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风采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校友频道 >>校友风采
怀念档案界泰斗吴宝康学长
发布时间:2008-06-05 00:00:00   发布人:系统管理员   信息来源:暂无   点击次数:82

 

200852,有一位著名的南洋中学校友逝世了,他就是被称为我国档案学和档案教育的创始人和奠基人——吴宝康。

吴宝康1917年出生于浙江湖州,1931年来到我校求学,是我校第32届校友。他和陆象贤、汤永谦、任由等是同学。他来校读书之时,南洋中学已经走过了三十五年的历程,当时的南洋中学在王培孙校长的主持下,以校园优美、设施完备、名师云集、教学严谨,以办学成绩显著而闻名沪上。王培孙是一位爱国教育家,他对南洋中学学生的期望是“知行并进,为己造福,为国增光,为国家桢干,为天下肇和平。”据陆象贤的回忆,南洋中学不设“学监”“舍监”,鼓励学生自治、自强。学生们在紧张的学习之余,还自己组织了丰富的体育、文艺活动。陆象贤就和俞百禄、任由、汤永谦等同学组织了一个32届校友的文学社团——野草社。陆象贤在回忆录中说“我在南洋中学毕业离校迄今整整七十年了,回忆在母校的生活,同学间的友情,老师的教诲,仍历历在目,言犹在耳,是令人难以忘怀的。吴宝康学长虽然没有参加这个文学社,但他对母校的印象和感情想必也是一样的。

吴宝康在南洋中学没有读到毕业,于1935年进入上海英商汇丰银行当练习生,在那里,他博览大量进步书籍并接受马克思主义,1939吴宝康在上海参加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上海洋商银行界第一名中共地下党员。同年7月受组织委派到苏南无锡一带从事抗日工作,参加编辑当时中共东路特委的刊物《江南》。后任《江南》社社长、镇(江)丹(阳)地区《前进报》社社长。在江苏大地留下了深深的战斗足迹。1946年,他奉调中共中央华东局机关报《大众日报》社工作。1948年后任华东局秘书长资料室、档案室主任,开始与档案工作结下了不解之缘。全国解放后,吴宝康调到北京,历任中共中央办公厅秘书处副处长、办公厅秘书局第三处(中央档案馆筹备处)副处长等职。并于195210月,在中国人民大学主持创办了新中国第一个档案学专业,开始了建设新中国现代档案学和档案专业高等教育的毕生追求。他先后任中国人民大学专修科档案班主任兼档案教研室主任、档案专修科主任、历史档案系系主任等职,几十年来为我国档案教育事业的创建、发展和提高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致力于档案学的学科建设、教学和科研,在我国档案学科体系建设、档案学基础理论和档案学史领域取得了开拓性的理论成果,他还撰写、主编了《档案学理论与历史初探》、《当代中国档案学论》、《档案学概论》等档案学的经典著作,是我国档案学界的一代宗师。

我们是在1996年南洋中学百年校庆前经陆象贤介绍才认识吴老的,以后和吴老有过几次联系,当时南洋中学的档案室正争取被评为国家二级档案室,吴老立即给与我们很多的鼓励和指导,还赠送了《档案学概论》等五本他的著作,后来我校档案室被评上了国家二级,这和吴老的指导是分不开的。我校档案室的全体同仁,甚至区档案局的领导都因吴宝康学长是我校校友而感到骄傲,他们称吴老为:“我们档案界的老祖宗”!

   我们最后一次和吴老联系大约在二年前的20064月,那时我校正筹备110周年校庆,吴老给母校寄来了他写的题词,那时他已几乎失明了,但从不大整齐的用粗笔写的字中看出题词是他一个字一个字很吃力地写成的,内容为:

南洋中学是一所教育有方的历史名校,我以是母校的一名学生为荣,并永远感谢王培荪校长的纪切关怀和帮助          

半瞎老人  吴宝康  20064”。

收到题词后,我即和吴老通电话向他表示感谢,从电话中听出他精神很好,非常热情,他谈了很多,充满了他对母校的怀念和关心。我们本来有个计划,想有机会到北京来拜访、请教他,想不到现在吴老匆匆离去了,给我们留下了深深的遗憾。

吴宝康学长的逝世,是我国档案界的重大损失,也使南洋中学失去了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学长。南洋中学的师生、校友将永远怀念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