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资料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党务公开 >>学习资料
在奉献中幸福成长 ——上海市南洋中学青年教师丁磊个人事迹介绍
发布时间:2013-11-11 00:00:00   发布人:系统管理员   信息来源:暂无   点击次数:491

 

丁磊,是一位在学生时代获得了全年级第一张高级口译证书的阳光男孩,是一位走出过巴金、郎静山、顾维钧等一大批名人校友的百年老校任教的年轻英语教师,是一位自愿报名甘于奉献香格里拉的支教志愿者。

在所有的角色中,丁磊同志更愿意说自己首先是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一名在学业、工作和生活中始终铭记自己党员身份,以党员的要求严于律己、创先争优的年轻党员。在他的不断努力下,学业成绩优秀、教学业绩优秀、支教志愿服务的成绩依然优秀。在他身上展现了一名85后青年人良好的道德精神风貌和扎实的专业技能。

在大学期间,担任上海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分团委副书记兼党支部书记的他,学业上刻苦勤奋,努力进取,是同学们学习的楷模。他不仅成为该年级第一个考出上海高级口译证书的学生还每年获得学校一等奖学金的嘉奖,并在大三和大四学年分别获得国家奖学金和上海市奖学金的奖励。在工作中,他兢兢业业,勇于创新,他主动联系了上海市蔡元培故居,在学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蔡元培故居成为上海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第一个校外实践基地,他的努力和付出也颇受各方好评,因此他在大学期间也多次获得学校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干部的称号,并在毕业时获得了“上海市优秀毕业生”。大学期间的他,学业上专业出众,工作上能力突出,生活上他人为先,赢得了学院老师和同学非常好的口碑。

踏入工作以来,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小老师依旧勤勤恳恳,脚踏实地地努力着。在教学上,他刻苦钻研,勤学好问,不仅主动听前辈们的课并向她们请教,还自己阅读和观看大量的教学实录,逐渐地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特色。教学半年后,在学校学术节期间,他开了一堂语法公开课,其扎实的语言功底,新颖的教学设计,和谐的师生互动给听课老师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和好评,最终也获得了学校“骏马奖”提名奖。如今,他也是徐汇区马淑德英语学科基地班的一名学员,他积极参加每次基地班的学习,并将学到的内容灌输到自己日常教学工作中,并加强教学反思,因而教学成绩也比较突出。任教伊始,马上承担了班主任的工作。在班主任的工作中,师从区内德育名师刘家珍老师,作为“刘家珍工作室”的学员,他从不懂到懂,从不会到会,从不好到好,秉承“爱国荣校、共同成长”的理念,一步一个脚印的前进着。班主任的工作辛苦而繁琐,作为一名年轻的班主任,他不畏辛苦,每天都早早地来到学校,为一天的工作做好准备。为了让自己的工作做得更完善,他有本小本子,时刻记录下工作要点,并虚心向老教师们学习讨教,所带的班级无论从学习成绩还是班级风貌都日新月异,班级也获得例如“南京社会考察先进集体”等奖励。在学生们幸福成长的同时,他也幸福地成长着。

20118月,丁磊同志自愿报名参加赴云南香格里拉志愿者服务。在组织的需要下,丁磊同志果断接受组织交给的重托,加入到上海市第十四批赴滇青年志愿者的行列中,以一名志愿者的身份前往海拔3300的迪庆州民族中学支教。支教过程中,他克服高原气候恶劣、学生数多、不熟悉人教版教材、民族地区学生学习基础较薄弱等种种困难,兢兢业业认认真真地工作,并秉持上海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注重协调师生关系、钻研和运用有效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要让藏区的孩子们喜欢英语、开口讲英语,培养出学习的兴趣,丁磊老师动了不少的脑筋,也取得了突出的成绩。此外,他还加强与学校教研组的沟通联系,互相听课,帮助他们提高教学水平。他谦逊友好的态度广受当地领导老师和学生的欢迎和好评。在工作之余,他也关心当地经济条件有限的学生,每逢过节期间,他自备小礼物送给学生。当他得知班级有两名学生眼睛不适之后,第一时间带他们去当地医院检查,并为他们支付了医药费。在12.5国际志愿者日,他和同事一起去海拔4000多米香格里拉山区走访了几家学校比较贫困的藏族孩子,给他们送去了学习和生活用品。半年的支教生活,他始终用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去关注他身边的事物,他希望能以绵薄之力给那些需要关怀的人们送去来自上海支教老师的热心、爱心和幸福。

丁磊,85后的阳光男孩、青年党员教师、志愿者。在党旗下幸福成长、在党旗下把播散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