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中,南洋中学校级党章学习小组成员和团员青年们开启了寻访红色场馆之旅。同学们循着信仰的足迹启程,在跨越时空的对话中沉思、成长。南洋学子以赤诚之心翻开这本“立体教科书”,百年星火的光芒与新时代青年的心灵在这一刻同频共振。
踏寻红色印记,倾听时代回响
这场沉浸式寻访,将红色基因深植于南洋青年之心,他们是历史的聆听者,也是精神的继承者。场馆中珍贵的文物与动人的故事,都化作鲜活的教材,引发了同学们对于责任、信仰与理想的思考。
寻访心声
黄嘉彧、张宇凡、蔡悦宸、唐诗宸、王维元、马健宁——寻访蔡元培故居陈列馆
驻足于陈列馆中,我们静静倾听历史的故事,回顾了蔡元培先生与南洋中学的深厚渊源。校旗上,蔡先生亲笔题写的校名代表着跨越时空的嘱托,苍劲有力的字迹时时提醒着南洋学子们,要肩负起时代赋予的责任与使命。这次参观让我们深受触动,也让我们更加明确了自己前进的方向。
张淼淼、张馨玥、陈欣宜、蔡陶然、王紫心、谢昀贝、李矜璇、赵紫涵、战禹巽、张亦东——寻访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
硝烟散尽,精神永存。四行仓库是一座不朽的丰碑,矗立在我们心中,“八百壮士”的抗战历史不断提醒着我们:铭记历史,是为了传承红色基因,以敬畏之心珍惜当下,以坚韧之力向梦想前行。作为青年一代的南洋学子,我们要以先辈们为榜样,赓续红色血脉,继续践行、发扬抗战精神。
杨绍莼、王佳欣、车姝涵、龙昭蕊、顾嘉瑶——寻访钱学森图书馆
作为南洋中学校级党章学习小组的成员,我们走进了静谧又庄严的钱学森图书馆,并在深度寻访中,真切地感受到了信仰的重量。钱学森放弃优渥的条件选择去荒漠科研的行为,生动诠释了“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信念。我们应当学习这位科学巨匠的精神,在学习生活中勤于钻研、俭以养德、敬畏知识、信守理想。
沈宥辰、汝子牛、孙懿辰、秦梓豪——寻访青浦区东乡烈士陵园
通过参观烈士陵园,我们被革命先辈们的故事所触动。顾复生在《青东抗战日记》中的话语让我们明白,信仰是投身革命的坚定,是甘愿牺牲的勇毅。当下,这份信仰依然可以指引前行的方向,推动青年学子们“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我们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不负时光、不负青春。
魏擎云、孙昊月、谈欣妍 ——寻访《义勇军进行曲》灌制地纪念馆
推开百代小楼的木门,我们仿佛回到了那个风云激荡的年代。聂耳使用过的小提琴虽已褪色,却仍然能够在青年学子的心中奏响关于青春、理想与奋斗的乐章。真正的“纪念”不止于铭记,更在于传承,我们要脚踏实地学好知识,并坚持理想与热爱,通过擅长的方式绽放属于自己的光芒。
传承,是最好的致敬;前行,是最深的铭记。通过暑期“红色寻访”主题实践,南洋学子们已将红色的种子埋进了青春的心田。愿每一位南洋青年都能将这份触动化为日常的行动,以知识锻造力量,以担当书写未来,在属于自己的时代舞台上赓续红色血脉,勇担时代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