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母校115周年校庆,我因健康原因未能参加,心里一直感到遗憾。从校友通讯第46期上看到了俞百祥学长写的“我的南洋中学情结”一文,不禁回忆起自己在母校读书时的种种情况。进入南中前,我是一个不懂事,学习很差的孩子,由于南中的教育,一步一步地走向成熟,知识面也不断扩大。我永远忘不了母校对我的培养和王培孙校长对我的关爱。
1929年时,我在上海市华童公学读完了初中一年级,对学校不中不西的教学方式,实在适应不了。于是在征得家长同意后,我就去报考南洋中学了。
那天入学考试由教务长
开学那天,我一清早就赶到学校报到,被分配在初二(乙)班。办完各项报到手续后就先去宿舍把床铺好,就去校园参观了一下。这里的学生,全部都是住校的,有三幢学生宿舍,供给初二、初三及高中学生居住。还有一个足球场、一幢办公大楼兼教师宿舍的房子、理化实验室、网球场、小花园,花园虽不是很大,却非常精致:步入园门,就可以听到水声潺潺,飞鸟鸣唱。初秋,荷花玉立,翠叶飘舞;漫步小径,桂香扑鼻,黄花夹道,令人心旷神怡。校门西边还有一幢独立的大洋房,上面挂了“以文会友”四个大字,这是驰名沪上的学校的图书馆。在学校的西南角,通过一个小桥,还有有两个篮球场和一个学校自己的发电车间。这是王校长为了保护学生视力,专门建立的学校自己的发电车间。这样的教学设备,在私立中学里是绝无仅有的。我深深体会到能在这么好的环境里读书,自己一定要加倍努力学习。
开学上课后,我每天一清早就去校园里朗读英文和语文,晚上也总在教室里复习功课,但往往事与愿违,第一次期中考试,就成绩很差。我看到自己分数没有及格,心里非常难过。有一位比我高了三班的黄定学长,对我很关心。他对我说:“看你读书很用功,但是考试成绩並不怎样。”说以后学习方面可以帮我一些忙。此后,我每有困难就去找他,期终考试成绩榜公布时,我的名字后面,终于没有出现红字。
初二下学期,功课轻松了些,我把重点放在英文上。英语老师
南洋中学的特点是校长平时不开大会,不对学生训话,但经常和同学们谈天,以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和学习成绩。他看到我已赶上了班级的水平,经常对我鼓励,教我继续努力学习,不要满足于现在的进步,并要学会“自己管理自己”。.
初三的英语老师是
母校的初三,有甲乙二个班级,各七十余人。而高一只有一个班级,共收学生80人。因之只有考试成绩在80名内的学生,才有可能升上去。这对我来说是比较困难的事。黄定学长告诉我,提高名次,一定要在数学上下工夫。因此,除了课本上的习题我门门自己独立完成外,又请他给我一些课外题目。我自己也去图书馆里借了一些参考书。这些都对我初三的升级考试,起了很大作用,我终于升到了高一。
升入高中一年级后,除了语文外,所有课本全部都采用英文原板教材。开始时,确实有些困难,但是一个学期后,也就适应了。同学們的外语阅读水平,都有很大的提高。我体会到读书一定要不怕压力。
学校对数理化的要求特别高。聘请的都是上海一流的名教师。数学老师王季梅、李传书等在教育界中,都是赫赫有名的。英语老师方天培,化学老师邵家麟等,都是大学教授。在他们的指导下,我对英语和数理化各课,发生了很大兴趣。除了课本里的题目全部完成外,还买了很多参考资料。所以从高
正在努力学习之际,家里传来了不幸的消息,最关心我的祖父去世了。这对我的打击非常大。在失去亲人无比痛苦的同时,王校长又一次找我谈话。他说:“失去亲人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是“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谁也避免不了。你祖父已经七十多岁,也祘是长寿了。年轻人要向前看,要有信心。王校长又主动对我说,你祖父去世后,家庭经济肯定会受到影响,下学期开始你的学费只要付半费就可以了。”当时我感动得泪水下流,下决心要继续努力,不辜负校长的关爱
记得高二时有一次数学考试,我得了全班第二名。很多同学对我投以惊奇的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