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校史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学校概况 >>南洋校史
郎静山的“南洋缘”
发布时间:2008-02-20 15:08:57   发布人:系统管理员   信息来源:暂无   点击次数:1,050

1904年,14岁的郎静山随父亲来到上海,进入南洋中学预科读书。南洋中学的前身为王维泰创办于1896年的王氏育材书塾,是上海著名的一所民办的新式学堂。南洋中学预科设在小东门内仁和里,预科主任李静澜,据说是著名书法家李梅庵(清道人)之弟,擅长书法、绘画,是清末民初活跃在上海的美术教育家。

郎静山的家境并不富裕,他初来南洋中学预科读书时,家中负担不起他的学费,他寄宿在学校里,白天上课,晚上帮学校和师长做一些整理图书、文稿校对的工作,以半工半读的形式完成着学业。南洋中学的新式教育使郎静山一生受用无穷,当时该校的课程有英语、国文、算学、历史、地理、体操、图画等。他学习认真,特别是英语和数学,在南洋中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对于此后他在《申报》经营部做帐和在国际摄影界的交流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在预科时,郎静山最喜欢就是图画手工课,他的图画成绩也在同学中出类拔萃,因此受到李静澜老师的特别的赏识。老师擅长书画,更善于启发引导,他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搞了一个“照相小班”,郎静山和几位同学参加了“照相小班”,老师借来了一架老式的柯达相机,一面向这些刚接触到摄影的学生们传授摄影的基本知识,一面手把手地教他们怎样取景、怎样拍摄、怎样兑调显影、定影药水并在暗房中一步步将照片洗出来。看着自己拍摄的影象从白纸上显示出来,郎静山被完全迷住了,摄影艺术深深地在他的心中埋下了种子。

郎静山在南洋中学预科学习了一年多时间,然后回淮阴,在江北小学读完高小。又回南洋中学本部读中学。这时的南洋中学已经迁址日晖港畔,这里校园宽阔,校景优美,有木楼回廊,花园茅亭,小桥流水,每天观流经校园直通黄浦江的小河涨潮,听远处龙华古寺的梵钟回荡,如诗如画的环境给郎静山无穷的灵感,他不断地练习、创作着摄影作品,一方面在课余时间借来了当时在北京出版的《脱影奇观》、《续脱影奇观》两部中国最早的摄影技术工具书自修学习。还不时地拿着自己的习作找李静澜老师,向他请教并探讨。老师对这位热爱摄影、谦虚好学的学生非常欣赏,给予他热情的指点帮助。

郎静山在南洋中学没有读到毕业(应该是读到1912年左右)。就走上工作岗位,先后任职于《申报》和《时报》报社。但是,他和培育他的母校南洋中学,和启蒙老师李静澜,一直保持着联系。在二十至三十年代间,他多次担任南洋中学学生摄影小组的指导,1946年抗日战争胜利复校时,他还为王培孙老校长拍摄了一帧肖像照。

1993年秋,阔别母校八十多年、103高龄的世界摄影大师郎静山又回到了母校南洋中学。那天天上下着蒙蒙细雨,郎老身着长衫,足登布鞋,他脚步稳健、声音洪亮,他在当年曾读过书的教育楼——红楼的回廊上一面漫步,看着一间间的教室,一面向陪同的南洋中学领导、记者等讲述着他当年在这里读书时的情景,并说:“我永远是南洋的学生”。言语中,眼光里流露出对南中母校的深厚感情。回到接待室,郎老毫无倦意,拿起大笔,在纸上题写了“南洋中学,日新又新   癸酉仲秋百零三岁学生郎静山回母校留书”题词一幅,表达了对母校的衷心祝愿。。。。。。。。    
 
从秀野桥到省园 ——王柳生先生的创校史 南洋中学校友会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