机器人”研究。又如在学生中开展趣味化学实验,研究“乙炔暴鸣”现象,并让他们在学校的科技节、艺术节上表演,极大的培养了学生对科技的兴趣和科学实践的能力。在校园的科技景点上新增“宝葫芦的秘密”。在“永远的巴金”纪念活动上,将科技融入“南洋中学巴金网站”的启动仪式,使科技教育真正地与学校教育教学融合在一起。
2、建立制度,努力推进科技教师队伍建设
科技教育师资队伍的形成是科技教育继续和发展的关键,为使科技教师队伍能持续发展,学校在2006年的4月召开了八届五次教代会,经过多次修改、补充,表决通过了《上海市南洋中学科技教育发展的若干规定》的文件,其中特别制订了科技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相关政策,鼓励更多的教师加入科技教育师资队伍的行列。
学校一方面寻找能够在科技创新教育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的老师,如新引进青年科技教师夏俊。同时,学校在教育局的支持下建立“
3、开拓与企业、社区合作,促进学校科技教育
用好社会资源,丰富科技教育内容,组织学生参加和南洋中学签约的科普教育基地——上海市昆虫馆的科技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南京、绍兴等的科技考察等活动。同时,我们组织学生参观了上海科技馆的“神六”展览,近距离接触“神六”返回舱以及费俊龙、聂海胜的航天服等珍贵实物。
学校与上海风光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由风光公司制造、设计、施工的风光互补的独立发电系统,由1.2千瓦的两台风力发电机和4千瓦的太阳能发电组件所组成的“南洋中学风光能源太阳能屋顶装置”。通过这个实验平台,提供给南洋学生一个了解未来可再生新能源的科普试验基地,为学生亲身体验到新能源,提供了很好的条件。高二年级正在准备结合物理教学,在基础型课程中开展“风光太阳能”的研究性学习。教育与科普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成为校企科普长期合作新的里程碑。
由徐汇区斜土街道办事处和南洋中学共同建设的青少年科技主题俱乐部在2006年度举行了多次活动,也参加了多项新能源比赛。如2006年4月,在上海科技馆(球体展区)举行的“夏普杯”上海市青少年“新能源应用”动手做系列大赛,李哲伦、彭海杰、秦超等同学获太阳能吊车模型起重、新能源创意模型、获风能发电机模型制作等比赛中都获一等奖。2006年12月,俱乐部学生热情参与了学校开展的以新能源为主题的校科技节。
4、与国内外学校共同探讨科技教育
5、促进学生科技素养的提高
学校每年都要举行一次规模相当的科技节,在科技节上,大部分同学都能亲身参与到各项科技活动中去,使大家感受到“科技就在我身边”。学校建起了理念新,设备先进的“创新实验室”,为学生开设了“单片机应用”、“图形计数器”、“太阳能”、“机器人”等内容新颖的课程,让学生接触新技术,充分动手实验,培养实践创新能力。除了各类普及型科技活动以外,我们鼓励、帮助一部分有特长、爱好科技的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的科技竞赛,学生在科技创新方面也取得不少成果,如我校严韬、丁云洁、彭海杰、蔡烨平四名同学在
6、学校鼓励教师科技创新,取得成果
南洋中学为教师科技创新搭建舞台,营造氛围,鼓励教师参与科技创新。
2005年奚天敬、
学校提出“发展科技教育特色,推进学校文化建设”的科技教育新课题,上海市科技教育研究所承接的教育部课题,我们有4项子课题:《培养高中学生科技研究能力的科技教育运行模式的研究》、《科技教育与德育相结合,培养高中学生科学精神的研究》、《图形计算器对高中学生在户外科技活动中研究能力培养的应用研究》、《优化校园科技环境与培养高中学生科学研究能力的探究》,也已完成结题工作。
7、特色创新,建绿色环保校园
学校将节能环保的理念渗透到科技教育中去,坚持开展新能源的科技特色,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单位开展多项措施。如学校四十多个科技景点中太阳能石英钟、风力发电机等已成为学校的标志性科技景点。学校使用5.2kw风光互补独立发电系统,大力使用太阳能和风能等新型清洁能源发电,大大降低电耗,节约电能,减少污染,为缓解国家电力消耗压力作出积极贡献。学校食堂使用交大新型研究成果,使用无极灯采光和空气热泵提供热水,无极等具有节约电能使用寿命长的特点,空气热泵利用空气中的热量,只用一度电就可以发出三度电所发出的热量。学校采用蓄水池绿化浇水,使水资源得到了充分再利用。学校还利用沼气发电装置、利用鸽粪等废弃物用于学生的实验研究,极大限度的降低了污染物的排放,加强环保,为学校节约了大量电能和水资源。
8、学校开展有影响的活动,产生良好的社会效应
学校在2005年5月被授予“上海市科技特色示范校”和“上海市影视教育特色学校”;
学校通过近一年的准备,在区教育局的支持下,隆重召开了有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澳大利亚、新西兰、马来西亚、台湾、香港北京、上海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近百人参加的“上海青少年科技教育国际论坛”。在国际平台上探讨了有关青少年科技教育理论和实践方面的问题,会议取得圆满成功,为推进各国的青少年科技教育发挥积极的作用,产生良好的社会效果。
学校老师热心宣传科技创新教育,如2006年11月
学校2005年8月参加“上海市百万家庭节约”活动,学生的新能源作品——太阳能热水器、新能源浮沉舱和“有趣的葫芦”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新闻媒体的关注。我校的新能源作品在第15届国际光伏科学与工程大会暨太阳能展览会上获得太阳能作品发明创新奖。在高二年级学生中开展“太阳能”项目研究,并参加了上海市“夏普杯”太阳能竞赛和上海市十五届太阳能展览会,获得好评,上海教育电视台专程到学校采访并播放了新闻短片;2006年10月学校举办了“南洋中学杯”上海市青少年新闻DV大赛、上海市第四届中小幼儿教师“动手学科学”大赛也在南洋中学开赛。
大量的新闻报道扩大了学校在各个方面的社会影响,也使得社会能广泛了解和认识了南洋中学,提升了学校的品位和层次。为此很多学校慕名而来,如2006年11月,闸北区教育局科艺体卫科领导以及市北中学、新中高级中学等部分学校校长,在区教育局王华兴处长、宋开成科长和青少年活动中心钱江主任的陪同下对南洋中学科技教育参观考察。类似的还有重庆三峡学院2006年校长培训班学员、苏州市第十中学理科教师代表团、香港保良局姚连生中学师生代表团等。不仅是国内的,国外代表团也有很多,广美国代表团就有加州、密西根州等四个州的中学教师组成的教育代表团、美国人民对人民交流协会、美国PDK教育代表团等,美国科学杂志seed还专门介绍南洋中学科技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