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风采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校友频道 >>校友风采
南洋中学无线电协会
发布时间:2008-01-27 00:00:00   发布人:系统管理员   信息来源:暂无   点击次数:98

 

何曾巩,51届校友,上海宝钢集团高级工程师。

记得我们在盐业大楼读初中时,有几位同学在课余时间热衷于装无线电收音机,从最简单的矿石机开始。把手中的零用钱省下来,常到学校附近的山东路、芝罘路甚至到北站附近的虬江路去“掏旧货”,把漆包线、电阻、电容器及其它零件当作“宝贝”买回家。另外,在现在的江西中路,当时还有一家名为亚美的无线电商店,我们也常去那里买有关的书籍和新的无线电元件。我们把买来的材料和元器件,在家里绕制好线圈,然后用装雪茄的木盒作为外壳把它装成矿石收音机。矿石机装好后,还要爬上屋顶去架设天线,然后进行收听。当第一次在耳机中听到电台的广播声时,简直高兴得跳起来。开始时,电路比较简单,几个电台的广播声混杂在一起,相互干扰,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由于爱好装矿石机的同学常常进行交流,水平渐渐得到提高。后来装上了推拉架,使线圈之间的距离可进行调整,选择性得到改进,电台之间的干扰大大减小。当时矿石机中的检波器是矿石,后来知道矿石的好坏会影响检波的效率,我们又到中药店去买自然铜,把它敲碎后进行挑选,用铜丝的触点去选择音量最响的一点,性能又得到提高。每当性能越来越好时,心中真有说不出的高兴。

到了高中阶段,喜欢自己动手培育无线电的同学越来越多,水平也普遍有了很大的提高。从装矿石机开始,有的人最后装到七灯长、中、短三波段超外差式收音机和扩大机,其中有几位同学也称得上高手了。大家志同道合,经常相互讨论、相互交流,收获不小,于是有的同学提议是否成立一个无线电协会的组织。这一想法也得到当时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专门在环境幽静的校园里老师宿舍中腾出一间会客室来,用作南中无线电协会的活动场所,里面有工作台,还配备有电烙铁、钳子等工具,供同学们在里面安装无线电。请水平较高的同学在那里上课并实际指导,还出版过刊物,当时的无线电协会还有会徽和会员证。通过南中无线电协会的活动,使不少同学爱上了无线电科学,培养了动手能力,促进同学之间的友谊,而且更激发他们学习数、理、化的热情。另外,在当时的上海,无线电收音机还并不十分普及,同学们在课余时间里常用自己装的收音机来收听轻音乐、古典名曲、评弹和越剧等,也丰富了他们的文化生活。虽然有的协会会员在南洋中学毕业后进入高等学校所学的是其他专业,但他们在以后的工作中也感到得益匪浅。例如有的同学学的是桥梁专业,当他在工作中用到电子仪器时感到实有好处。有的同学学的是纺织专业,曾设计制作了温湿度显示仪、点温计、浆纱回潮测温仪和低温显示仪等设备,在纺织业中得到应用。这些都归功于他们在南中时打下的基础。还有一些同学由于南中无线电协会开展了这样一类科普活动,使他们从中受到启蒙、萌芽和孕育,从而使他们热爱这一科技领域,并把这一领域成为他们的终生职业,为国家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例如有的同学考上了名牌大学无线电专业,毕业后参加我国第一架无人驾驶飞机的制造并主持一个小组,遥控飞机试飞成功后获大奖。有的同学曾在科学会堂和学报上发表了几十篇论文。有的同学在美国IEEE年会上发表论文,在国外作专题报告,发表专著。有的同学编写过有关的大学教材并由科学出版社出版。有的同学获得高级职称并担任市一级工作,如水平考试委员会专业委员会主任等。更有个别同学退休后还在“玩弄”集成电路,设计并制作放大器及其他电子设备等,既丰富他们的老年生活又发挥了余热。回想到以上这些往事,会使我们联系到五十多年前南中无线电协会的一段美好的回忆。在此,我们要感谢学校领导对校内开展科普活动的大力支持。像南中无线电协会这样的科普组织在当时的中学里可能也是绝无仅有的,可惜当51届同学毕业后这个组织就自动解散了。

南洋中学创办至今已有110年的历史,为祖国建设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相信在科技高度发展的今天,像南中无线电协会这样一类群众性的科普组织还会在南洋中学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