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风采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校友频道 >>校友风采
南洋情结——片断回忆,期望与祝愿
发布时间:2007-12-04 00:00:00   发布人:系统管理员   信息来源:暂无   点击次数:9

序:一些本不值得提的小事,却在记忆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因为这是朦胧少年走向立志的过程,记述下来与南中师生、校友交流,共庆母校110周年。

回忆一 决心上南洋中学

初中在上海市国强中学,其高中部与南洋中学相衔接,听父亲说,祖父是从南洋中学“爬墙出来的”,意即没有念完从“正门”毕业。所以多了一份情结。

初中毕业的暑期,父亲要我报名苏州中学,并不是要我去上学,而是增加一次应试的机会。临考前两天提前去苏州,要我复习一下重点课程。恰好有几位同班同学也去了,巧遇在同一旅馆,一到苏州,大家凑在一起,根本无心复习,整整玩了两天名胜古迹。临考前一个晚上,城内的京剧院开演“七本西游记”,诱惑得大家去看了一场,回旅馆已近十二时,次日清晨六点起床赶考场。第一堂考数学,打了一个瞌睡,成绩可想而知,父亲事后去学校查考分回答说“你家公子数学分太差了!”。

从苏州回家,接受了教训。离考南洋还有半个月,苦读两周,考试时觉得很容易了。

回忆二 南洋的住宿生活

父亲虽在上海交通大学任教,为了培养我的独立生活能力,自小学六年级起一直是住校的,学习成绩的事,他也很少操心,成绩差时笑笑摇摇头,成绩好时也差不多表情。他告诉我,南洋中学的特点是:教师水平高,授课概念清楚,但教学管理比较宽松,留习题不多,靠自觉,总之要增强自觉性,将来能不能考上大学,你自己去把握好。

高一时,我们九位同学住在一间房内,许廷官年龄最大,是老大哥,入学时已是地下党员。屠传义年龄其次,我们还是叫他老大。陆妙福、张思俭、周性贤、王伟杰、王伟俊、高芦令几位都是国强中学来的,非常熟悉,我们组织了一个篮球队,还有一个口琴队,文体很活跃,相处也好,曾记得我们与上海电影制片厂的明星队比过球,当时电影大明星陶金也出场。还曾远征到我和张思俭的故乡南翔镇去和镇的篮球队比球,王月娟同学去助兴。

南洋的体育很活跃,记得当时的排球队在上海市是排上号的,曾获第二名。学校的篮球场不够用,我们为了练球,有时半夜利用月光练习,记得,当时的校督导葛老先生还形容“昨夜听见月夜打篮球声”,哈哈!就是我们球队。暑假自己组织夏令营活动,生活很丰富,培养了团队精神。

回忆三 一定要考清华大学

高二下学期开始,同学们都为升学准备功课,打球时间少了。住房分配时,班次互相错开,甲乙丙三班交叉住。当时正值学习俄语的高潮,我与同学们牺牲了午休时间,听俄语广播学校,考大学时为了鼓励俄语,只考一二三册教材,很容易。南洋的英语老师有一个规定,平时测验每周一次,总分在90分以上,可免期中和期末考试,所以我就清晨早起背英语单词和课文,中午还学第二外语,很辛苦,升学考试时觉得很容易。(也为大学时的俄语学习打下基础,学习就很轻松了。)

数、理、化把概念弄清楚,找了各种复习题,容易的放下,不一定去做,浪费时间,专攻一些难题。概念清楚了就能举一反三。一些需要背诵死记的内容,象记英语单词那样将它记住。终于进入当时取分高的几个专业之一,清华大学电机系。

回忆四  南洋教育的特点

1.记得南洋中学的理、化、生物实验室在全国也是有名的,孙遂初先生上生物课解剖兔子,桂君协先生化学实验用牛油做肥皂,物理实验的内容也多。重视实验,学以致用,为我们未来的学习工作培养了良好的实践智能。

2.高中时期是重要的基础学习与学习方法的转变阶段。记得赵善继先生有时在数学课开讲新课时,先抽同学起来,请他简要复述上一堂课的内容。我就养成了在复习时学会作简单的概括,并作好课前预习,了解新课的内容,抓重点,提高听课效率,兴趣也高。赵先生抽问时回答也会比较满意。后来一直到上大学始终养成这种习惯。把笔记本的右边三分之一留出来空着,左边三分之二作听课笔记。空的部分留着复习思考概括表述用,简明地把要点表达出来,再闭着眼用最快的速度思索复述。这个过程训练了快速思索分析能力。刚开始觉得很累,“辛苦”,渐渐养成习惯,为大学及以后的学习,以致工作中都受益匪浅。

3.青少年时的理想,在各行各业中作贡献。南洋时,决心考清华电机系,立志要为祖国的电力工业作贡献,日记的第一页写上了“将使长江、黄河的水能发电,将电力送至四面八方,我站在山顶上遥望万家灯火……

南洋的教育,清华大学的熏陶,当我走进中国科学院的门槛时,立志要做自主创新的工作,不盲目地跟着外国的学者跑,闯自己的科研方向与道路。“志不坚者智不达”将古人的名言,也是警句牢记心中,四十余年的研究工作从各种各样的困难中走了过来。我沉思时,回忆起来,南洋的教育特点是培养创新性的思维方式,它是获取知识,推陈出新的基础。

期望与祝愿

南洋中学的学子们努力成为国家未来的创新型人才,南洋中学的老师们,在素质教育的方向上,继续创造新鲜经验,

应试教育使得科学素质教育存在明显的缺陷。南洋中学,一直为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而探索,是符合教育发展的方向。南洋中学重视素质教育,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用新科技启迪学生,既培养独立思考与实践能力,也在实践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

前几年回母校,看到了奚天敬老师带领学生们建立起各种新能源,光电等的物理试验模型,我非常兴奋:新南洋不仅继承老南洋的优秀传统,还发展创新,走出了教学的新路。相信南洋的学子们在这样的环境下茁壮成长,将来必定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道路上阔步迈进。

我的三弟在京做人民教育出版社工作,经北京市及上海市的介绍,随团考察了南洋中学,事先不知道是我母校,看后大为赞赏,认为南洋中学在素质教育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与经验,不愧为上海市的示范。

祝愿南洋中学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中,迎难而上,进行素质教育并取得进一步的效果而得到社会的认同。并祝愿母校的师生,戒骄戒躁,任重而道远,不断总结经验使之升华,攀上更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