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前,南洋中学是一个封闭、保守的学校。校规规定学生不得参加政治活动、组织社团等。在上海解放前后的社会大变革时代,在地下党领导下,学生不再是“两耳不问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广大进步同学投身到如火如荼的政治活动和各种文艺宣传活动中,有了腰鼓队、“莲湘队”……,参加取缔银圆贩子、抗议“二·六”大轰炸游行,上街宣传、动员认购胜利折实公债等等。爱唱歌的同学从广播电台学会一些新歌,如“你是灯塔,照耀着黎明前的海洋。你是舵手,照耀着前进的方向……”、《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等等,流传到同学中一起唱。这些活动大大改变了校内死气沉沉的气氛,带来了活力和朝气。
从1949年5月上海解放到1950年初学校党组织还没有公开,但是地下党却在默默唤醒和组织领导同学走向进步和光明。钱雪春、王春芳、吴含萱、王佩文和梅硕基同学(当时他们都是未公开的地下党员)建议和鼓励爱唱歌的吕杰义、章熙道、李安朴组织合唱团。也许因为同学被压抑太久,长期沉寂,所以知道消息后就纷纷参加,再逐个发动,一个以甲班同学为基础的合唱团成立了。这在当时一个以理工为主的中学,出现一个歌颂新社会的合唱团是难能可贵的。除了上述地下党员外,还有党的秘密外围组织新青联的乔中、章熙道。参加合唱团的还有刘式训、李安朴、吕志义、张明哲、曹爱娣、曹根妹、吴白云、吴菊初、蒋彦均、余文龙、张显良、沈永文、曲宗江、姚良士、杜起鼎、陈震古、陈兆璆、金碧华、张荷芬、张明哲、许冰清等不到30人,其中李安朴、刘式训、吕志义、张明哲、曹爱娣、曹根妹、吴白云……在后来学校建立共青团时都是第一批入团的。合唱团成立后,大家推举热心、活跃、有组织能力的吕志义为团长,章熙道主动担任指挥,有时吴菊初也担任指挥。章熙道虽个子不高,指挥却颇有大将风度,指挥棒一挥,铿锵有力,刚中有柔。练唱的第一首歌是歌颂党和领袖的《东方红》混声四部大合唱,于是就取名为“东方红”合唱团,这是我们前后五届中(从49届~53届)唯一的一个合唱团,在区里小有名气。
《东方红合唱团》在地下党的支持下十分活跃,配合时事需要进行宣传演出。在交通大学、务本女中和本校大礼堂演出过。1950年,校方经济出现赤字,学生会组织义演,场地借枫林路第一工学院的大礼堂。东方红合唱团及部分同学踊跃参加演出。除了大合唱,还有部分合唱团员的小合唱。吕志义担任后台总监。为了扩大影响,王春芳和章熙道去
合唱团演唱的曲目较广泛,最多的是歌颂党和激励青年奋发前进的歌曲,如“你是灯塔”、“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东方红”、“民主青年进行曲”、“团结就是力量”、“跌到算什么”、“咱们工人有力量”、“新中国青年”、“二郎山”、“黄河大合唱”等。难度大的是“东方红”和“黄河大合唱”。后者还有对唱,担任“张老三”的后来参加革命去东北的张明哲同学,大家数十年后一见面,还会自然地唱起“张老三,我问你,你的家乡在哪里?”,回忆起合唱团活跃的情景。我们还唱中外名曲,如“垦春泥”、“阿拉木汗”和从“世界名曲101首”选择一些品味高的歌曲,如“可爱的家”、“离家有九里”、“云雀”、“流水”等。“流水”的歌词是:“门前一条溪流,隔岸两行垂柳,风景年年依旧,只是那水总是一去不回头,流水啊!请你莫把光阴带走”。它教导我们切莫浪费光阴,要发奋图强。这些中外艺术名曲提高我们的艺术欣赏水平和音乐素养。尽管我们这些人以后没有一个人从事音乐工作或成为歌唱家,但音乐和歌声陶冶了我们的情操,终身受益。
我们几个东方红合唱团员回忆起五十多年的往事,练唱、排练、演出、在同学家聚会、唱小合唱等的情景,都历历在目,心情是愉快的。我们觉得合唱团在当时的南洋中学是起了好作用——活跃了校园空气,激励同学们追求进步,奋发向上,自身也受益匪浅。好些人后来第一批参加青年团,另外,大家的音乐素养得到提高,对我们的老年生活都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