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风采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校友频道 >>校友风采
校友厅胡适博士和学生一起“照镜子”
发布时间:2018-12-26 14:50:25   发布人:汪兴源   信息来源:陈宏观    点击次数:544

校友厅胡适博士和学生一起“照镜子”


胡适,字希疆,笔名胡适,字适之。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以倡导“白话文”、领导新文化运动闻名于世。

胡适.jpg                                               

胡适先生与南洋中学渊源颇深。早在其19岁的1910年,胡适参加了面向全国的第二批庚款留学生考试。发榜那天,胡适回忆道:那一天,有人来说,发榜了。我坐了人力车去看榜,到史家胡同时,天已黑了。我拿了车上的灯,从榜尾倒看上去(因为我自信我考得很不好),看完了一张榜,没有我的名字,我很失望。看过头上,才知道那一张是备取的榜。胡适继续说道:我再拿灯照读那正取的榜,仍是倒读上去。看到我的名字!仔细一看,却是胡达,不是胡适。我再看上去,相隔很近,便是我的名字了。我抽了一口气,放下灯,仍坐原车回去了。至此,胡适悬着的一颗心才算砰然落地。在当时的榜单上,胡适最后看到的,位列第一名便是是上海南洋中学报送的杨锡仁;看到最多的中学堂的名字也是上海南洋中学。816日,在上海码头登船放洋,胡适才发现同批70人中曾经在南洋中学就读的居然有11人之多,这里面就有今后和他一起发起组织成立最早学生社团中国科学社的周仁等人。

胡适、胡达(明复).png

这批人学成归国后,不少人和南洋中学关系密切。这里有担任过南洋中学教师的王裕震(百雷)、胡达(明复);有主持建设校友厅的庄俊;有积极捐款、帮助南中学生就业的周开基(子建)……当然也少不了胡适。1928422日,胡适现身南洋中学刚落成不久的校友厅,开讲《中国的几个基本问题》。1947826日,中央研究院举行第一届院士选举筹备委员会议提出院士候选人150名,其中有南洋中学校友钱崇澍、饶毓泰、钱端升、罗宗洛等多人。时任北京大学校长的胡适提名王培孙、张伯苓,称为教育界实事求是的人物,值得崇敬。可惜未能如愿,甚为可惜。

话说, 1927年胡适再次赴美,向母校哥伦比亚大学补交了博士论文《中国古代哲学方法之进化史》,完成了哲学博士学位(此后他拥有了哈佛、耶鲁等32个大学的博士头衔,则是后话了)。刚刚拿到博士学位的胡适在南洋中学到底讲了些什么呢?在校史资料中,我们发现胡适博士演讲的标题为《中国的几个基本问题》。

这要从美国使馆的商务参赞安诺德给胡适看的三张图表说起。第一表是中国人口的分配表,第二表是中国和美国的经济状况对比表,第三表是美国在世界上所占地位表。胡适认为,第一表表示中国的人口问题不在过多,而在于分配的太不均匀,在于边省的太不发达;第二表是处处叫我们照照镜子,照出我们自己的百不如人;第三表也是给我们做一面镜子用的,叫我们生一点羡慕,起一点惭愧。看后力劝安诺德在中国出版此文,让国人照照镜子。安诺德答应了,又预备了一篇长序,题目就叫做《中国问题里的几个根本问题》。他指出中国有三大大根本问题:第一,怎样赶成全国铁路的干线,使全国的各部分有一个最经济的交通机关;第二,怎样用教育及种种节省人力,帮助人力的机器,来增加个人生产的能力;第三,怎样养成个人对于保管事业的责任心。

胡适认为极有道理。并进一步的阐述,所以现在的第一件事是造铁路。完成粤汉铁路,完成陇海铁路,赶筑川汉、川滇、宁湘等干路,拼命实现孙中山先生十万里铁路的梦想,然后可以有统一的可能,然后可以说我们是个国家。对于第二个问题,胡适讲到人家早已在海上飞了,我们还在地上爬!人家从巴黎飞到北京,只须六十三点钟;我们从甘肃到北京,要走一百零四天(二千五百点钟)!一个英国工人每年出十二个先令(六元),他的全家便可以每晚坐在家里听无线电传来的世界最美的音乐、歌唱、演说,每晚上只费银元一分七厘而已。而我们在上海遇着紧急事,要打一个四等电报到北京,每十个字须费银元一元八角!还保不住何时能送到!人家的砖匠上工,可以坐自己的摩托车去了;他的子女上学,可以有公家汽车接送了。我们杭州、苏州的大官上衙门还得用人作牛马!何以有这个大区别呢?因为人家每人有三十个机械奴隶代他做工,帮他做工,而我们却得全靠赤手空拳,——我们的机械奴隶是一根扁担挑担子,四个轿夫换抬的轿子,三个车夫轮租的人力车!我们的工人是苦力。人家的工人是许多机械奴隶的指挥官。”“故第二个大问题是怎样利用机器来减除人的痛苦,增加人的生产能力,提高人的幸福。至于第三个问题,其实只是公私不分四个字。古话说的,一子成佛,一家生天。古话又说,一人得道,鸡犬登仙。仙佛尚且如此,何况吃肉的官人?何况公司的经理董事?并通过具体的案例,讲到今日的新官吏也不能打破这种旧习气这样的轻视保管的责任,便是中国的大工业与大商业所以不能发达的大原因。” 

胡适博士讲罢对三个问题的理解,提出用铁路与汽车路来做到统一,用教育与机械来提高生产,用防弊制度来打倒贪污:这才是革命,这才是建设。要解决这三个大问题,必须先有一番心理的建设。所谓心理的建设,并不仅仅是孙中山先生所谓知难行易的学说,只是一种新觉悟,一种新心理。最后总结道,所以我们应该感谢安诺德先生,感谢他给我们几面好镜子,让我们照见自己的丑态,更感谢他肯对我们说许多老实话,教我们生点愧悔,引起我们点向上的决心。我很盼望我们不至于辜负了他这一番友谊的忠告。

中国问题2_副本.jpg

胡适先生在学校的演讲是422日。624日夜,先生将其演讲稿书写成文,并寄往《生活周刊》。930日发表在第3卷第46期上。于是较详细地记载下了这场演讲的内容。90年后的今天,重温先生提到的三个根本问题,其一,天堑变通途,中国的交通,特别是中国的高铁,已成为中国的骄傲;其二,用教育与机械来提高生产我们正在路上,并不断发出中国的声音;其三用防弊制度来打倒贪污,也正是国人不断努力的方向。

以史为鉴、以事为鉴,常照照镜子,引起我们点向上的决心。催人奋进、催人跨越!

 

参考文献:南洋中学校史资料;山西教育出版社《胡适日记》;山西教育出版社《民国时尚》;《生活周刊》1928930日第3卷第46

 

编者按:本文载于《毋忘风雨---上海南洋中学人与事》P51-P532018129日人民网上海频道发布;《新民晚报》20178421版刊出;201798日刊登于《作家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