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学年第二学期教导处教学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2009-01-04 00:00:00   发布人:系统管理员   信息来源:暂无   点击次数:115

 一、     指导思想:

本学期教导处将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在校长的正确领导下,以“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的标准有效推进教导处的各项工作,以构建质量保障体系为龙头,有效推进教学管理工作,坚持“聚焦课堂,提升师能”,着力加强内涵建设,积极推进二期课改和实施有效教学,以教学规范和科学的制度管理为抓手,灵活扎实地推进教导处的各项工作。

 二、     主要工作:

1.抓实教学常规工作

(1)   发挥教研组在组织教学和开展教研活动中的重要作用,提高教研组、备课组活动的规范性、实效性和创造性。

    各个教研组要针对学科特点,积极调动组内各种积极因素,开展组本培训,有条件的教研组要将组本培训内容提升到课程的层面上。

    严格规范教研组活动,并及时总结经验,推动教研组工作开展,期末将进行校优秀教研组、备课组的评选及经验交流活动,条件成熟的上报参加区级优秀教研组、备课组的评选。

    期初教研组制定好工作计划,期中自查组织落实情况,期末认真总结反思,及时做好资料积累工作。

    教研组长应加强对备课组的监督与指导,不定期召开备课组长碰头会,规范备课组活动,落实备课、上课、作业、命题与考试分析等环节,并帮助解决教学中的疑难问题,切实凸显备课组在教学研讨方面的优势作用。

    集体备课要求做到“四定”和“四统一”,备课组长应带领本组教师规范实施每次集体备课,将本学期集体备课的时间落实到课表上,以求集体备课真正落到实处。

    各教研组、备课组应组织好月考和期中(终)考试相命题及试后的数据分析和总结工作,提高全体教师的命题水平,通过命题研究等工作有效达到减负增效的目的,逐步形成各自的题库。

    各教研组要成为学校教科研工作的最基础单位,要有自身特色的研究课题,并按计划完成。继续完成“学科统整”课题的实验和试点。

    各教研组应切实做好“实验性示范性学校教学展示活动”的动员、报名、听课、磨课、评课及展示活动结束后的评议小结等工作。

(2)             基础年级应注重夯实基础和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按计划完成教学任务,注重培养学生学习习惯和方法,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3)        协助做好高二年级的选科、分班指导和动员,完成新高三组建工作,扎实做好高二年级“加一”学科的教与学的管理工作和学科考核工作。

(4)             扎实抓好高三毕业班工作关注高三毕业班教与学两方面的情况,注意学生学习动态,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充分挖掘可助高三毕业班出成绩的一切资源,圆满完成本届高三的各项工作(填报志愿、升学指导、学生体检、推优等)。

2.  贯彻分层教学,加强学法指导。

(1)            结合学校心理教育的展示活动,与心理室合作,开展形式多样的学法指导活动。各组室应结合学科或年级特点,继续开展一些能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有特色的学法指导活动,提高学生的学生兴趣、习惯和效率。

(2)            各年级、各学科应积极做好培优补差活动,切实做到因材施教,明确对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要求,重视学生的学习差异,通过抓两头促中间,为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创造条件。

(3)            以开展学科教学竞赛为抓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充分发展学生个性特长,培养拔尖学生。本学期教研组应组织一次学生学科教学竞赛活动。

3.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为教师成长搭建舞台。

(1)        继续做好03年教龄的青年教师的师徒带教工作,重点协助学校做好教育学院专家对学校中青年骨干提高性(备课组长)带教工作。

(2)        积极鼓励和支持教师的专业进修,鼓励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教学观摩活动,不断提升教师的自身素养。

(3)        以四月初“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示范展示活动为平台,开展具有南洋特色的教学公开课,鼓励教师主动承担各级各类公开课,通过不断的教学实践研究课,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

(4)        教师应自觉做好教学后记,通过对自身教学行为的反思总结,可充分利用录播室进行自我教学诊断,从而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

(5)        发挥区、局学科带头人、中青年骨干教师及校教育教学能手等骨干的引领作用。组织教研组推选新一轮区、局中青年骨干教师的申报工作。

(6)        以教学常规建设为抓手,备课组建设为重点,组织教研组长制定教研组和备课组教学常规,提升师资队伍的团队实力。

4.  以学科统整为契机,促课堂教学效率

(1)        将“学科统整”研究作为一个抓手,提高教师对二期课改理念的认识,促进学校课堂教学的质量。与科研室共同组织校级或区级的体现“学科统整”特点的课例研讨展示、总结等活动。

(2)        在不断总结和完善高一数学及外语以往“学科统整”经验基础上,进行高二年级“学科统整指南”编制,并扩大到语文和化学学科的起点年级的“学科统整”实验。

5.  继续完善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评议指标体系。

在充分听取广大教生的意见基础上,通过较为科学的设计修订完成学生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权重和评定标准表”,以作为今后教师质性评价的重要依据之一。

6.  规范和完善教学质量跟踪管理,促进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

(1)         各年级组、备课组、教研组要及时开展“三考”质量分析会,总结经验,找出差距,制定措施,寻求对策,不留教学隐患。

(2)         各备课组、教研组要加强与班主任、年级的协作,增强教育教学的合力,全面稳定和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3)         积极参与在校长直接领导下的高中毕业班领导小组的工作,为毕业班工作的开展提供服务,做好毕业班教学质量跟踪管理。

7.  继续实施“二期课改”,加强三类课程的整合,不断提升教学质量

(1)          各教研组要在过去一年的基础上总结得失,积极探索新课程理念下的教育教学规律。

(2)          各年级要继续保证特色课程的开设,如“中学生概率”、“科普英语”、 “太阳能”、“机器人”、“化学多米诺”等;积极开发既体现学校办学特色又体现科技和人文精神符合学生发展需求的新课程。

(3)          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活动,加强特长生培养,努力提高获奖层次。

(4)          继续配合学校抓好对外交流、英语及法语的教学、“双语教学”等工作。,结合教学展示活动开展 “双语教学”展示。

(5)          教研组长应抓好本组校本拓研课程的开发与建设,在新课程实施中,各教研组开发本学科较为成熟的校本课程。

(6)          新课程标准的三类课程共同承担育人功能,没有轻重主次之分,应确保拓、研课程的开设时间,不挪作它用。第二学期高一从第2周开始上课,期中、期末考试期间各停12次。高二年级妥善组织和指导好学生论文的撰写工作。学校组织评审组,评出各年级学生优秀论文,并于学期结束前,举行研究型课程学生论文答辩会。

8.  有效利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与资源,促进课堂效率的不断提高

(1)         在教学中探索合理利用媒体的途径和方法,将信息技术和常规课堂教学有机地整合,充分利用录播室,开展课堂教学研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         各组室要不断完善网站网页,共同丰富校园网站。

9.  抓好艺体卫工作

艺、体学科在搞好学科教学同时,应以学生社团活动为补充,兼顾发展学校特色和学生个性。艺体组要充分发挥组内教师的特长优势,指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陶冶学生艺术修养,增强学生体魄,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做好高三毕业班等学生常规体检工作。

三、     其它工作

1.做好午会课及三课两操两活动的管理工作。

2.严格按上海市学籍管理文件精神做好各项教务工作,规范转学、借读等手续。及时做好教学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工作,及时规范装订存档。

3.继续做好与南初的初高中贯通的相关工作。

4.做好“推普”工作和规范语言、文字的使用。

5.规范教学服务部门的管理,主动为教学工作提供资源和服务。