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资料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党务公开 >>学习资料
做新时代学校德育工作的螺丝钉——记上海市“育德之星”郑蓉老师
发布时间:2013-11-11 00:00:00   发布人:系统管理员   信息来源:暂无   点击次数:766

 

郑蓉,一位坚守上海市南洋中学德育阵地全天候多面手,有着班主任、年级组长、团委书记、政教主任不同的德育基础岗位经历的“螺丝钉”。

2006年,在学校跨上市实验性示范性学校的台阶的时候,郑蓉老师也幸运地踏上了学校政教处主任的岗位。五年来,政教处在校领导的领导下,学校德育工作乘势而上,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绩,获得了多项市级以上荣誉。学校成为全市普教系统唯一一所荣获“市廉洁文化建设示范点”的学校,成为徐汇区唯一一所荣获“市五五普法先进单位”的中学;在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德育管理专业委员会等单位的关心、支持下举办了“廉洁教育进课堂、进校园”、“法制教育论坛”、“心理教育展示”、“在体验中探索——德育论坛“等多场市、区级德育展示活动……郑蓉老师作为具体的操作者和组织者,带领德育工作者队伍和学校一起成长。

    一、做坚定的螺丝钉

螺丝钉——就是自觉地把个人融入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之中,忠于职守,干一行爱一行,干一行钻一行,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

大学还未毕业,郑蓉老师就对班主任工作满怀向往。“天天能与学生交流,不仅教他们知识,更教他们做人,这是多么神圣的工作”。刚踏上工作岗位,她就开始自己德育工作之旅。

做班主任,在言传身教中帮助学生成长——“知识在你眼前,我在你的身边”。的确,班主任是与学生接触的时间最多的一项工作。郑蓉老师把握每一次和学生接触的机会,身体力行传递给他们成长的经验,帮助他们解决成长的困惑。新班级刚组建时的卫生工作不为了检查中得高分,而是让同学们感觉心集体的团结向上和凝聚的氛围。对于学生的青春期问题,不阻止、不干涉,但是通过谈心交流让同学们感到自我发展中的困难和阻碍。发生问题时实事求是的态度,让同学感到认真的老师给予自己成长的经验。曾经有家长这样和郑老师说:“我们家的孩子会教育我:‘妈妈,如果是我们老师碰到这件事,就会……”这些在郑蓉老师看来都是一种鼓励,鼓励她在教师的工作中更身体力行做好学生学习的榜样。2002年至2004郑蓉老师带领的班级分别获得徐汇区、上海市先进集体。

做年级组长,在关爱中帮助每一位学生进步——“不抛弃不放弃,我们在行动”。年级组长要带领一个团队,管理教育一个年级的学生。范围扩大了,学生参差不齐的情况更加明显,共同进步困难重重。但是每一个学生的健康发展、快乐成长始终是郑蓉带领的团队的教育目标,共同的进步是年级团队教师的共同行动。2006届南洋学子在学校关注和全体老师的努力之下,100%进入高校接受高一层次学习。

做团委书记,关注细节促使学生更加优秀——“细节决定成败,我们追求成功”。团委书记要引领学校的学生精英团队,要协调政教处和各年级组的团队,如何引领团员教师、学生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能力上水平,挑战更大。郑蓉老师一方面给他们搭舞台,让他们有展示自己的机会;另一方面也给他们磨练,让他们看到自身不足,自我反思,自我成长。学习科学工作方法,追求更好的工作成效。师生之间不仅仅一次次完成各项大型活动,在活动中,在工作中,郑蓉老师将自己所想、所感、所悟与同学们交流、分享,希望优秀学生能更加走好自己的人生道路。毕业的南洋学生会这样和现在的南洋学生说:“别看郑老师要求高,她一个人担当了好几个人的工作,我们现在大学里的老师还做不到这些”。这或许是对郑蓉老师的肯定,但更是一种优秀的体现——明理、重责、感恩,老师认为这或许是更成功的工作实绩。在郑蓉老师担任南洋中学团委书记期间,南洋中学团委连年被评为优秀,荣获“区五四红旗团组织”的团内最高荣誉,她本人也获得徐汇区新长征突击手。

做政教主任,在思考中给予学生有效教育——“实事求是,我们追求实效”。在徐汇区主体性德育理念的引领下,创设活动让同学们真正达到预期教育目的,是郑蓉老师在政教处工作中追寻的目标。体验是德育的重要方法,利用社会实践机会设置学生活动环节,让同学自我在活动中自我感悟和受教育是最好的德育效果和目标。每年高一新生入学不久就要参加东方绿舟国防教育活动,这是同学作为高中生,第一次离开父母,与还比较陌生的老师、同学一起渡过五天四夜的集体生活。郑蓉老师与年级组长共同设置各项评比和竞争环节,在内务整理、纪律要求、活动积极等方面对同学和班集体进行考评。刚来到东方绿舟的同学就趴在寝室的地面上拖地、清理床下垃圾,集体参与各类活动。这样的体验产生的感悟才能让同学们真正具有自身的责任、群体的荣誉和体会父母的辛劳。而在东方绿舟进行的集体生日活动,让同学们从近日来的亲身经历,在不一样的环境中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学校之德、同学之情。这样的工作形式很多,方法手段不局限,但是都为了追求最好教育的效果。

    二、做闪光的螺丝钉

闪光的螺丝钉——就是自觉服务于学校德育整体的运转,服务于学校整体,实现自身的价值,让学校德育闪出亮色,示范于兄弟学校,带动大家共同进步。

德育工作在帮助学生成长的同时,也在推动学校的整体工作。学校德育的发展需要更高的视野和更深的追求。

一是文化树人,讲求精神追求,传承发扬校史文化。从南洋中学百年校史出发,从学校实际出发寻找可行、有效的德育教育资源,让学生的民族精神教育找到切实、可行落脚点。以爱国荣校的教育让同学们感到自身的责任和使命,将爱国落到实处,也落实到学生心里。2010年学校梳理校史相关德育内容,完成区级课题《挖掘校史教育资源、夯实校本德育内容》,编制完成南洋学子必修《今天我以南洋为荣》专题校本教材,供今后南洋学生进行学习。同时将“校友寻访”、“校友烈士祭扫活动”常态化、机制化,将普惠性的德育成为现实。

二是以人为本,整合资源,擦亮心理教育特色工作品牌。南洋中学的心理工作是一块鲜明的特色品牌。结合新形势,近年来,学校在三方面作进一步的推进:首先是规范编制学生心理档案和设定、理清初高中青春期教育等环节重点,强化心理工作的常规性和制度化;其次是将每学期的心理周项目化,将心理主题班会推到校级、区级的层面,成为推动班主任的专业化发展主要内容;再次将学校心理工作在市级平台进行展示交流,在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德育专业委员会的支持下,学校于200912月进行全市心理专题的展示,极大促进了学校心理工作的良性发展。

三是加强制度建设,注重养成教育,形成规范运行机制。学校不断总结德育经验,郑蓉老师作为牵头人修订形成《南洋中学德育管理操作法》,对班主任工作等三类八条内容进行归类整理并形成机制。在依法治校和育人管理工作的成效中,德育工作的辐射作用也在加强。近年来,南洋中学在学生奖惩条例明晰,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明确,操作有章可依。学校成立年级组管理特色“刘家珍工作室”,郑蓉老师作为工作室秘书长兼骨干指导教师,由于成绩突出,“南洋家珍——年级组建设项目”荣获20092010年上海市师德师风建设优秀项目提名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