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青年教师公开教学展示活动紧扣“问学思辨,导行课堂”的主题,让青年教师在实践中,获得专业成长;在与学生共同探索知识的过程中,磨砺教学艺术。
英语 徐铭鸿老师
徐铭鸿老师引导学生在“听”和“看”的过程中,捕捉信息,提炼关键词。通过合作学习、课堂讨论、评价反思等学习任务,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思考消遣方式选择和变化的相关因素,对不同选择所带来的影响形成理性认知。并且,创设真实情境,鼓励学生结合文化背景、生活实际及课堂所学知识,以小组合作的形式为家人安排行程、叙述选择消遣方式的目的及效果,促进学生的活动参与度和思维深度,发展思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英语 高伊典老师
高伊典老师的教学以“选择”为主题,聚焦日常饮食与生态环境间的联系,通过探讨食物碳足迹等话题,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的小事对环境的重大影响,增强环保意识。阅读前,通过提问引发学生的兴趣与思考;阅读时,借助多种任务引导学生梳理文章结构,提取信息,深入理解;阅读后,以“食物报告”活动促进知识的输出与转化,各环节循序渐进,逻辑连贯。教学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与能力培养,提供词库与检查表辅助学生表达,设置讨论、展示与互评环节,锻炼学生知识运用、口语表达、互动交流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地理 李念老师
李念老师根据2024年地理等级考素养考察占比和班级期中考试各小题得分率,精选三组试题,主要围绕“提升学生综合思维”的角度,设计问题链和活动,并展开讲评。通过分析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的图文材料,引导学生综合提取、整合有效信息。学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为“国家生态安全”试题的答卷样本评分并提出完善建议,根据试题情境选取并应用教材知识,有条理地组织答题语言。通过辨证探讨“分布特征”试题的参考答案和待修改答案,引导学生在空间认知的基础上,联系区域地理背景和成因,深入分析矿产、城市等点状要素的分布特征,解决认知冲突、增加思维深度。
地理 郭佳琪老师
郭佳琪老师以台风“贝碧嘉”为案例,串联起整个课堂。通过新闻资料,引导学生回忆经历“贝碧嘉”时的感受,获得代入感,从而理解台风发生、发展的过程。在课堂中,学生初步探索zoom earth软件,观察不同图层,挖掘相关地理信息,分析台风的结构,初步产生灾害意识。本节课传授了有关台风的地理知识及自主学习的方法,在讨论和探究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掌握防灾减灾的实际技能,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地理思维能力。
政治 马雪婷老师
马雪婷老师构建了有关预制菜发展的具体情境,依托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守食安之责、担民生重任四个环节,引导学生辩证分析消费者和生产者的“忧”与“优”,结合政府保障食品安全的举措,阐述如何使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进而论证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最终目的,是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进一步领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优越性。
物理 郭宇航老师
郭宇航老师以“静电的利用与防范”为主题,通过生动有趣的实验和贴近生活的实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静电的原理和应用。课程通过模拟静电除尘、静电复印等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静电现象;通过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阐释静电的产生、带电粒子的运动规律以及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等物理原理。郭老师将静电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解释生活中常见的静电现象,在探讨生产生活中静电的危害和防范措施的过程中,让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的应用价值。
数学 马莹老师
马莹老师以动态图像引出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概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过程中,采用图文并茂的讲解方式,结合几何图形和动态演示,使学生能够直观地理解倾斜角与斜率之间的对应关系,并用它们描述直线的方向。通过设计一系列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实践能力。
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南洋青年教师既关注教学方法的创新,也注重教育智慧的提升,不断总结反思,积累经验,在教育的田野上深耕细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