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风采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校友频道 >>校友风采
自豪,“南”字号家庭
发布时间:2008-02-02 00:00:00   发布人:系统管理员   信息来源:暂无   点击次数:90

 

“明年的今天,将是母校的110周年生日,我们将好好庆贺一番……”这时今年国庆长假合家欢聚时谈论的主题。也许你会感到奇怪,南中大庆与家庭联欢会怎么连在一起呢?原来,我的家庭和别家不一样,除了我特别和南中有感情:1962年考进南中读初中,念高中,期间遇“文革”直到693月依恋不舍告别母校上山下乡,在南中一呆就是8个年头。我胞弟也是南中毕业,我俩同属“老三届”一起下乡到黑龙江,一滚就是十年。我妻家姐妹四个,大姐嫁的是南中五十年代的毕业生,其女儿也紧步父亲后尘,踏进南中就读。这样胞弟、连襟、外甥女都成校友,父女俩也成校友,一根藤上结的瓜,真可谓是“南”字号家庭。

逢年过节,全家大团员的时候,总少不了“忆南中,聊近况”这个主题,“学校的小桥流水填没了,学生、教工食堂、科学馆、体操房、红楼、图书馆、办公楼等都拆掉了”,“大礼堂、华侨宿舍被隔到外面去了”、“学校盖了几幢新大楼,修了新的大操场”、“南中又获足球冠军”、“奚天敬老师又获奖了”……你一句,我一句谈得热火朝天,仿佛一切发生在昨天,记忆犹新,都为南中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引以为荣。

离开母校已三十七、八年了,在人生的长河中不算短。如果我们当初不拿好老师给的ABCD敲门砖,以后怎么进一步深造外语?不学好因式分解等基础知识,以后怎样学好高等数学?下乡学农、下厂劳动,每天的课余体育锻炼、各种兴趣小组的活动为我们奠定了朝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基础,培养了我们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最重要的是教会了我们在漫漫人生路上如何做人!这一点在以后长达十年的黑龙江艰苦农村生活和回沪后的工作中,使我深深地感悟到:我之所以能在今天激烈竞争的社会中不被淘汰,游刃有余,这一切是在南中打下的扎实基础,与历届老师辛勤的栽培是分不开的。怪不得谁家孩子考取“南中”全家为之骄傲,其深远意义在今天就有所体现:“南中”的学风就是不一样,“南中”的质量就是不一样,“南中”的学生就是和别人不一样!无论他们走到哪里,以至是天涯海角,异国它乡,他们都时刻不忘我是“南中人”,我要为您争光添彩!

虽然我离开母亲已那么多年,但以前就读时同学们的欢声笑语老师们的谆谆教诲,那时的朝朝暮暮都永远铭刻在我的心中。每当我从报纸、电视等新闻媒体获悉南中的各类喜讯或得知某某领导、专家学者曾是南中校友,心中就有说不出的喜悦和自豪,仿佛我也以此沾光。

亲爱的母校,在您行将110周年诞辰之际,请允许我代表这个特殊的“南”字号家庭向您的生日贺喜,祝您与时俱进,蒸蒸日上!

南洋中学,我为您骄傲;南洋中学,我为您自豪!我是您的学生将是终身的荣耀。
                                                                                                                                             (2005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