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小传:甘文照, 51届校友,上海永久自行车公司退休。
我最敬爱的费赞九老师离开我们已经几十年了,我至今仍深深的怀念他。
费赞九是我1948~1951年在南洋中学读高中时的语文老师。他不仅语文教得好,还教育我们做人的道理。
上费老师的课是一种享受。生动活泼,风趣诙谐。正如一位同学所说:“像听说评书一样”。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嗟来之食”和“鸿门宴”二节课。
“嗟来之食”大意是:春秋时齐国发生饥荒,有人在路上施舍饮食,对一个饥饿的人说:“嗟,来食。”其人说:“余为不食嗟来之食,乃至于此也。”施舍者赶紧上前赔礼道歉,但其人终不食而死。
费先生叫我们讨论嗟来之食究竟应该吃不吃?有人说应该吃,好死不如赖活。有人说不该吃,饿死事小,失节事大。争论得不亦乐乎。
最后费先生总结说:这是宣传中庸之道。最初是不该吃,因为施舍者高高在上,看不起穷人。但人家已经赔礼道歉了就应该吃。我认为很对。几十年来,我一直信奉中庸之道。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鸿门宴”是“史记”中的一篇名篇。故事大家都知道,我就不多说了。费先生讲解这篇课文时,惊心动魄。课堂上鸦雀无声。许多名句我记忆尤深。如“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孺子不可教也”,“衣锦不还乡,如绣衣夜行”等。
我曾请教过费先生:“人生到底为什么?”他说:“人生在世,就要对社会有所贡献,做一个有用的人。死后留有著作,还可以教育后人。”费先生曾帮助地下党员王春芳同学免受失学之苦。有一次王春芳有好几门功课不及格,如留级家里肯定不让她再上学。费先生得知后,对她说:“对进步的同学要照顾。你可试读一学期。如期终考试能及格,将不再留级。”当时上海已解放,王春芳很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努力学习,期终考试全部及格。她现在是南京脑科医院教授,心理治疗专家。
1955年5月,费先生突然被捕。据说是历史反革命,后病死于狱中。
我怎么不相信:这样优秀进步的费先生,会是历史反革命?直到1985年2月25日,费先生才获得平反。
其子费伦是我同学。为此事我曾和他联系。他来过三次信。现摘录一封如下:
感谢您想到我的父亲,并为他写文章。他一生教过不少学生,至今还有很多人在怀念他。如他地下有灵,应可告慰了。
他是近百年史中广大爱国知识分子中的一员,一滴水。为着振兴中华,为着民主和正义加入到社会变革的洪流中去了。历尽坎坷,含冤而死。但一百多年来,像他这样遭遇的人又不知有多少。在洪流的冲刷,冲击(与自己人斗,与敌人斗)中不明不白地死去。历史真会开玩笑,现在国共又要合作了,懂得了“和谐”二字。哦,原来是这样,这“和谐”二字是用千万人的生命换来的沉痛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