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治校成共识 建制宣教促和谐
发布时间:2010-12-06 00:00:00   发布人:系统管理员   信息来源:暂无   点击次数:316

南洋中学把实施“五五”普法宣传教育工作,作为学校一项重大的社会教育工程来抓,做到年年有主题、年年有提高。结合学校的实际,有针对性地认真开展了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师生共同参与开展了丰富多彩、富有实效的课堂教学与活动。

五年来,在师生学法、知法、守法的意识不断增强的基础上,学校教育管理法律化、制度化方向发展明显,以法治校、依法治教的氛围逐步形成;学校师生从由提高法律意识向提高法律素质发展。

学校“五五”普法宣传教育工作逐步达成了法宣——法能——法治目标,促进了学校整体工作的发展。特别是近三年来,学校作为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级中学连年被评为上海市文明单位、上海市安全文明校园,党组织连续获得区教育系统先进党组织,徐汇电视台对南洋中学党建实践作了专题报道。学校荣获20072008年度上海市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先进单位……

一、健全机制、有效规划,有效规范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规划性

1、成立专门领导小组,有序开展普法工作

学校依据上海市“五五普法”有关文件要求,结合徐汇教育局的工作部署,成立由校党政领导挂帅,工会、政教处、团委、关工专职教师、派出所法制副校长共同参与的领导小组,具体负责“五五普法”教育工作的引领、组织与实施,有力推进本项工作的开展。

领导小组名单是——

组长:党总支书记 陈宏观(原王民政)

副组长:校长 于东航;副书记  帅俊平

组员:工会主席  杨杰;政教主任  郑蓉;团委书记  毛健 

      关工委专职教师:杨正明   法制副校长:陈太华

2、形成三级会议研究、部署,落实保障体系,明确分工,落实保障有力。

学校通过学校层面的两委会、行政会,对普法教育、安全教育等工作的开展,作前瞻性的研究、规划与部署;通过教代会与校务公开,认真履行依法治校的各项措施;通过教职员工学习会、学生校班会以及家长会与家长告知书进行形式多样的普法教育与安全教育。有力推进法制宣传教育与依法行政、依法治校工作。部门、年级组层面具体落实。

针对普法教育专业化、日常化的特点,学校进一步健全普法教育的工作机制,主要包括:领导决策机制——主要通过两委会的决策,将普法工作属地化,便于落实开展,体现工作的领导力;中层推进机制——主要通过有关中层干部将学校决策化为工作措施或工作项目,具体推进实施,体现工作的执行力;政策保障机制——主要通过制度的建设与完善,相关条件的创设与保障,提供必要的工作依据与条件,并依法形成保障师生合法权益的校内救济制度和纠纷解决机制,促进工作的持续性;依法监督机制——校内主要通过教代会、家委会、领导干部述职评议以及会计委派制度等,对学校民主管理、依法治校等工作进行有力监督,校外主要由上级主管部门的日常监督与市、区两级政府部门对学校开展的教育视、督导工作,进行依法监督,体现工作的政策性。

同时,学校设立常规性的法制宣传教育专项经费,做到专款专用,落实到位,重大活动有专门经费予以保障。

3、重视制度建树与执行,提升遵章守法之意识

学生入学教育,会以《中学生行为规范》为抓手;重大考试前,总有考试守则的宣讲;文明班的评比,遵纪守法是基本指标;节庆假期,安全教育会如影相随。如有严重违规违纪的现象,学校必以耐心的批评教育与必要的行政处分让学生认真反思,及时改正;毕业前夕,宪法教育又会成为高中毕业的成人礼;同时,通过聘请法制副校长、校外辅导员,使有关教育的开展更为专业化。

对于教职员工,学校通过师德规范的制度建设与考核方案,明确教职员工的行为准则,同时进行必要监督;通过校务公开、教代会制度的严格执行,实施依法治校与民主管理;通过聘请教育局信访办老师来校开设专题性案例讲座,提升全校教职员工依法治校、规范教育行为的意识与水平。

在教育局的牵头下,学校还聘请兼职法律顾问,加强对学校依法行政、依法治校工作的经常化指导,防患于未然。

4、年度工作计划明确,重点推进

“五五普法”工作,作为学校工作重点,列入每一年的工作计划,且按照时情,明确重点推进的工作。近三年以来,工作重点如下:

2008年工作重点:强化法制意识,规范教育行为

2009年工作重点:重视依法行政,促进民主管理

2010年工作重点:加强防范措施,保障校园安全

5、签约明确职责,考核监督执行,建档规范管理

   常年来,学校通过“三重一大”制度的执行,通过教代会的民主管理,通过校级领导、中层干部的述职考核,通过师德规范责任书的签约,通过校园安全工作责任书的签约等一系列的工作,有力推进了普法和依法行政、依法治校工作的有关职责层层明确,工作机制与制度不断健全,监督考核机制的日常化运行良好。

   同时,学校注重校务会、行政会、教代会的议事程序规范化,做好会议记录与档案留存,普法工作的资料完善,档案整理规范有序,有利于阶段性的反思与总结。

 

  二、分层次教育,针对不同对象,开展教职工专题法制教育学习,着力提高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针对性

1、突出校级班子的法律学习,大力提高依法治教、依法行政和依法治校的意识,切实提高学校班子依法治校的能力。按照《中组部、中宣部、司法部关于加强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工作的若干意见》的要求,切实落实教育部门、学校领导干部带头学法用法的制度规范,建立党总支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法等制度。校级班子成员积极参加区内各类法规培训班,学校不定期召开专题法律类中心组学习,强化法律意识。比如,校级班子成员全部参加了区财政培训中心和区教育党校组织财经纪律培训班,学校党总支副书记帅俊平担任了学习班的组内组织的职责,并以优异的成绩被评为优秀学员,全部成员均保质保量、顺利完成了考核任务。学校承担了区域内兄弟学校领导集中实地讨论的任务,交流了依法治校的做法。

2、重点抓好行政班子的法律、制度性学习,促进管理观念转变,强化执行力建设。仅在20106月学校中心组就集中学习了《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追究办法(试行)》、《有关事项报告办法》、《一报告两评议办法》、《离任检查办法》等四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方面的监督制度以及《关于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规定》、《关于对配偶子女均已移居国(境)外的国家工作人员加强管理的暂行规定》。强调行政班子成员要加强对法规、制度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真正做到有章必依、执行必严、违规必究。在每年对中层干部的民主测评中,专门添加执行法律法规情况的条款内容。

3、重点抓好后备干部的法律、制度性学习,并以此作为考察、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学校针对近年来教师队伍平均年龄整体下降的现状,加大对年轻教师的培养,连续四年拿出部分中层干部岗位,设立了年轻干部规定年限上岗交流、“火线型”锻炼的机制。在年限到期考评中,重视对年轻干部学法用法,规范性开展工作情况的了解,并作为考察、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

4、着力抓好班主任队伍建设,进行保障学生合法权益的法律法规的宣传。组织全体班主任认真学习《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加强对学生的保护。

5、抓好教师队伍建设,加强学习落实。学校把教师学习法律法规创建学习型单位的重要内容,将法制教育纳入教师提高培训、进修或继续教育的培训当中,对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等新出台的教育法律法规做到全员培训和专项考核。经过全体教职员工的一致努力,学校获得2008-2009年上海市学习型单位先进集体。

6、抓好工会委员队伍建设,进行维护教师合法权益的法律法规的宣传。

 

三、针对不同时间契机,不同类别,开展学生专题法制教育学习。

1、健全学生法制教育领导体制,突出抓好宪法和国家基本法律的宣传,切实提高教师和青少年学生的宪法意识。在教育局未保办、街道未保办的关心指导下,学校聘请法律顾问签约,聘请斜土派出所所长担任法制校长;聘请百劳讲师团团长担任学校名誉校长,与斜土社区建立共建,学校还聘请了家长代表担任安全联络员,构建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形成学校和社会各方齐抓共管的局面。

2、着力抓好法治理念教育法律法规和有关依法治校、为人处世教育活动。学校还通过设立法制教育宣传橱窗、电子显示屏、学校广播、宣传横幅、升旗仪式、午会、校班会等方式和途径大力营造校园法制宣传教育氛围,做好宪法宣传周的宣讲活动。将对学生法制教育作为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保证教学课时纳入学校的教育教学计划。每学期寒暑假前夕安排一次法制教育专题讲座,每学期1次生命周专题教育活动。组织学生参观上海少管所、公安博物馆、消防博物馆等法制教育基地等,取得良好效果。比如进行“禁毒”宣传,全体师生在校参观“禁毒图片”展览,使学生了解到:为了祖国美好未来,为了美好的青春与前途,为了宝贵的生命放射出绚丽的光彩,要远离白色瘟疫,创造美好明天。加强绿色环保意识,利用学校科技特色在校组织了丰富多彩的绿色环保活动。同时,加强安全法制教育,开展防火知识演练,从生命安全角度加强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和行为教育。此外,每学期寒暑假前夕安排一次法制教育专题讲座,每学期1次生命周专题教育活动。组织学生参观上海少管所、公安博物馆、消防博物馆等法制教育基地等,取得良好效果。

特别是政教处、团委和年级组每年精心组织好十八岁成人仪式,从中设计好授宪法的环节,并做好摄录像,利用摄录像向其他年级的同学进行宣传。利用法制宣传日、宣传周、纪念日、“12.4”全国法制宣传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组织开展开展丰富多彩的法制教育活动。

3注重对学生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培养,整合课堂主渠道和课外社会实践开展法治教育活动,不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法治理念和公民意识。学校与斜土街道法制办一起制定了专门的法制教学计划,并积极落实。平时,我们还结合12.4法制宣传日开展宪法宣传周活动,围绕《突发事件应对法》、《食品卫生安全法》、《国防教育法》、《防灾减灾法》、《义务教育法》、道路交通法规等相关法律法规,以演讲、征文、展板巡展等方式组织学生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此外,学校结合高一年级学生军政训练、东方绿舟等素质教育实践活动中,集中开展国防教育专题活动内容;在南京和绍兴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策划中,加强对学生的交通法规、公民责任、守法安全的教育,结合高三学生毕业典礼,组织十八岁成人仪式,向学生颁发宪法,庄严宣誓。丰富多样不断创新的普法教育形式,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接受能力,法制教育取得明显效果;

注重发挥法制课课堂主渠道作用,开展专题法制教育学习。学校充分利用政治课、讲座、报告会、主题班团会、研究性课程等开展法制教育,廉政教育进课堂,利用本校丰厚的校史文化进行法制教育,并在各学科中渗透法律法规意识。

4、针对不同时势环境,开展专题法制教育学习。在开展“迎世博600天行动计划”活动中,学校加大对涉及世博的法律法规宣传力度。重点开展了迎世博知识及其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举办了世博与学生礼仪讲座,组织教师、学生开展网上世博知识答题,明确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提高教师、学生作为东道主的责任意识,对世博安保等涉及世博的志愿者进行大力的宣传,积极组建世博安保志愿者到轨交站点参加执勤;组建党员、团员、男教师为骨干的护校队,确保校园平安和学生安全。

5、学校建立了学生安全和伤害事故的应急处理程序和报告制度,形成专兼职相结合的学校法制教育教师队伍,依法妥善处理学生伤害事故。建立健全专任及兼职法制课教师的培训机制和教研活动,利用两周一次德育备课时间,加强对班主任队伍安全法制素养的培训,利用德育论坛开展交流互动,不断提高教师的法制教育水平。建立针对特殊学生的法规纪律教育制度,学校还针对行为或学习困难学生建立了特殊学生心理档案,班主任与心理教师老师跟踪帮教关心,及时疏导干预,并定期开展谈心活动,有效预防了学校犯罪率的出现。完善的校园安全保护机制,有效维护南洋校园的平安和谐。

 

四、不断创新,运用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效果,大力开展学校制度建设和文化建设,促进依法治校实效性。

1、针对学校教育工作实际,大力推行“三公开”。

“三公开”即在依法办学的前提下,进行党务公开、校务公开和厂务公开。公开的办学、教育教学管理的依据、程序、结果、收费事项、监督措施等等。在学习宣传的基础上,广大教职工自觉学法守法、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氛围已初步形成。学校所有“三重一大”事项均经校务会审定讨论通过;所有法定事项和牵涉到教职工切身利益的事件均经教代会讨论决定实施。

充分发挥教代会职能作用:学校坚持每年二次的教职工代表大会,做到了学校各项制度的制订、重大问题、学校热点、难点问题解决由教职工参与讨论,研究决定,进一步促进了学校管理的规范化,调动了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以及民主参与、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意识。大力推进校务公开:为了切实做到依法治校,让广大教职工参政议政,发挥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学校对教职工关心的热点问题全部实行公开,如,岗位设置、聘任,学校财务,职称评审,各类评优工作等等。

2、整合利用社会资源,共同参与法制教育。

学校充分重视社会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学校与上海公安博物馆签约共建,设立校外教育基地;学校将百老讲师团、派出所干警、信访办干部请进校园,丰富法制教育内容;学校聘请法律顾问,进一步强化依法治校的能力;学校依靠巡警、协管与安全志愿者,加强校园周边安全管理;学校邀请派出所共同参与安全教育专题片的拍摄,生动开展校园安防教育及演练。多方合力,整合形成学校普法教育的社会化资源。

3、形成较为完备的制度管理体系。

2009年学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梳理形成制度:党建制度24项、教师专业发展32项。学校管理从由提高法律意识向提高法律素质的转变,学校教育管理法律化、制度化方向发展明显。学校每年均要接待多批国内同行的学习考察,我校完备的制度管理体系得到了来访者的一致好评。

4、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利用校史文化开展廉政教育进课堂多种法制宣传教育活动也得到多方的好评。学校投资设立大型彩色显示屏,利用醒目的校园网络、电子屏幕等传媒进行宣传,专门拍摄校园安全防卫主题片、开展了法制课教学课件等的创作也取得积极的成果。

5、形成良性的输出宣传机制。

学校在假期组织党团员教师志愿服务宣传团队、学生干部赴居委会挂职团队对包括学校法制教育的成果在内的相关内容进行输出宣传。

  

上海市南洋中学

201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