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中,南洋学子们通过走访革命前辈、探访红色场馆,在沉浸式学习中感悟信仰力量,以“寻访一位模范、记录一个故事、传承一种精神”的方式,让红色教育真正深入人心。
燃青春星火,于感悟中成长
追寻的脚步,映照着赤诚的初心。南洋学子们利用假期时间,走进历史的深处,以多样的方式触摸信仰的温度、汲取奋进的力量,红色基因悄然浸润了同学们的心田。
寻访心声
范思嘉——寻访“两弹一星”高级工程师
我们倾听了“两弹一星”高级工程师——84岁的陈栋标爷爷的回忆,靠算盘造原子弹的经历深深触动了我们。陈爷爷当时生活条件艰苦,曾在零下三十度的寒夜排查核装置故障,但看到中国在联合国大会上不受轻视时,他认为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前辈用青春熔铸了国家安全线,我们要用青春筑牢民族复兴线。
瞿屹嘉、宋天佐、刘大川、刘任鑫、刘珉睿——寻访原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副师职干部
在上海市嘉定区军队离休退休干部休养所,我们见到了老兵沈云飞。作为原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副师职干部,他用37年的军旅生涯诠释了何为“平凡的伟大”。沈爷爷讲述的马石山十勇士的故事,让我们深刻地认识到了和平的来之不易。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要传承先辈们的担当与热血,带着沉甸甸的精神财富无畏前行。
余清颖——寻访党员教师
假期中,我寻访了76岁的共产党员饶庆和老师,在与他的交流中,我理解了成长的意义。在教学岗位上,饶老师拆电风扇讲电路、带学生装收音机,用实践教会学生责任与思考。这次寻访让我拥有了在每个选择中坚守热爱的勇气,青春没有标准答案,但像饶老师一样永远“向上走”,就是最好的方向。
李怡然、颜笑涵、朱芃羽、方容——寻访中共上海地下组织斗争史陈列馆暨刘长胜故居
走进刘长胜故居,吱呀作响的木地板仿佛在诉说那段惊心动魄的地下党岁月。每件展品都是刘长胜坚持斗争12年的见证,陈列柜里泛黄的《工人日报》上,字里行间都藏着联络的暗号;墙上老照片中,他的眼神格外坚定……离开时,我们写下了自己的感悟与决心,愿传承前辈的信念与赤诚,在新时代的征程上勇担使命、锐意进取。
南洋学子满怀虔诚与敬仰,用脚步丈量红色印记,以心灵触碰信仰的温度。展馆里那些泛黄的家书、古老的煤油灯,正化作新时代青年的精神密码,促使南洋人以不变的初心,铭记这份来自历史的嘱托,用智慧和汗水续写永不褪色的青春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