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51届中很多同学原来在北京路盐业大楼的初中三年,在那里除了教室上课,下课时就只能在大楼的走廊或上下楼梯活动。
1948年进入大木桥路高中部,对我们来讲就完全进入一个硕大且崭新的世界了。记得一进校门,左侧就是一个花园,里面是小桥流水,树木葱郁,那秋季的桂花阵阵香味、青青黄黄的柿子、密密麻麻的果树。长长的走廊上满满缠绕的葡萄藤、爬满女萝的竹篱笆和一排排开满的小花,使人留连忘返。到了春天,粉红色的桃花刚刚开过,白色的梨花又一片片登场。
除了这幽雅迷人、读书相叙的好去处,还有藏书极丰的图书馆,最使我们年青人喜爱的活动场地就是具有
我们这些在盐业大楼蹩了三年且闲不住的少年真是如鱼得水,一到下课就纷纷涌入操场或花园,各找乐趣进行活动。操场上常常是人满为患,其中数球类活动最吸人眼球。同学们都自发地组织起各类球队,有同一班级的,也有跨班级组成的;有个头矮的与个头矮的组合、高的与高的,也有与要好的相结合,大家都是自己陶钱取了队名去淮海路定做球衣裤,尤以蓝球队为最多。一时间什么“萌芽”、“迅雷”、“海华”、“新声”……以及女同学的“难得”队如雨后春笋般拔出,真是好不热闹。体育老师汪文源虽无特出的个人专项,但他广博的体育知识和基础却全面地指导了我们开展各类体育活动。我自高二起任学生会体育部长,在他指导下参与组织过一系列全校的体育活动,其中最红火的莫过于蓝、排球的赛事,如各个班级的比赛,使球类活动更系统、更正规化,从而促进了各业余球队间的此起彼伏的比赛。为进一步提高蓝球技术和同学的兴趣,
南洋中学当时真是既有朗朗读书声又有运动场上的生龙活虎。学校有高水平的教师、高质量的教学、幽静的读书环境、宽阔的运动空间和气氛热烈的运动运动环境,真是培养人能文能武的好地方。相隔55年后,同学们今天回忆起这三年的校园生活仍感到兴奋和留恋,是那个时候给我们开拓了人生中的体育锻炼和课外活动的领域,它给我们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大多数同学至今仍不忘锻炼。许冰清女同学毕业后在金陵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时均为校蓝球校队队员,大学毕业,分配去江西省教育厅后又改学打排球,曾代表江西省队参加华中地区的联赛,她至今深深怀念
体育使人坚强,使人乐观,使人积极向上,有闯劲,有精神,健全的体魄确实是生活的资本、革命的资本,南洋中学昔日的课外活动同样使我们不能忘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